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如何來應對“野蠻寶寶”
寶寶有乖巧的和比較鬧的,大家都不喜歡有侵犯行為的嬰兒寶寶,如打人、罵人、獨占等,不喜歡這種野蠻寶寶,這也是令眾多父母頭疼的問題。寶寶都以自我為中心,且缺乏基本的社會知識,因此,糾正幼兒的侵犯行為,不僅要讓他們知道什么是不應該做的,還要讓他們懂得,什么樣的行為可以更好的讓人家接受。
1、創造一個不利于侵犯行為的環境。
相對成長而言,環境更容易影響到嬰兒幼兒的行為。實踐證明,在一個有著多種多樣的玩耍機會和選擇條件,充裕的玩耍時間、材料和室內、室外的空間,以及適度的氣氛控制的環境中,幼兒的侵犯行為也會大大減少。同時,有計劃地開展各種活動,也能有效的防止幼兒侵犯行為。有教育意義的語言感受、木偶戲、喜劇等,可以幫助幼兒樹立起正確的是非觀,從而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
2、提供能顯示合作作用的范例。
為幼兒提供合作的機會,如選擇有合作的玩具、活動、游戲和圖書等,鼓勵他們共同參與。使用諸如“我喜歡你們倆一起搭房子的辦法”或“我們大家都來掃除,干起來就容易多了”的話語,來說明合作的重要性。
3、幫助幼兒了解他們的情感。
侵犯行為常會在幼兒有憤怒感時暴發。因此,父母應幫助幼兒懂得,并學會尋求更富有建設性的辦法來對待憤怒情緒。事實上,憤怒感是不可避免的,不應該否認;但卻不能認同因憤怒之下而產生的侵犯行為,否則只會導致更多的侵犯行為。但是,在幫助當事兒童找到理想的解決侵犯行為的辦法時,承認憤怒行為則是有效的。例如,說“我能看出你因小蘭不跟你玩皮球而很惱火,可你不該擰她,而是要告訴她,我真想能輪到我玩一會兒!”
4、不要無視侵犯行為。
偶然發生的侵犯行為并非都會引起沖突。例如,小強可能推了小斌一下,而小斌未作進一步的反應就迅速離開了。在這種情況下,不予理睬可能是最省事不過了,因為遭到攻擊的幼兒沒有發生任何抱怨。然而,無視侵犯遭遇卻傳達了侵犯行為將被默認的信息,結果只能使這種行為不斷加強。因此,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進行干預,明確表示這種侵犯行為是不能接受的。一個辦法是幫助受害者維護自己的權利。“告訴小強你被推的感覺如何”,或“告訴小強不要推你”,讓小強知道他的行為是不恰當的。同時,我們還應該為可能目睹了這種遭遇的其他兒童,扮演一個重要的,對此非常關切的角色。
-
聰明的媽媽怎么應對孩子叛逆期在孩子成長的時候我們除了要照顧孩子的生活的起居,對于孩子的成長進行照顧之外,對于孩子的心理的成長也是要多加重視起來的,并
-
哪些有效預防寶寶打嗝小寶寶的消化系統的發育是不完善的,因此在飲食的時候吃的太飽的情況下往往是會出現打嗝的癥狀出現的,并且也是會伴隨著吐奶的癥
-
如何訓練寶寶入廁呢寶寶在其出生后就要吸允母汁,這樣才能更好的利于生長發育,但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為之家長們就要合理的去訓練寶寶入廁準備,這
-
生完孩子月經量變多的原因很多女性可能會發現自己會出現一些月經量變多的現象,特別是對一些生完孩子的女性來說,月經量會大量的變多。這是很多女性都比較
-
哪些方法可以鍛煉寶寶說話平時家長特別關注一些寶寶的語言能力方面的培養,所以,平時在一些語言能力的培養方面應該掌握一定的正確方式。提高寶寶的一些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