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媽媽坐月子期間的身體變化
坐月子是一件不可忽視的重要事情,倘若坐月子期間不注意的話,有可能會出現“月子病”。
一、什么是坐月子
坐月子是指胎兒、胎盤娩出后到產婦機體和生殖器官復原的一段時期,一般需要6~8周。醫學上將這段時間稱為產褥期或產后期,民間俗稱坐月子。無論產褥期或坐月子,都意味著產
婦要臥床休息,將養好身體,促使生殖器官和機體盡快康復。
產前孕婦擔負著胎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母體的各個系統都會發生一系列的適應變化。尤其是子宮變化最為明顯,子宮肌細胞肥大、增殖、變長,到妊娠期子宮重量增加為非孕時
期的20倍,容量增加1 000倍以上,心臟負擔增大,血流速度加快,心跳每分鐘增加10~15次,心臟血容量增加10%,如此才能供養胎兒和自身的需要。同時因胎兒逐漸成長,膈肌逐漸上升,而使心臟發生移位。肺臟負擔也隨之加重。肺通氣量增加可達40%,經常出現鼻、咽、氣管黏膜充血水腫。妊娠腎臟也略有增大,輸尿管增粗,肌張力減低,蠕動減弱。其他如腸胃內分泌、皮膚、骨、關節、韌帶等都會發生相應的改變。產后胎兒娩出,母體器官又會恢復到產前的狀態。子宮、會陰、陰道的創口會愈合,子宮縮小,膈肌下降、心臟復原,被拉松弛的皮膚、關節、韌帶會恢復正常。這些形態、位置和功能的復原,都要在產褥期內,而能否復原,則取決于產婦在坐月子時的調養保健。護理得當,則恢復較快,且無后患,若稍有不慎,調養失宜,則恢復較慢,且多患產后疾病,有的還會留下產后疾病,俗稱“月子病”。當然,產婦身體的恢復不僅是時間的問題,還決定在產褥期產婦的飲食、休息、鍛煉等多方面的將養。將養得當,則恢復快,且無后患;若將養失宜,則恢復較慢,往往還會留下產后疾病,俗稱“月子病”。
那么,在坐月子期間,新媽媽的身體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二、坐月子的身體變化
1、第1周:陣痛從第3天開始得到緩解。惡露量在分娩當天和第2天較多,然后逐漸減少,1周后與平時的月經量差不多。分娩后第1天開始分泌乳汁。分娩1周過后,子宮縮小。
2、第2周:惡露的顏色由褐色變成黃色,量也逐漸減少。母乳分泌更加順暢。子宮繼續縮小,恢復到分娩前的狀態。
3、第3周:黃色的惡露幾乎消失。分娩時的傷口基本痊愈。
4、第4周:惡露消失,分泌出和妊娠前相同的白色分泌物。恥骨恢復正常,陰道恢復正常,會陰部消腫。腹部變得較為緊繃。妊娠紋的顏色變淺。
5、第5周:腹部下垂不明顯,身材恢復原狀。身體大多已調整至原來的狀態。
6、第6周:子宮完全恢復。擺脫產后抑郁癥。
-
坐月子能洗頭洗澡啊在生完寶寶的時候,我們都知道身體也是非常虛弱的,而且這個時候就應該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的健康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很多人的頭發
-
夏天怎么坐好月子 夏天坐月子吃什么好很多產婦都是在夏季的預產期,在這個季節天氣炎熱,不利于產婦坐月子,但是不坐好月子又不利于產婦的身體恢復,那么夏天怎么坐好
-
女性春季坐月子可以食用哪些水果坐月子是女性很重要的時期,特別是在春季這樣氣溫極不穩定的環境里,所以積極的多給身體增補些有營養的食物和水果,為之讓身體盡
-
根據體質安排月子飲食更科學產后女性身體會處于虛弱的狀態,通過坐月子可以幫助新媽媽盡快的調整好身體狀況。我在月子期間飲食如何安排是很多朋友很關注的問
-
夏季坐月子“學問”多 避免焐中暑在我國,新媽咪產后坐月子是一件常見的事情。炎熱的夏季,新媽咪們坐月子也是十分辛苦的,需要知曉一些有關坐月子的常識。夏季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