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喂養寶寶的14個誤區
現在 年輕父母工作比較忙碌,喂養寶寶 任務就交給了老人們,但是家長要注意,在喂養寶寶 過程中,老年人在思想觀念和認識上 主要表現在14個方面,應該加以糾正,否則會影響寶寶 生長發育,從而造成終身遺憾。
老人在喂養寶寶的時候常常會出現以下14個誤區。
1:多給寶寶吃谷物類糧食,比吃蛋白質 好
專家觀點: 寶寶最好六個月以后逐漸添加谷物,因為寶寶胃腸道中 淀粉酶含量很少,消化功能很弱,不像成人 消化功能那么強,如果過早過多添加谷物類,就會導致消化不良。
2:要早點給寶寶添加輔食,這樣長得更快
專家觀點:添加輔食是幫助嬰兒進行 品種轉移 過程,使以乳類為主食 乳兒,逐漸過渡到以谷類為主食 幼兒。但不能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按照月齡大小和實際需要來添加。2-3個月可以添加魚肝油,5-6個月可添加蛋黃、米湯、菜汁等。7-9個月可添加魚泥、米糊、果泥、碎肉末、大豆制品等。10-12個月可添加稠粥、米飯、面條、水果、蔬菜等。添加輔食一定要注意:由少量到多量;由單一到多種;由粗到細;由軟到硬。
3:給寶寶喂菜水比白水好
專家觀點:大多老年人認為菜水比白水好,把任何 用水煮一下后,再把菜水讓寶寶吃下去更健康。這是一種錯誤 觀點, 而應該讓寶寶多喝白開水,因為喝白開水有利于排泄代謝產物,會減輕寶寶 腎臟負擔。
4:寶寶不長牙就不能吃飯
專家觀點:這種觀點是錯誤 ,一般來說,嬰兒在6個月大時就已經開始長牙,但有些寶寶長牙可能會早些或晚些,無論長牙早或晚,5-6個月就應該添加輔食了,可以吃一些蛋黃、米糊等 ,這樣會更利于寶寶成長發育。
5:寶寶就應該吃百家飯
專家觀點:這種觀點也是完全錯誤 。因為成人 口味較重,菜里面放 鹽較多,如果讓小寶寶經常吃成人飯菜,攝入鹽量過大,會影響腎臟 功能,不利于寶寶生長發育,建議老年人一定要改掉這個習慣。
6:給寶寶喝甜味 飲料沒什么不好
專家觀點: 寶寶應該少喝飲料,喝過多 飲料容易影響寶寶 食欲,還會減低消化功能,十分容易造成腹瀉、腹脹、腹部不適,所以吃新鮮水果要比喝甜飲料好。
7:寶寶想吃就給吃,長得胖胖 ,這樣才健康
專家觀點:很多老年人都有一個錯誤 觀點,那就是“吃飽了總比餓著強。”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其實寶寶 營養攝入很容易過量,造成很多肥胖兒,其實寶寶不是越胖越健康,如果讓寶寶不停地吃東西,容易加重寶寶 胃腸負擔,會經常出現不消化、積食 現象,孩子三天兩頭腹瀉、發燒,其實就是吃得太多了,我們不主張餓著,但是應該適量,家長要改掉這個不良習慣,同時還要避免高脂高糖 ,一定要記住,一個肥胖兒絕對不是健康 。
8:要把孩子包得嚴嚴實實,這樣不容易感冒
專家觀點:給孩子穿衣服要講究一個季節性,不能一年四季都把孩子捂得嚴嚴實實 ,包得太嚴實容易出汗反倒容易感冒。所以說,把孩子穿得越多就越不會生病,這種觀點完全是錯誤 。在此提醒老年人,給孩子穿衣服,一定要科學合理,根據環境溫度,天氣冷就多穿點,天氣熱就少穿點。
9:孩子一哭就是餓了,就該喂奶了
專家觀點:孩子一哭就是餓了,母乳喂養兒我們主張“按需哺乳”,孩子想吃就吃,孩子說了算!如果是配方奶喂養兒我們主張定時喂養, 孩子一哭就是餓了,這可不一定,也有可能是別 原因。
10:寶寶胃口小就是缺乏食欲
專家觀點:寶寶食量大和食量小是有差異 ,在任何年齡階段都存在,媽媽不要以寶寶食量大小來衡量寶寶是否吃得好,有些寶寶雖然胃口小,但生長發育指標正常,寶寶就是健康 。
11:既然寶寶不愛吃飯,就讓寶寶多吃零食
專家觀點:導致寶寶不愛吃飯 原因有很多,父母應該與醫生好好溝通,盡可能尋找原因,而不要強迫吃飯,追著吃飯,邊吃邊玩,更不要給寶寶多吃一些零食,其實這種做法會更加抑制食欲,導致寶寶更加厭食和喂養困難,不利于寶寶健康成長。
-
寶寶怎么老愛放屁?經科學家研究認為:大腸內,特別是大腸到直腸這一段,居住著大約100種、100萬億個細菌。
-
人工授精需要注意哪些人工授精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不孕不育,現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是比較大的,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不孕不育癥,嚴重的影響著家庭
-
胎教和早教都有什么區別隨著優生優育的意識不斷增強,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現在,很多人從一開始懷孕就對教育重視起來,他們想法設法的進行胎
-
孕婦每天最好吃幾個雞蛋雞蛋的組成成分較為復雜,卵黃和卵白都含有多種氨基酸。其中卵白中的一些蛋白質有抑制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但是通過加熱的方法可以
-
胎教和不胎教的區別有哪些雞蛋的組成成分較為復雜,卵黃和卵白都含有多種氨基酸。其中卵白中的一些蛋白質有抑制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但是通過加熱的方法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