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知新生兒吐奶的四大情況
寶寶從生下來之后,爸爸媽媽都開始接受新的挑戰,寶寶從喂養到護理都要非常謹慎。但很多新生兒出生不久都會遇到很多問題。寶寶吐奶基本是每個新爸媽都會遇到的,那么,為什么寶寶會吐奶呢?很多新爸媽們都不知道,今天為新爸媽們揭曉寶寶吐奶的四大情況。
1、出生不久,尚未開奶
剛生下不久,還未開奶就開始嘔吐,吐出物象泡沫樣或含少許咖啡樣物,全身情況尚好,胎糞排出正常,無腹脹,分娩時有產程過長或窒息者,可能因吞人過多羊水引起,待羊水吐盡后,嘔吐自然停止。少數嘔吐嚴重者需用導管抽出胃內容物,并用生理鹽水洗胃,癥狀便可緩解。對于因難產、高位產鉗、吸引助產等引起分娩損傷的和有窒息的小兒發生嘔吐,需謹防顱內出血,這時常伴有嗜睡、突然尖叫、抽痙、前囟飽滿等神經系統癥狀,全身情況亦較差。
2、出生不久,剛開奶后
出生不久,或剛開奶,一吃即嘔吐,無胎糞排出或排出量極少時,常常有可能為胎糞粘稠引起梗阻,或消化道畸形所致原腸梗阻。由胎糞粘稠引起的,灌腸后大便通暢即解除。消化道畸形可有食道閉鎖、十二指腸閉鎖、腸旋轉不良、無肛門等情況,除嘔吐和無胎糞(或極少)排出等共有癥狀外,如梗阻位置較高,則嘔吐頻繁,腹脹不明顯,或上腹脹而下腹空虛;梗阻在十二指腸以下的,嘔吐物含膽汁;梗阻位置低的,嘔吐發生較晚,嘔吐物中可有糞便,腹脹明顯。對這類畸形的患兒,應盡量爭取早日手術治療。
3、出生1-2周
出生1—2周后發生嘔吐,全身情況很好的,常常因喂養不當引起。小兒食量已增加,而母奶不足或牛奶過稀時,小兒饑餓,吸奶時咽下大量空氣,或人工喂養時奶頭開孔過小、過大,牛奶不充滿奶頭,都可以讓小兒吞入空氣,當咽入的大量空氣從胃內排出時便發生嘔吐。
此外,牛奶過熱、過冷、量過多或吸奶后翻動小兒等也會引起嘔吐,有時嘔吐可呈噴射狀。只要注意喂養方法,吸奶后豎抱起小兒輕拍背部,待至噯出吞入空氣后再半臥,就不會發生嘔吐。
由于賁門松弛引起的嘔吐,吸奶后予以豎抱,日齡稍大后,牛奶中加些奶糕,使奶液變稠厚些,能減少嘔吐,隨著日齡增長,能逐步恢復。如果胃出口(幽門)處肌肉痙攣,乳汁不易通過,也會發生嘔吐,吸奶前給予解痙藥物會有效。因新生兒的胃游離度和活動度大,進食后會發生胃扭轉而嘔吐,可于吸奶后身體稍抬高或取右側臥位加以預防。對于小兒喂飽后不久吐出少量乳汁,一般情況良好,食欲正常,吐后不啼哭,亦不伴有其他任何癥狀和體征,通俗稱為“溢奶”,屬于正,F象。
4、出生2-3周
出生2—3周后開始嘔吐,每天數次,逐漸頻繁并發展為噴射性,每次進食后半小時左右就發生劇烈嘔吐,吐出量有時比進入量還多,吐出物無膽汁,吐后食欲仍正常,因長期持續嘔吐而逐漸消瘦的,可能為先天性幽門肥大性狹窄。
本病在男嬰多見,進食時在腹部可見到胃蠕動小,有時在右上腹可模到象橄欖大小的硬塊即是肥大的幽門,一般需要手術治療。如果小兒經常發生便秘,3—5天排便一次,而且必須經常灌腸才能排出,否則就出現明顯腹脹、嘔吐,這時應考慮先天性巨結腸的可能,應由醫生進一步通過X光攝片等明確診斷,隨后進行根治性手術。
新生兒在胎內、出生時、出生后都很容易感染敗血癥、肺炎、腦膜炎等,嘔吐可以為這些疾病的癥狀之一,因此,新生兒任何時期出現嘔吐,伴有上述這些疾病的相應癥狀,或全身情況差時,應及時就診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導致寶寶吐奶的原因很多,只要排除一些疾病問題,再結合寶寶全身的情況才考慮是否由于喂養不當導致,否者會對寶寶造成危害。
好文推薦:
-
寶寶拉肚子吃什么好小寶寶肯定會出現一些各種各樣的疾病,而且就像拉肚子也是非常常見的,到了秋天這個季節里面都是腹瀉的高發期,當寶寶出現拉肚子
-
怎樣才知道孩子吃飽了 母乳喂養的六個假象因為寶寶不會說話,所以很多時候給寶寶喂奶時無法得知寶寶是不是吃飽了,或者是母乳夠不夠吃,那么怎樣才知道孩子吃飽了呢?可要
-
怎樣給新生兒喂奶 新生兒喂奶的時間與姿勢很多新手媽媽面對初生的寶寶感覺手足無措,不知道怎樣給新生兒喂奶,因為小寶寶軟綿綿,感覺怎樣喂都不合適,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
-
母乳喂養,這幾個誤區你知道嗎母乳喂養是最好的喂養方式,可以滿足寶寶生長需求、增進媽媽與寶寶之間的感情,但是在實際情況上,卻有很多媽媽進入了喂養誤區,
-
怎樣喂養新生兒 新生兒喂養知識新生兒是指剛出生還未滿28天的嬰兒,對于新手父母來說,護理、喂養新生兒是一項全新的工作,那么怎樣喂養新生兒呢?在喂養中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