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互相幫助 會更適應集體生活
獨生子女從家庭進入幼兒園后,生活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照顧他們的成人變了,環(huán)境也變了,生活內容與方式也變了。其中,對幼兒影響最大的,則是開始了集體生活。
在集體生活中,幼兒與他人(主要是眾多的同齡人)之間有著頻繁的接觸,就需要他們建立互愛互助的關系。但大多數(shù)幼兒開初對此很不適應。因此,老師要運用形象的教育手段,如通過講故事、念兒歌、演木偶戲及情景表演等方式,不斷增強幼兒團結友愛、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思想意識,從而達到你幫我來我?guī)湍悖瑘F結友愛真歡喜。
隨后,要及時地教會幼兒互相幫助的行為方式。教會幼兒互相幫助的行為方式,就是教給幼兒怎樣去幫助別人,遇到情況該怎樣辦,否則,即使幼兒有了好的動機,也較難收到相應的效果。
例如,一次小班的小松去幫英英穿衣服,由于事先沒有說明,而很冒失地去幫助,并且動作也不夠協(xié)調,引起英英的誤會,以為小松故意搗亂,結果,兩人打了起來。像這種弄巧成拙的事例,在幼兒中是很常見的。
另有一次,孩子的互相幫助行為就大不相同了,而且效果也十分好。
有一天,在午睡時,老師正在為孩子們脫衣服,看見兩位小朋友在互相幫助脫衣服,老師連忙有意發(fā)問:“小康和小英,他們在什么?”
“他們在互相幫助。”幾個孩子脫口而出。
當時,剛學過故事《小公雞和小鴨子》,他們知道要互相幫助,但不知道該做哪些事,而這正好是一個絕好的榜樣。
于是老師說:“大家來學小康和小英的樣子,互相幫助脫衣服,好嗎?”
老師把孩子們分成一對一對,一個小朋友伸出手,另一個小朋友幫他脫衣服。孩子們做得很認真。
等孩子全部睡下后,老師表揚了他們:“今天,大家互相幫助,都是好孩子。”
從此,睡覺脫衣服時,一不再有“老師、老師”的叫喊聲;平時孩子玩得很熱了要脫衣服時,也總有別的孩子搶著幫忙了。
-
孩子上幼兒園家長要注意哪些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后,會遇到一些問題,所以,很多的家長都非常的擔心,平時大家需要注意孩子上學時的一些事項,要幫助孩子全面的
-
如何讓自己的教育適應寶寶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而且,大家需要注意一些事情,很多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會表現(xiàn)出不耐煩的現(xiàn)象而且不愿意接
-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教育問題一直都是大家很重視的,尤其是好的教育方法是能夠培養(yǎng)人才的,因此不少的家庭都比較在意孩子教育的問題,好的教育能夠讓
-
上廁所玩手機的危害有哪些上廁所玩手機的危害有哪些呢?現(xiàn)如今手機已經(jīng)成為我們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很多人連上廁所都不忘記帶上它,看微信、刷微博、
-
自然災害為校園安全教育敲響警鐘作為一名在校生,在十幾年里有大部分時間要在學校生活。然而在校園這樣一個空間狹小、人口密集的地方,安全就不得不成為我們整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