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寶寶心理健康 三大妙招值得借鑒
生活在現代化社會里的孩子,由于家庭里面物質條件的極大提高,孩子們能夠過早地接觸到紛繁復雜的世界。近年來,孩子由于心理、性格的缺陷,誘發了多種社會問題,也讓人們越來越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健康。今天,尋醫問藥網站的小編就來向大家介紹一下父母們可以采取哪些方法來關注孩子們的心理健康。
做一個敏感的媽媽
研究表明,媽媽是否敏感是區分安全型依戀和不安全型依戀的重要特征。如果媽媽對孩子的信號作出及時、一致而適當的反應,并經常溫柔地擁抱孩子,那么媽媽與孩子之間依戀的安全性也多向正向發展。
因此,要讓孩子形成良好的依戀,形成安全感就必須做一個敏感的媽媽,正確地理解寶寶發出的信號,并做出適當地回應。比如孩子突然發脾氣,是想要大人的關注。孩子畫了一幅抽象的畫,卻要堅持給你講畫的內容,是想要得到你的肯定。這時家長對寶寶正在進行的活動要配合而非阻礙。比如,你停下自己手中的工作去耐心聽孩子講他的繪畫作品,并給予積極回應。在決定是否要打斷寶寶正在進行的活動時,先考慮寶寶是否會接受;必須要打斷寶寶正在進行的活動時,一定要采用溫和的手腕,不要強迫寶寶馬上停止。此外,對于孩子的情緒變化,父母要及時捕捉到,并作出必要的情緒引導,耐心傾聽,支持鼓勵。如果母親對孩子管理疏忽(讓孩子處于饑、渴、冷、濕等不安狀態),或不愿意陪孩子玩耍,把孩子寄養在祖父母家,甚至冷落孩子,那么孩子就可能很難與人形成良好的依戀和獲得安全感,心理發展就會延遲甚至出現自閉傾向。
積極關注寶寶
日常生活中,媽媽應該在各種生活場景以及照顧孩子的機會中(如游戲、洗澡、聊天),經常對孩子微笑、擁抱以及親吻孩子的小臉蛋等。積極與孩子交流,讓寶孩子時刻都能感受到媽媽的關懷和愛,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生活環境的安全和溫馨。
母子交往中,媽媽要用耐心、溫和的語言與孩子交流,鼓勵、支持孩子獨自玩耍,如通過捉迷藏逐漸延長媽媽離開的時間和距離,使寶寶知道媽媽會回來的。媽媽要像對待大人一樣去與孩子(不要有小屁孩的想法)友好交往,如微笑、點頭、主動打招呼、親切交談等。如果媽媽對寶寶的信號長期冷漠,對寶寶的態度變化無常,那么寶寶內心就會很沖突、矛盾,對媽媽的愛不知所措。
觸摸寶寶,和寶寶多說話
你可以在孩子游戲或將要睡覺的時候,用手輕輕撫摸孩子的身體,由額頭到腦后,由頭到腳,再由身體中心向手腳前端,動作要柔和緩慢,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撫,從而導致依戀的產生。也可一邊陪孩子玩耍一邊跟孩子說話,讓孩子熟悉媽媽的聲音。當孩子取得一點點小成績的時候媽媽要多鼓勵表示贊揚,讓孩子感覺到媽媽在關注自己,并且是喜歡自己的。與此相反,媽媽通常不喜歡身體接觸,討厭抱著嬰兒,那么孩子將會積壓情緒覺得媽媽不喜歡自己。會出現攻擊、發泄等行為,有時還表現出消極、反對和拒絕的行為。
以上就是小編告訴大家的關注孩子心理健康的方法。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陽光,才能夠使得孩子感知到世界的有愛,使得孩子懂得珍惜與感恩。小編也在這里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健康成長!
-
兒童心理不健康有哪些表現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一個人的精神、活動、心理素質的正常情況,而在實際生活中,有些兒童因為很多原因而出現心理不健康的情況,那么兒童
-
盤點對孩子有致命傷害的五種傷害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們的陪伴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們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忌不要對孩子實施冷
-
孩子犯錯 家長應該怎樣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一些錯誤。當孩子犯錯之后,有的父母會對孩子指責有加,有的父母則是對孩子溫柔相待。可以說,父母
-
寶寶有哪些飲食禁忌事項大家平時需要注意孩子的身體,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營養問題,平時大家需要注意合理的進行保健,尤其是自幼兒,更
-
孩子自卑怎么辦?試試這幾招吧!人與人之間總是會存在著差異,有差異就會有比較,在這些比較之下,有的人就會產生自卑的心理。孩子在與他人比較的過程中,也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