這7種錯誤乘車方式 傷了孩子
家有寶貝,駕駛私家車出行是主要交通方式,但若給孩子安排了錯誤的乘車方式,私家車恐怕會成為“隱形殺手”。而且道路交通傷害已成為我國0~17歲兒童傷害致死的第二位原因,其中大部分事故與兒童安全座椅的配備缺失或乘坐方式不當有關。現在為您詳細剖析幾種錯誤的乘車方式,及如何正確使用安全座椅。
錯誤一:抱孩子乘車或讓孩子坐在副駕駛位置
懷抱一個10公斤重的孩子,即使車速只有每小時30公里,緊急剎車時,在慣性的作用下,孩子的重量會變成相當于300公斤,成人根本抱不住。如果遭遇突如其來的撞擊,還可能導致孩子夾在前排座椅和大人的胸膛之間,極易造成死亡。讓孩子坐在副駕駛的位置更是錯誤的。當受到外力撞擊時,安全氣囊打開會造成兒童嚴重擠壓傷或窒息。沒有安全帶約束的情況下,兒童很可能直接撞到前擋風玻璃后沖出車外。正確做法是,必須在后座安裝兒童專用的安全座椅,出行時讓孩子坐在上面,并系好安全帶。
錯誤二:把孩子獨自留在車內
孩子好動,會觸動車內裝置,引起不可預知的危險。每年夏季,都會有將孩子遺忘在車內而引發窒息的慘案發生。夏季車輛密閉的情況下,升溫很快,幾十分鐘內車溫就可升至50度以上。因此,無論什么情況下,都不能把兒童單獨留在車內。
錯誤三:從天窗或側窗探出頭、身子或手臂
車內的孩子從天窗或者側窗探出頭、身子和手臂,如果對面經過的車輛車距較近,極易發生摩擦、擠壓。有些孩子會無意中觸碰到車窗啟動裝置,造成車窗突然升起,車窗夾帶的力量有10公斤左右,孩子的頭或手很可能被夾傷。因此,一定要將兒童安置在安全座椅上,這樣能很好地約束他的活動范圍。父母也要提前告知安全事項。
錯誤四:孩子用成人安全帶
兒童的身材、體重、骨骼與成人有很大不同,并不適宜用成人安全帶。崔民彥強調,高于1.45米的人,安全帶才能夠平整地約束他的肩部,其膝蓋自然地沿著座位的邊緣彎曲,兩腳踩穩,并保持此姿勢,安全帶才能發揮作用。身高低于1.45米的兒童乘車時,使用成人安全帶容易勒住脖子,造成頸椎錯位。建議使用安全座椅,稍高些的孩子可在臀部下墊一個增高墊再系安全帶,避免勒住喉頸。
錯誤五:在車上吃東西、玩玩具
讓孩子在車上玩玩具,絕不能選帶尖角、硬殼的,可以選擇無明顯棱角、表面光滑、質地輕薄柔軟的玩具。另外,車輛在顛簸行駛的過程中,一定不能給孩子喂食物或水,極易造成食物卡住氣管或水嗆入呼吸道,嚴重的還會咬傷舌頭,造成危險。
錯誤六:躺在后排座位上
兒童在沒有安全帶約束的情況下,任何動作都是不安全的,躺在后座上,一個急剎車就會翻滾下來,十分危險。嚴重碰撞中,孩子還有可能飛起來撞到車中物品及其他乘客。如果嬰幼兒需要睡覺,可以按照安全座椅的說明書,調整座椅角度。
錯誤七:孩子自己開門上下車
每次上下車應由大人開車門,防止孩子被磕碰到、被門縫夾手,或被往來車輛刮蹭等。車輛行駛中要鎖車門,防止被孩子開啟。上車時,應兒童先上,家長后上;下車時,家長先下,兒童后下。總之,不要讓兒童單獨留在車道上,避免危險發生。下車后要盡快將孩子帶離機動車道,站在安全區域。
除了錯誤乘車方式,兒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過低也是威脅兒童乘車安全的一大隱患。據國家質檢總局今年5月份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僅有19.7%的家庭使用過兒童安全座椅,而在瑞典等歐洲國家這一數字超過90%。崔民彥指出,正確的使用和安裝安全座椅是兒童乘車最有效的安全保障。
兒童安全座椅可以安裝在后排座位的中間位置,若兩邊發生碰撞,中間位置會降低對孩子的損傷。如要安裝在左側或右側,要關閉安全氣囊。崔民彥提示,選擇安全座椅要看3個參數:孩子的身高、體重和年齡。一般來說,1歲以內的嬰兒,座椅一定要反向安裝。因為嬰兒頭部重量較大,頸錐骨還沒長好,反向座椅能更好地保護頸椎和頭部。如果座椅在孩子的承載重量范圍內,反向座椅甚至能用到兩三歲。十幾歲的兒童,可用安全坐墊墊高身體,配合成人安全帶使用。
你家的孩子乘車方式正確嗎?看看以上的錯誤乘車方式,你家的孩子存在這些錯誤方式嗎?有的話要趕緊糾正過來了。
-
生活中哪些寶寶最易缺鈣呢寶寶在其很小的時候,使其一定要積極的增加各種營養食物支持,這樣寶寶才能很好的利于健康成長需要,但對有初次做父母的無任何經
-
寶寶玩手機會產生哪些身體危害現在生活中對于手機的使用,為之都是非常普遍的,特別是手機的功能現在非常強大,為之對于有孩子的家庭在家長進行玩耍時,使其這
-
陰霾天氣帶孩子外出 如何注意呼吸感染在陰霾天氣,很多的家長會帶孩子去玩耍,大家需要注意呼吸道的變化,避免影響到孩子的呼吸功能,在日常生活當中,大家需要注意這
-
造成寶寶上火原因有哪些呢對于身體上火是成人很常見的,但出于嬰幼兒時期的的寶寶身體也會時常發生上火表現,造成口舌生瘡、耳部感染、大便干燥等這些表現
-
提升寶寶免疫力擊退惱人流感天氣一旦降溫就很容易讓一些小的寶寶患上感冒的疾病,所以為了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就要注意保護好孩子,特別是積極的提高免疫力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