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后不能做的四大危險行為
現在剖腹產是很多孕婦選擇的一種分娩方式,但是它的恢復時間是比較長的,有些行為是剖腹產不能做的,如:平臥、不敢大小便、坐浴和盆浴、大魚大肉等。為什么說這些行為對剖腹產媽媽來說危險呢?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下文的詳細講解吧。
危險行為一:平臥
新媽媽剖腹產后切忌不要平臥,這是因為產后隨著麻醉效果的消失,切口的疼痛會慢慢明顯,而平臥的話會使子宮收縮的疼痛更為敏感,所以一般建議產婦側臥。在產后6小時以后可以枕枕頭,而且最好是采用側臥位比較好一點。可以選擇將被子或毯子墊在身體背后,盡量使身體和穿成20-30度角,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傷口的震痛和牽拉痛,會讓產婦感覺更舒服。
剖腹產后忽視會幫助產婦講尿管引流袋以及輸液管妥善固定在核實的位置上,并且會在產婦臀下墊好衛生巾,而且還會定時的為新媽媽們按摩子宮,觀察子宮收縮和私處的流血情況等。
新媽媽在剖腹產后恢復知覺時就可以進行肢體活動了。一般在產后24小時產婦就要自己練習做起,翻身,并慢慢下床活動了。因為活動之后腸道也才能活動,腸道活動之后才能排氣,只有排氣了之后才可以進食,慢慢的飲食恢復才能吃一些下奶的食物。
而且產后適當活動還有助于新媽媽體力的恢復,促進排尿、排便和惡露的排出;還可以防止腸粘連和血栓的形成導致的其他部位的栓塞。
危險行為二:不敢大小便
剖腹產后很多新媽媽都不愿意下床大小便,害怕牽動到傷口,所以寧愿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在剖腹產后如果不能順利排泄,容易造成尿潴留和便秘,若是有痔瘡的話,情況會更加嚴重,所以新媽媽在剖腹產后應該按平時的習慣及時大小便。
新媽媽在剖腹產后第二天,靜脈滴注結束后會拔除留置導尿管,這個時候拔除之后在3-4小時應該自行排尿,如果新媽媽尿不出來的好要及時告知醫生,要保證能暢通排尿,防止尿路感染。需要注意的是,孕婦下床前要注意用束縛帶綁住腹部,這樣能包住傷口,不會因為走動牽扯到傷口而導致疼痛。
好文推薦:
-
寶寶拉稀要怎么辦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可能很多小孩子都會出現一些拉肚子的,而且拉住的情況下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甚至可能會造成寶寶出現一
-
產后便秘無法得到緩解會帶來哪些后果女性在接受正常的分娩后,為之身體得到了極大放松,但生活中有很多產后女性卻出現了其他的身體疾病影響,其中產后便秘就是極其嚴
-
產后奶水不足怎么辦 產婦產后催奶的方法對寶寶進行母乳喂養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力,促進孩子的生長、發育,是最好的喂養方式之一,但是有些產婦在產后卻發現奶水不足,寶
-
產婦上火后吃什么降火呢對初次進行生育的女性,產后為了讓乳汁得到充足和及時讓寶寶得到吸收,此時的產后女性會胡亂大量的攝入高蛋白、高熱量等食物,殊
-
產后便秘可否服用瀉藥呢產后如果不加以更好的調養好身體,為之隨時給身體帶來的危害是極大的,其中最為受影響的要屬便秘疾病了,使其發生后導致女性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