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媽必知!需暫停母乳喂養的七種情況
我們都知道母乳喂養對比表的健康最有幫助,但是我們也要知道,不當的母乳喂養反而會影響寶寶的健康,那么哪些情況不宜進行母乳喂養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需要暫停母乳喂養的七種情況!
1、患傳染病時
媽媽患有嚴重傳染病時不能喂奶,以防傳染給寶寶。如媽媽患有肝炎、肺病時,就必須停止母乳喂養。
2、服藥期間
媽媽患病不得不服用藥物時,應停止哺乳,待病愈停藥后再喂。但應注意每天按喂哺時間把奶擠出,保證每天泌乳在3次以上。擠出的母乳也不要再喂給寶寶吃,以免其中的藥物成分給寶寶帶來不良影響。
3、患有嚴重乳頭皸裂和乳腺炎時
媽媽患有嚴重乳頭皸裂和乳腺炎等疾病時,應暫停哺乳,及時治療,以免加重病情。但可以把母乳擠出喂哺寶寶。
4、進行放射性碘治療
由于碘能進入乳汁,有損寶寶甲狀腺的功能,應該暫時停止哺乳,待療程結束后,檢驗乳汁中放射性物質的水平,達到正常后可以繼續喂奶。
5、患有消耗性疾病時
如患心臟病、腎病、糖尿病的媽媽,可根據醫生的診斷決定是否可授乳。一般情況下,患有上述疾病但能夠分娩的媽媽,就能夠哺乳,但要注意營養和休息,根據身體情況適當縮短母乳喂養的時間。
6、接觸有毒化學物質或農藥
有害物質可通過乳汁使嬰兒中毒,故哺乳期應避免接觸有害 物質及遠離有害環境。如已接觸者,必須停止哺乳。
7、運動后
人在運動中體內會產生乳酸,乳酸滯留于血液中會使乳汁變味,寶寶不愛吃。據測試,一般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即可產生此現象。因此我們建議您,運動結束后先休息一會兒再喂奶。
我們都知道,母親在母乳期還不能服用藥物的,因為藥物的成分會被身體所吸收,逐漸溶解到乳汁中。一旦寶寶喝了有藥物成分的奶水,對今后的生長發育是很有危害的。因此,進行母乳喂養的前提是產婦自己的身體健康,否則只會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希望媽媽們在母乳之前一定要保證自己身體沒有疾病,更不要隨便服用藥物。如果有相關疾病需要服藥一定要停止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雖然好處多多,但是在喂養的過程中仍有許多禁忌是產婦應該留心注意的,這樣才能保障您的身體健康和寶寶的健康成長。
-
寶寶怎么老愛放屁?經科學家研究認為:大腸內,特別是大腸到直腸這一段,居住著大約100種、100萬億個細菌。
-
人工授精需要注意哪些人工授精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不孕不育,現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是比較大的,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不孕不育癥,嚴重的影響著家庭
-
胎教和早教都有什么區別隨著優生優育的意識不斷增強,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現在,很多人從一開始懷孕就對教育重視起來,他們想法設法的進行胎
-
孕婦每天最好吃幾個雞蛋雞蛋的組成成分較為復雜,卵黃和卵白都含有多種氨基酸。其中卵白中的一些蛋白質有抑制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但是通過加熱的方法可以
-
胎教和不胎教的區別有哪些雞蛋的組成成分較為復雜,卵黃和卵白都含有多種氨基酸。其中卵白中的一些蛋白質有抑制蛋白水解酶的作用,但是通過加熱的方法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