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可怕的月子習俗傷了健康
怎么坐月子呢?相信大家也聽說過因月子習俗鬧出人命的新聞吧,一些地方的老輩人認為,生完孩子要捂月子,不能開窗戶,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調等,其實這樣做對新媽媽,對小寶寶都非常的不利,甚至鬧出了人命!那么怎么坐月子呢?下面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威風喪膽”的月子習俗!
習俗一:坐月子不能洗頭、洗澡
作為流傳最為廣泛的一條禁忌,坐月子不能洗頭、洗澡,是大多數老人的共識。老人們說:“月子里洗頭洗澡,會落下腰酸痛頭疼等各種月子病!”傳統觀點認為,在產后一段時間內,頭皮骨縫和毛孔大開著,洗頭易使濕邪和寒邪侵入頭皮內,并滯留于此,日后留下病根,即經常頭痛、脫發及脖子痛。
現代醫學辟謠:
這種限制毫無科學道理,既不衛生也不符合現代審美,對產婦身心健康均有害處。分娩過程中大量出汗,加之產后汗液增多,會使身體、頭皮及頭發變得很臟,并有不良氣味。研究表明,通過洗澡、洗頭,可去掉產婦身上的灰塵、污物,保持衛生清潔,避免引起細菌感染;洗頭還可刺激頭皮及頭皮上運行的經絡,提高產婦的精神,帶來舒暢的心情。
習俗二:坐月子不能刷牙
民間素有“生個孩子掉顆牙”的流傳,認為月子里刷牙漱口會動搖牙根、傷及牙肉,造成牙齒過早松動、脫落或牙齒流血等。因此,使很多產婦在月子里不敢輕易刷牙。
為什么民間形成月子里不刷牙的習俗?因為在懷孕期間,孕婦在內分泌激素的作用下,會出現牙齦充血、水腫、易出血的現象,特別是在刷牙時;加之過去科學知識不普及,孕婦對在孕期如何攝取鈣營養了解得不夠,結果導致身體缺鈣,使很多人在生完孩子后牙齒確實變壞了。由此,很多人就認為產婦不能刷牙。
現代醫學辟謠:
產婦在月子里一定要刷牙漱口,不然的話牙齒反易被損害。產婦在月子里每天要進食大量的糖類、高蛋白食物,這些食物大多細軟,本來就失去了咀嚼過程中的自潔作用,容易為牙菌斑形成提供條件。如果不刷牙,就會使這些食物的殘渣留在牙縫中,在細菌作用下發酵、產酸、導致牙齒脫鈣,形成齲齒或牙周病,并引起口臭、口腔潰瘍等。
-
坐月子能洗頭洗澡啊在生完寶寶的時候,我們都知道身體也是非常虛弱的,而且這個時候就應該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的健康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很多人的頭發
-
夏天怎么坐好月子 夏天坐月子吃什么好很多產婦都是在夏季的預產期,在這個季節天氣炎熱,不利于產婦坐月子,但是不坐好月子又不利于產婦的身體恢復,那么夏天怎么坐好
-
女性春季坐月子可以食用哪些水果坐月子是女性很重要的時期,特別是在春季這樣氣溫極不穩定的環境里,所以積極的多給身體增補些有營養的食物和水果,為之讓身體盡
-
根據體質安排月子飲食更科學產后女性身體會處于虛弱的狀態,通過坐月子可以幫助新媽媽盡快的調整好身體狀況。我在月子期間飲食如何安排是很多朋友很關注的問
-
夏季坐月子“學問”多 避免焐中暑在我國,新媽咪產后坐月子是一件常見的事情。炎熱的夏季,新媽咪們坐月子也是十分辛苦的,需要知曉一些有關坐月子的常識。夏季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