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喂養 新媽媽注意事項須知
很多的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后,奶水不足,這嚴重的影響到了女性的身體健康,而且,還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平時大家需要注意人工喂養的方法,人工喂養應該注意量適當,要科學進行喂養,那么,人工喂養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人工喂養 新媽媽要知道的事
缺奶媽媽的擔心
擔心1:牛奶到底比母乳差了什么?
從蛋白質成分看,牛奶的蛋白質絕大部分是酪蛋白,它在胃中遇到凝乳酶形成較硬的凝乳,不易被消化吸收。而人乳中的蛋白質60%是乳白蛋白,在胃中形成軟的絮狀凝乳,容易接受消化酶的作用,能較快地從胃進入小腸,較好地被消化吸收。
從脂肪成分來看,人乳中脂肪以不飽和脂肪酸較多,比牛奶中飽和脂肪酸容易被利用;而且人乳中的脂肪有95%可在嬰兒體內儲存;牛奶中脂肪在嬰兒體內存留率為61%。
從乳糖含量來看,人奶中乳糖含量比牛奶中的高。乳糖對嬰兒很重要,它不僅對神經功能的形成,對皮膚、肌腱、骨骼、軟骨的發育都有好處,而且有助于鈣的吸收,有利于氨基酸和氮的吸收和存留。人奶中所含的維生素,如B(硫胺素)、C(抗壞血酸),可以完全供給嬰兒。牛奶中雖也含有這些維生素,但經加熱消毒后,有一部分被破壞了。
擔心2:怎么彌補奶粉與母乳差別的缺陷?
實際上,現在的奶粉都接近于母乳,母乳化的奶粉中含有和母乳相似的營養物質,科學喂養,寶寶同樣健康,媽媽不要因為擔心奶粉營養不全面而隨意給3個月內的寶寶補充其他物質,這樣會導致寶寶腸胃消化不良,反而起了副作用。4個月后,可根據專家的建議,適當給寶寶添加輔食。
擔心3:是否人工喂養的寶寶更易生病?
人工喂養中寶寶更易生病這個原因,有些是人為造成的,比如在選擇奶粉時,如果鈣、鎂、磷、鐵、鋅等比例不合適或含量少,會使寶寶缺乏微量元素,影響體質。再者,奶粉調配和使用奶具喂養過程中,會有很多感染機會,如果消毒不嚴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使寶寶感染病菌、病毒而生病。
因此,在奶粉的選擇上,媽媽要多費一些心思,可根據寶寶的吸收和生長情況,多與專家溝通,選擇對寶寶成長最有利的奶品。在喂養的過程中,注意清潔再清潔,科學再科學。
新媽媽的疑問
疑問1:進口奶粉要比國產奶粉好嗎?
專家解讀:目前,國產奶粉在質量上與洋奶粉沒什么差別,從配方奶粉的營養成分表上看,洋奶粉中所含有的各種高科技含量物質,如花生四烯酸(AA)、DHA、核苷酸、β-胡蘿卜素等,國內名牌配方奶粉均有添加。科學喂養寶寶,是嬰幼兒奶粉與母乳越接近越好,并不是越貴越好,越“洋”越好。
疑問2:選擇奶粉時應該嚴格按照“段數”來喂養嗎?
專家解讀:嬰幼兒一般被劃分為四個階段:0~6個月、6~12個月、1~3歲、3~6歲,每個階段的營養需求側重點有所不同,還是應該科學的按照“段數”來選擇。
6個月以下的嬰兒生長快、胃口小,奶粉的脂肪、乳糖和蛋白質含量要高,應該使用嬰兒配方奶:6~12個月的嬰兒脂肪需求量略降低,但要求奶粉中要含有足夠的鐵,應該選擇助長奶粉;9個月以后可以食用全牛奶。
疑問3:喝奶粉的寶寶容易生產敏感體質,喝母乳就不會,是嗎?
專家解讀:母乳喂養的寶寶過敏發生率較低,這是因為母乳中含有一種特殊的營養成分(益生元),能降低寶寶發生過敏的風險。
平時大家需要注意這些喂養的方法,而且要注意奶粉的選擇,并且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注意科學進行保健,喝奶粉的寶寶體質比較敏感,平時大家需要注意合理的選擇奶粉,避免造成孩子的胃腸功能受到影響,同時在日常生活當中,也要注意保健。
-
寶寶拉肚子吃什么好小寶寶肯定會出現一些各種各樣的疾病,而且就像拉肚子也是非常常見的,到了秋天這個季節里面都是腹瀉的高發期,當寶寶出現拉肚子
-
怎樣才知道孩子吃飽了 母乳喂養的六個假象因為寶寶不會說話,所以很多時候給寶寶喂奶時無法得知寶寶是不是吃飽了,或者是母乳夠不夠吃,那么怎樣才知道孩子吃飽了呢?可要
-
怎樣給新生兒喂奶 新生兒喂奶的時間與姿勢很多新手媽媽面對初生的寶寶感覺手足無措,不知道怎樣給新生兒喂奶,因為小寶寶軟綿綿,感覺怎樣喂都不合適,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
-
母乳喂養,這幾個誤區你知道嗎母乳喂養是最好的喂養方式,可以滿足寶寶生長需求、增進媽媽與寶寶之間的感情,但是在實際情況上,卻有很多媽媽進入了喂養誤區,
-
怎樣喂養新生兒 新生兒喂養知識新生兒是指剛出生還未滿28天的嬰兒,對于新手父母來說,護理、喂養新生兒是一項全新的工作,那么怎樣喂養新生兒呢?在喂養中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