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怎樣來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
母乳是喂養寶寶最好的食物,也是最具有營養成分的,當母乳比較少的時候,是寶寶沒辦法吃飽的時候,就要特別注意增加營養成分,準媽媽要特別注意自己的情緒變化,以免影響到乳汁的分泌情況,那么,新手媽媽怎樣來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呢?
增加母乳的六種方式
一、母乳喂養寶寶沒吃飽的信號
1、出生3天后,每24小時排尿少于6次。
2、出生3天后,仍然排黑色、綠色或棕色大便。
3、出生后4天~4周,每天排便次數少于3~4次。
4、母乳喂養次數在24小時內少于8次。或者雖然喂養次數不少,但寶寶總是哭鬧和不安。
5、寶寶表現得異常“乖”,極少哭鬧,連續睡眠超過4~6小時。
6、雖然媽媽的乳房能分泌母乳,但寶寶在吸吮時聽不到吞咽的聲音。
7、寶寶出生5天后,乳房仍不能很輕松地擠出乳汁。
8、大多數時候,寶寶在吃奶時,媽媽都會感覺到乳頭疼痛,而且乳頭充血明顯(喂養前乳頭較硬,喂養后也不變軟)。
9、出生5天后,寶寶每天體重增長少于15~30克,生后10天,寶寶的體重還不能恢復到出生時的水平。
母乳喂養寶寶如果沒吃飽也許是因為你奶水不足哦,這樣怎么辦呢?
二、母乳喂養增加母乳的方法
1、注意飲食、休息和培養對哺乳的信心。產婦要保持精神愉快,對母乳喂養抱有信心,尤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最好采取與嬰兒同步休息法,減少干擾。家庭其他成員應照顧好乳母,精神上多加安慰鼓勵,并主動分擔家務,防止其疲勞。
2、糾正母乳喂養中的不合理現象。最常見的母乳不足的原因是嬰兒的吸吮時間不夠,媽媽應保證足夠的時間來喂養嬰兒。特別是新生兒,每天的哺乳時間可能長達8個小時;出生1~2個月的嬰兒,每天應哺乳8~10次;3個月的嬰兒,24小時內哺乳次數至少有8次。
3、避免“乳頭錯覺”產生。從調查情況看,人工喂養3次后,嬰兒即產生乳頭錯覺。因此,提倡早吸吮及24小時母嬰同室,按需哺乳,盡量避免早期使用各種人工奶頭及奶瓶。乳頭錯覺的糾正,要在嬰兒不甚饑餓或未哭鬧前指導母乳喂養,可通過換尿布、變換體位、撫摸等方法使嬰兒清醒,產婦以采取坐位哺乳姿勢為佳,可使乳房下垂易于含接。乳房過度充盈時熱敷5分鐘,擠出部分乳汁使乳暈變軟,便于寶寶正確含接乳頭及大部分乳暈。
4、尋找引起母乳不足的其他因素。如媽媽和嬰兒是否生病,媽媽的乳頭有無異常,哺乳技巧掌握的熟練程度等;同時避免或盡可能減少給哺乳的媽媽使用止痛藥和鎮靜劑;哺乳期間不宜服用雌激素、孕激素類避孕藥,以防抑制乳汁分泌。
5、及時、適量、科學地補養。哺乳期間不可偏食。并且要避免分娩后馬上開始進食豬蹄湯、鯽魚湯等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因為這類食物會使初乳過分濃稠,引起排乳不暢。分娩后的第一周內食物宜清淡,應以低蛋白、低脂肪的流質為主。此后可適當增加營養,可根據個人口味、平時習慣,適當多吃一些促進乳汁分泌的食物,如鯽魚、鰱魚、豬蹄及其湯汁,還可適當多吃些黃豆、絲瓜、黃花菜、核桃仁、芝麻這類的食物。
6、注意喂養技巧。新媽媽應兩側乳房交替哺乳,以免將來兩側大小相差懸殊,影響美觀。每次喂奶都應給嬰兒足夠的時間吸吮,大致為每側10分鐘,這樣才能讓嬰兒吃到乳房后半部儲存的后奶。后奶脂肪含量多,熱能是前奶的2倍。如果母嬰一方因患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哺乳時,一定要將乳房內的乳汁擠出、排空。每天排空的次數為6~8次或更多。只有將乳房內的乳汁排空,日后才能繼續正常地分泌乳汁。
溫馨提示,當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母乳是非常順暢的,但是在被咀嚼了一段日期之后,乳汁量就會逐漸減少,大家都知道乳汁對于寶寶的健康有利,母乳喂養的寶寶會更加健康,所以就要全面地掌握有關乳汁分泌的事項,才能保障寶寶能夠吃得飽。
-
寶寶拉肚子吃什么好小寶寶肯定會出現一些各種各樣的疾病,而且就像拉肚子也是非常常見的,到了秋天這個季節里面都是腹瀉的高發期,當寶寶出現拉肚子
-
怎樣才知道孩子吃飽了 母乳喂養的六個假象因為寶寶不會說話,所以很多時候給寶寶喂奶時無法得知寶寶是不是吃飽了,或者是母乳夠不夠吃,那么怎樣才知道孩子吃飽了呢?可要
-
怎樣給新生兒喂奶 新生兒喂奶的時間與姿勢很多新手媽媽面對初生的寶寶感覺手足無措,不知道怎樣給新生兒喂奶,因為小寶寶軟綿綿,感覺怎樣喂都不合適,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
-
母乳喂養,這幾個誤區你知道嗎母乳喂養是最好的喂養方式,可以滿足寶寶生長需求、增進媽媽與寶寶之間的感情,但是在實際情況上,卻有很多媽媽進入了喂養誤區,
-
怎樣喂養新生兒 新生兒喂養知識新生兒是指剛出生還未滿28天的嬰兒,對于新手父母來說,護理、喂養新生兒是一項全新的工作,那么怎樣喂養新生兒呢?在喂養中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