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按摩給寶寶瀉肝火
中醫(yī)的理論以及思維貫穿一個“平”字,平則安達,不平則疾發(fā)。寶寶的肝火旺,除了可以通過飲食調(diào)理之外,家長也可通過按摩引導(dǎo),幫助寶寶將肝火之邪排出體外。
步驟一 補脾經(jīng)
1. 脾土穴(又名脾經(jīng),脾穴)
(1)部位:在拇指橈側(cè)緣(赤白肉際處)從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線是穴(圖1)或拇指螺紋面點點狀是穴。
(2)操作:補法
補法:1)將幼兒拇指屈曲,從指尖向指根方向(向心性以下同)推5分鐘。(施行補法時,幼兒拇指伸直向上推示可)。
2)旋推幼兒拇指螺紋面5分鐘。
(3)功用:可促使肝火外泄,內(nèi)毒外發(fā);同時可補虛扶弱,健脾進食。
步驟二 清心經(jīng)
1. 心火穴(又名心經(jīng),心穴)
(1)部位:中指掌面從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線狀是穴或中指螺紋面成點狀是穴或中指末節(jié)橫紋正中成點狀是穴。
(2)操作:瀉法
瀉法 從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5分鐘。
(3)功用:清心肝之火,鎮(zhèn)驚安神,清熱涼血。
步驟三 推三關(guān)
1. 三關(guān)穴(又名大三關(guān),上三關(guān))
(1)部位:前臂橈側(cè)緣,即以拇指根部,經(jīng)列缺至曲池,成一直線是穴 。
(2)操作:推法
推法 從拇指根至曲池單方向直推5分鐘。
(3)功用:引內(nèi)熱外發(fā),熏蒸汗出。
步驟四 逆時針摩腹
(1)部位:整個腹腹體表部位。該部不是穴位而是部位。
(2)操作:摩法
摩法 用全手掌施摩滿腹或繞臍左右來回施摩之10分鐘。
(3)功用:順氣和血,滋補胃腸
步驟五 捏脊
(1)部位:即為脊柱骨,大椎穴至命門血棘突下凹中或龜尾穴,成一直線狀是穴。
(2)操作:捏脊
捏脊 從龜尾開始自下而上至大椎穴7遍
(3)功用:瀉火退熱,定經(jīng)活絡(luò)
步驟一 補脾經(jīng)
1. 脾土穴(又名脾經(jīng),脾穴)
(1)部位:在拇指橈側(cè)緣(赤白肉際處)從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線是穴(圖1)或拇指螺紋面點點狀是穴。
(2)操作:補法
補法:1)將幼兒拇指屈曲,從指尖向指根方向(向心性以下同)推5分鐘。(施行補法時,幼兒拇指伸直向上推示可)。
2)旋推幼兒拇指螺紋面5分鐘。
(3)功用:可促使肝火外泄,內(nèi)毒外發(fā);同時可補虛扶弱,健脾進食。
步驟二 清心經(jīng)
1. 心火穴(又名心經(jīng),心穴)
(1)部位:中指掌面從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線狀是穴或中指螺紋面成點狀是穴或中指末節(jié)橫紋正中成點狀是穴。
(2)操作:瀉法
瀉法 從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5分鐘。
(3)功用:清心肝之火,鎮(zhèn)驚安神,清熱涼血。
步驟三 推三關(guān)
1. 三關(guān)穴(又名大三關(guān),上三關(guān))
(1)部位:前臂橈側(cè)緣,即以拇指根部,經(jīng)列缺至曲池,成一直線是穴 。
(2)操作:推法
推法 從拇指根至曲池單方向直推5分鐘。
(3)功用:引內(nèi)熱外發(fā),熏蒸汗出。
步驟四 逆時針摩腹
(1)部位:整個腹腹體表部位。該部不是穴位而是部位。
(2)操作:摩法
摩法 用全手掌施摩滿腹或繞臍左右來回施摩之10分鐘。
(3)功用:順氣和血,滋補胃腸
步驟五 捏脊
(1)部位:即為脊柱骨,大椎穴至命門血棘突下凹中或龜尾穴,成一直線狀是穴。
(2)操作:捏脊
捏脊 從龜尾開始自下而上至大椎穴7遍
(3)功用:瀉火退熱,定經(jīng)活絡(luò)
相關(guān)文章
-
怎樣給嬰幼兒按摩啊其實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在出生的時候身體也是非常虛弱的,這個時候就應(yīng)該要多注意,經(jīng)常去給孩子做一些按摩之類的,也是非常不錯
-
如何預(yù)防寶寶紅屁股呢平時一些媽媽可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會出現(xiàn)紅屁股的現(xiàn)象,這可能是,身體出現(xiàn)了各種并發(fā)癥所以當(dāng)孩子出現(xiàn)紅屁股的時候,媽媽應(yīng)該進
-
撫摸寶寶好處多 學(xué)學(xué)撫摸的技巧撫摸寶寶有很多的好處,可以安撫寶寶煩躁的情緒,可以增進親子關(guān)系,可以讓寶寶找到安全感。撫摸寶寶的好處很多,但是怎么進行正
-
給寶寶搓擦手腳好處多 健腦益智防疾病我們都希望小寶寶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冬季時節(jié)小寶寶們?nèi)菀咨。覀円⒁庾龊萌粘5谋pB(yǎng)。那么怎么保證寶寶的健康呢?育兒專家
-
家庭保健之小兒推拿手法大全家庭保健是一個很好的保健方式,對于小寶寶們來說,爸媽們也可以嘗試家庭保健的推拿手法,可以增強寶寶的抵抗力,有助于寶寶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