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難產該如何是好
準媽媽在走過十個月辛苦懷胎的日子后,最盼望的事,當然是迎接寶寶的哇哇墜地,但面對分娩除了興奮的期待外,有些準媽媽卻也存在一些隱憂。于西海醫師也強調,胎兒的平均體重為3300~3400公克,太大的胎兒易造成產道的破裂及增加難產的機會。
對生產過程痛楚的害怕,以及可能發生難產的恐懼。尤其是,在經歷漫長的產痛后,卻被醫師診斷為難產,需立即進行剖腹生產,此時又需面對另一種疼痛,對大多數孕婦來說,生一次痛兩次實在是一大惡夢。
難產的原因知多少
東元綜合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吳文藝指出,難產是泛指在分娩過程中出現某些情況,導致嬰兒本身產生問題,或因母親骨盤腔狹窄、zg或YD結構異常、zg收縮無力或異常所導致。實和聯合診所婦產科主治醫師于西海也指出,難產依字面解釋,即是“困難生產”的意思,臨床上的表現是分娩過程緩慢,或甚至于停止。
準媽媽分娩的過程主要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從陣痛開始至zg頸全開,平均為十二小時以下,若初產婦超過二十小時、經產 婦超過十四小時都算是過長;
二、是由zg頸全開至胎兒出生,平均為兩小時;
三、是寶寶出生至胎盤娩出,一般為五至三十分鐘。
在這三個階段中,任何一個階段不順利導致生產時間過長,都可稱為難產。胎兒過大是最常見的難產問題
難產的原因和胎兒、產道和zg收縮三者的互動息息相關。吳文藝醫師說,胎兒本身造成的問題是難產的主要原因,最常見的情形是嬰兒的頭部太大,從超音波測量胎兒間頂距(BPD)可知頭部大小。
若BPD超過10公分,生產是比較困難的;超過10.5公分,YD生產就幾乎不可能。
其它少數嬰兒難產原因包括腦積水、胎兒長腫瘤、連體嬰、巨嬰及胎位不正如:臀部向下、前額向下、后枕位、橫位等錯誤姿勢,也會導致分娩困難。不過,由于科技醫學的昌明,超音波的使用已普級化,胎位不正的問題都能在產前精確的掌握,而大幅降低了難產的發生率。
于西海醫師也強調,胎兒的平均體重為3300~3400公克,太大的胎兒易造成產道的破裂及增加難產的機會。因此,準媽媽千萬不要以“提供胎兒營養”為理由而對飲食毫無節制!懷孕期間,孕婦的體重增加宜控制在10~14公斤的合理范圍內。正常的生產胎位應為頭位,才能順利生產。因此胎位不正如臀位、橫位等都會造成難產。
適當規律運動降低難產風險
若不幸真的遭過難產的準媽媽,應該要有正確的認知,務必了解每一次難產都是個案,并不代表曾經難產即會再度難產。其次,定期產檢有助于降低或消弭難產的情形,是最有效且最積極的作法。而家人如孕婦的丈夫、公婆或爸媽等,也應當負起協助的責任,與醫師幫忙曾經有難產經驗的婦女重建自信心。
此外,歷經過難產痛苦的婦女,可多給自己一些時間平撫身心,再以一個健康及平和的心態來面對懷孕、生產這自然且寶貴的人生經驗,如此一來,懷孕與生產將不再是一件害怕的事了。
早產是可以預防的
700克、600克……如今,早產兒的最低體重和胎齡記錄屢屢被打破,讓人在感嘆醫療技術先進之余,也不免心有疑慮:早產兒怎么越來越多!妊娠晚期,準媽媽最擔心的就是早產。
早產 足月產 胎位不正
據醫學專家近期研究,妊娠34周至37周的“后期早產兒”罹患多種疾病的概率,遠遠高于滿37周至42周的“足月產兒”。如何預防早產的發生?這是越來越多孕晚期孕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
感染是早產第一大隱患
“妊娠晚期,準媽媽最擔心的就是早產,而感染特別是生殖道感染是引發早產的第一因素。”孫利環解釋,不管呼吸系統、腸道等全身性感染,還是陰道炎、宮頸炎等生殖道感染,一旦波及羊膜,很容易引起胎膜早破,導致早產。
所以說,預防早產,首要是防感染。準媽媽一要少吃生冷食物、隔夜飯或外出就餐,避免急性腸胃炎和腹瀉;二要多喝水,防感冒;三要穿棉質、寬松內衣褲,一天一換,每天用溫開水清洗外陰。
“一旦準媽媽出現外陰瘙癢、白帶增多等問題,及早到醫院做婦科檢查,查白帶常規。確診后選擇相應的陰道栓劑。”孫利環提醒說,切莫因為害怕藥物影響胎兒而放棄用藥,否則,陰道炎癥可能上行感染宮內,反倒容易導致早產甚至流產。
不過,孕晚期使用陰道栓劑治療婦科炎癥時,放藥不能放得過深,動作也要輕一點。
