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溺愛孩子的表現有哪些?
父母對孩子溺愛是都知道的,這也算現在社會存在的一個現狀,很多父母對孩子都是過于溺愛,其實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不好的,溺愛孩子有時也會影響到孩子的,那么家長溺愛孩子的表現有哪些?
一、輕易滿足
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有的父母還給幼兒和小學生很多零花錢,孩子的滿足就更輕易了。這種孩子必然養成不珍惜物品、講究物質享受、浪費金錢和不體貼他人的壞性格,并且毫無忍耐和吃苦精神。
二、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如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獨生”,爺爺奶奶可以不過生日,孩子過生日得買大蛋糕,送禮物……這樣的孩子自感特殊,習慣于高人一等,必然變得自私,沒有同情心,不會關心他人。
三、過分注意
一家人時刻關照他,陪伴他。過年過節,親戚朋友來了往往嘻笑逗引沒完,有時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圍在中心,一再歡迎孩子表演節目,掌聲不斷。這樣的孩子自認為自己是中心,確實變成“小太陽”了。家里人都要圍著他轉,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寧,注意力極其分散,“人來瘋”也特別嚴重,甚至客人來了鬧得沒法談話。
四、包辦代替
我曾問一些媽媽,要不要求孩子勞動,有的竟說:“我疼都來不及,還忍心讓孩子勞動?”也有的說:“叫"小東西"做事更麻煩,還不如我幫他做了。”所以三四歲的孩子還要喂飯,還不會穿衣,五六歲的孩子還不做任何家務事,不懂得勞動的愉快和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的責任,這樣包辦下去,必然失去一個勤勞、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進的孩子。這決不是聳人聽聞。
五、大驚小怪
本來“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聲不響爬起來繼續玩。后來為什么有的孩子膽小愛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時表現驚慌失措,嬌慣的最終結果是孩子不讓父母離開一步。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上述就是對父母溺愛孩子的表現的介紹,現在應該有了解了吧,愛孩子是必須的,但是作為父母一定注意不要溺愛孩子,那樣是不好的,希望本文對您有幫助。
-
孩子上幼兒園家長要注意哪些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后,會遇到一些問題,所以,很多的家長都非常的擔心,平時大家需要注意孩子上學時的一些事項,要幫助孩子全面的
-
如何讓自己的教育適應寶寶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而且,大家需要注意一些事情,很多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會表現出不耐煩的現象而且不愿意接
-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教育問題一直都是大家很重視的,尤其是好的教育方法是能夠培養人才的,因此不少的家庭都比較在意孩子教育的問題,好的教育能夠讓
-
上廁所玩手機的危害有哪些上廁所玩手機的危害有哪些呢?現如今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很多人連上廁所都不忘記帶上它,看微信、刷微博、
-
自然災害為校園安全教育敲響警鐘作為一名在校生,在十幾年里有大部分時間要在學校生活。然而在校園這樣一個空間狹小、人口密集的地方,安全就不得不成為我們整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