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寶寶愛打人的3大原因
不滿3歲的寶寶打人,其實是用這種攻擊性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愿望或感情,但認為“孩子小,不懂事,大了自然就會改”的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幼兒期“打人” 的習慣會影響寶寶一生!曾有心理學家對600名受試者進行了長達22年的追蹤研究發現,無論男性還是女性,3歲半時的攻擊性記錄能有效地預測成年以后的攻擊性行為。所以,寶寶攻擊性的強弱將對他的一生產生影響,當小寶寶第一次有攻擊性行為時,父母就要想方設法來制止他,因勢利導來消解他的攻擊性行為,當出現不同的原因時,我們來看看具體應當怎樣做。
一、寶寶愛打人 誤會了家長的“稱贊”
寶寶快17個月了,每當寶寶與家人或鄰居玩得高興時,會突然舉起小手打人家的臉,打得叭叭響,躲都躲不過?此囊馑,也不是表達不滿,也不是挑釁,那是什么意思呢?
孩子9月齡左右的時候,手的功能分化有了突然的發展,手腕到上臂的支配能力有了很大的突破。打人會讓他們體驗到前所未有的樂趣,就像我們突然之間會了某種技能一樣,很愿意使用。
家長抱著寶寶嬉戲的時候,有時寶寶會無意識地拍打家長的臉,而且發出快樂的笑聲。此時如果家長錯誤地引導和強化這個動作,夸他們長了本領,或者覺得動作卡通,干脆親含其小手表示“做得好”,就會造成寶寶喜歡打人。
另外,寶寶過了1歲,在語言發育過程中,有一個階段會發出“噠、噠、噠”類似“打”的發音,并且手上有拍打的動作,這是寶寶語言發育必經的一個過程。此時,如果家長錯誤地引導和強化了這個動作,就會造成寶寶喜歡打人。
還有一個可能就是,有些爸爸媽媽喜歡在寶寶面前互相拍打調情,這樣,寶寶可能會誤認為“拍打”就是表達“高興”和“喜歡”情感的方式。
寶寶越小,這種“打人”的表達模式就越容易固定,而且不容易糾正。我們除了教寶寶基本的生活技巧和知識,更要教給寶寶正確的情感模式,例如教寶寶親吻家長、輕輕撫摸家長,以表示對家長和別人的愛。當寶寶打人時,家長當時的態度和做法相當重要。無論什么原因引起的打臉,都可以直接把他們放在地上,雙手按住孩子的肩膀,嚴肅而平和地告訴他:“爸爸媽媽/阿姨不喜歡打人的孩子!”保持1分鐘,講明誰也不要抱孩子,幾次以后,寶寶的攻擊性行為就消減了。另外,反應快的家長可以設法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如,當他剛舉起手時就和他做擊掌的動作,嘴里可以有節奏地說“你拍一,我拍一”,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改了抬手打人的習慣,抬起手來,他的慣性就是要玩那個拍手游戲!
二、寶寶愛打人 用打人在試探
我家寶寶19個月了,不知為何,出門和其他小朋友玩時總喜歡打人,有時是有人想搶他的玩具,他要自衛;有時是沒事也會“撩”人家。誰都敢打,搞得在小區游樂場里“名氣很大”。在他打人時,我會打他手,不知對不對,他好像習慣了,我一板著臉走過去,他就會伸手給我打,如此“敢做敢當”,倒讓我心里沒了底:下一步怎樣教育他才好?