雙胎、多胎、胎位不正防早產
懷雙胞胎、多胞胎的準媽媽,同樣10月懷胎,孕育風險更大,她們都是早產的高危人群。除了注意休息、避免劇烈活動以外,這類準媽媽即便沒有什么不舒服的,也最好提前到妊娠36周入院。而一旦出現持續性子宮收縮,肚子出現密集的緊繃感,或下腹有下墜感、持續性后背酸痛、陰道出血等問題,很可能是早產征兆,須隨時發現隨時就診。
除了懷雙胞、多胞胎的準媽媽,胎位不正的媽媽也要當心早產,建議無不適癥狀者妊娠38周入院待產。
不過,臀位、橫位這兩種胎位不正的媽媽,如果不存在臍繞頸的問題,妊娠30周左右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試試“膝胸臥位”,或許能糾正你的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這樣糾正:準媽媽穿著寬松、純棉衣服,采取跪伏的姿勢,雙膝彎曲跪在床上,大腿與床保持垂直;同時,臀部高舉,胸與肩膀盡量貼近床面。維持此姿勢2~10分鐘,慢慢適應后可逐漸增加至15分鐘,每日早晚做一次,連做1周后復查胎位。
羊水過多也易早產
一聽說羊水過少,準媽媽都會擔心,怕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怕超期妊娠、更怕胎兒畸形。其實,羊水太多了,也不是啥好事。胡孟彩說,羊水過多,導致子宮張力過大,也容易早產。
除了妊娠糖尿病、中度貧血以及愛吃甜食、不愛活動的準媽媽可能羊水過多外,胎兒神經管缺陷以及有溶血問題的準媽媽,也容易發生這一問題,因此,很難預防。這可怎么辦?
“除了定期圍產保健外,一旦準媽媽感覺呼吸困難、乏力、心慌時,要及早到醫院做B超查查羊水多少。”胡孟彩說,在排除胎兒畸形等問題后,一旦準媽媽羊水過多,準媽媽除了積極治療原發病,多臥床休息以外,必要時可以在妊娠中晚期時采取抽羊水治療,減少羊水量,以免造成準媽媽長期呼吸不適,甚至引起胎兒宮內缺氧、早產等。
宮頸口太松孕14~16周縫合手術防早產
對于宮頸口松弛的準媽媽來說,隨著妊娠月份增大,胎囊重量可能超過宮頸口的承受力,易導致頸管擴張、胎囊破水,這是反復早產甚至自然流產的較常見的原因之一。
為什么會宮頸口松弛呢?除了刮宮、分娩或手術所致的宮頸損傷外,有些人是先天性發育異常。不過,即便發現宮頸口松弛,也不用太擔心。
“妊娠14~16周進行宮頸口縫合手術,即能解除這一早產、流產的隱患,而一旦到了孕晚期,就不建議做了,否則,反倒容易刺激引起早產或流產。”孫利環特提醒準媽媽們:如果曾發生過反復流產等,最好在孕前檢查時進行常規超聲檢查或宮頸擴張試驗,孕中期溢液特別多的準媽媽也要及時行超聲檢查,測定宮頸長度及內口寬度,以便及時發現宮頸口松弛,及早治療。
避免早產,32周后禁性生活、防便秘
妊娠早、中及晚期的前幾周,健康的準媽媽還是有權享受性趣的,但到達32周后,請切記禁止性生活。胡孟彩說,這既是為了防止感染婦科炎癥,也是避免腹壓過大或刺激太強引起宮縮,進而引發早產。除此以外,準媽媽特別是妊娠高血壓、糖尿病、雙胎、多胎等早產高危人群更要注意以下方面:
1.營養全面,多喝牛奶,吃動物肝臟等,必要時補充鐵、鈣等制劑,防止鐵、銅等微量元素缺乏引起早產。
2.避免劇烈活動,特別是要少做彎腰等會增加腹部壓力的動作。
3.防止便秘,喝蜂蜜水,吃膳食纖維豐富的新鮮蔬菜、水果等,以免排便困難誘發早產。
4.左側臥位,避免宮縮。
-
分娩的第一產程是什么我們都知道在生寶寶的時候真的是非常開心也是非常痛苦的,其實大家感覺也是非常的不舒服,有的人也會出現一些肚子疼了,或者是出
-
生孩子孕婦如何用力呢大家應該注意生孩子的一些事情,孕婦都非常的擔心,生孩子的時候會遇到這樣或者是那樣的問題,影響到胎兒健康。平時大家需要注意
-
準爸爸傷害腹中胎兒的七大罪你現在懷孕之后應該注意一些生活事項,但是很多的準爸爸,不注意一些生活問題,這樣容易影響到身體健康,平時大家需要注意護理方
-
女性生產會陰側切會影響到性生活嗎在女性懷孕之后,分娩的時候往往會遇到一些問題,很多女性想要順產,但是會進行會陰側切,大家都不想出現這樣的情況,不僅僅會影
-
生孩子開骨縫這是咋回事女性要想要一個健康的小寶寶就必須經歷一些事情,尤其是在面對生孩子的時候很多女性都知道是很痛苦的,特別是在生產的時候女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