有的孩子在家不打人,進入群體交往時會去打小伙伴。有時打人,是因為他還不會與別的孩子交往,他是想表示友好;有時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有時是在用肢體語言與別人交流,只是他還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動作幅度和力度。要是這樣的話,媽媽可以拉著他的手,教他用拉一拉或輕輕摸的方式來與人交流,告訴他,用力打其他人,人家會疼,也可以在他身上試一試,讓他有感性認識。
有的孩子打人,是因為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要,所以他就會用打人的方式來引起別人的注意,表達自己的愿望。要是這種情況的話,就因勢利導讓寶寶學習與人交往的技巧,如怎樣說服別人將玩具還回來,或說服別人“輪著玩”。
還有一種情況也是存在的,即這個年齡的孩子打人,是因為孩子想試探一下打人會引起什么后果。常有這樣的情形,孩子打了同伴,而看到同伴哭得傷心,便也會跟著哭起來。這個時候你就要抓住機會對他說:“看,你把弟弟打痛了吧,弟弟那么傷心,媽媽帶你去向弟弟說對不起!”若是哪次你的孩子被別人打痛了,不能指使你的孩子“以牙還牙”、也去打別人,而要抓住機會邊安慰邊教育他說:“痛嗎 是不是很痛 這就是我上次說過的為什么不可以打人,你要記住!”讓孩子從自己的疼痛中親身體會到打人不好。這樣他以后就會不再去打人了。
如果用說服的方法不見效果,你可以進一步采用“身體約束法”,立即讓孩子坐下并面對著你,抓住孩子的手臂和肩,大約1分鐘后松開,并告訴孩子錯在什么地方。連續一星期使用這種約束法,就能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家長絕對不要體罰孩子,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打手心”的懲戒會很快失去它的效力,還可能在孩子長大后誘發他“以暴抗暴”。最好的辦法是“冷處理”——把正在任性鬧騰的寶寶放在一邊,告訴他父母很愛他,但必須等他意識到他錯了之后再和他說話。這樣的話只說一遍即可,不要向寶寶過多解釋為什么。
三、寶寶愛打人 為了不受冷落
孩子剛滿兩歲,卻發現她最近越來越霸道,只要家里來了客人、媽媽要分神去接待時,她就會哭鬧,粘著媽媽不讓她與客人談話;要是還不行,就會跑過去打客人,搞得媽媽都不敢讓親友到家里來,也不敢帶著孩子與人就餐,這可怎么辦?
兩歲左右的小孩,處于自我意識高速發展的階段,會很在乎媽媽和客人是否注意到她,當發現自己被冷落時,常會產生不安的情緒,哭鬧、摔東西、打人等異常行為便隨之出現。有時孩子打人,并非討厭客人,而是“嫉妒”客人分去了媽媽的注意力。為了讓媽媽轉過頭來注意她,攻擊行為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即使換來的是媽媽的一頓責罵,但對一個兩歲的孩子而言,可能尚無法將“打人”和“被罵”相聯系!
不要把孩子“晾”在一旁,而是要促成孩子和客人間的互動:讓客人聽孩子表演兒歌;觀賞她的積木城堡和涂鴉畫作……讓她感覺到,客人的到來不但沒讓她受冷落,還提升了她的被關注度。同樣,在接待客人時,父母一定要隨時要讓孩子知道你在關注著她。
-
寶寶多大可以斷奶在寶寶出生后每天都要進行母乳喂養,這樣才能讓其寶寶的身體更加的健康茁壯成長,但隨著日夜輪回的不斷發展,使其寶寶能夠進行些
-
孩子說話比較晚要警惕自閉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注意自閉癥的出現,而且,很多的孩子,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平時大家需要注意保健方法,平時大家需要注意全
-
寶寶性格急躁家長應該怎么辦大家需要注意寶寶的教育問題,很多的寶寶會出現性格急躁,直接嚴重的影響到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孩子性格急躁,會嚴重的危害
-
寶寶性格懦弱應該怎么辦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孩子性格懦弱,很多的孩子會害怕一些事情,家長也非常的著急,擔心孩子將來會受到影響,所以,平時大家
-
寶寶出現厭食應該怎么辦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孩子會出現厭食癥,直接嚴重的影響到了身心健康平時大家需要注意這種情況的存在,而且要注意多喝水,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