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難產的危險族群體嗎?
如果在分娩時,出現難產的現象,那么媽媽將會承受多大的痛呢?如果知道自己是不是難產族的危險群體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一、 胎兒因素
1.不正常之胎位或胎向不正常因為產前超音波的廣泛使用,不正常之胎位(臀位或橫位)大都會被發現;胎向不正常(如胎兒之后腦勺在正后方)一般需要在待產過程中依靠內診來發現。
2.胎兒過大胎兒過大跟骨盆腔狹窄其實是相對的,骨盆腔比較寬的媽媽就可以陰道生產下比較大的嬰兒。在一些比較特殊的狀況之下,容易有胎兒過大的情形發生,如: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的媽媽、前一胎是巨嬰等等。
現在產前超音波的使用普及,幾乎每一次的產檢媽媽都會詢問胎兒的體重、寶寶會不會太大或太小,醫師在回答這個問題時都會比較保守,因為雖然超音波是一個很好的產前診斷工具,但是在胎兒體重的預估上跟實際還有一些差距,一般而言,10%的誤差是可以接受的范圍,但是如果胎兒愈大,那么誤差可能會更大。
如果胎兒體重在4000公克以上,就可以稱為胎兒過大,但是在臨床上常常出現產前超音波預估體重超過4000公克,而且媽媽的骨盆腔也不是特別寬,所以決定用剖腹生產;但小孩子出生之后發現體重只有3600公克,仍然在誤差范圍之內,跟家屬解釋之時也免不了有一些尷尬。其實就算超音波估算胎兒體重準確,然而像胎兒因為肩膀特別肥厚而造成的肩難產就難以單從估計體重的大小而來加以預測,因為這種胎兒出生體重并不一定很重。
3.胎兒異常胎兒如果有先天性腫瘤,如背部神經管瘤、畸胎瘤、胎兒水腦、連體嬰等等,一般都可以用超音波在產前診斷出來。如果小孩子出生之后有比較好的預后,或者有好的治療方法,剖腹生產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如果預后不好,像大的水腦,抽取腦脊髓液之后也可以嘗試陰道生產。
二、產道因素對付難產的方法
1.傳統以體外旋轉、產鉗及真空吸引
2.現代多以剖腹因應難產,應考量其必要性
如何避免難產?難產能預防嗎?有些狀況之下,造成難產之因素是可以藉由以下四項法則做好部份控制的:
1.控制好胎兒因素:發現并控制妊娠糖尿病,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降低產生巨嬰、發生難產的機會。
2.做好超音波檢查:可以發現胎兒異常,如胎位異常及胎兒過重的情況,以便采取適當的對策。
3.控制好產道因素:懷孕之前適當運動及控制體重,做好完善的產前檢查以發現骨盆腔腫瘤及產道腫瘤。
4.適當給予子宮收縮劑:當子宮收縮強度不夠,可在胎兒安全前提之下給予子宮收縮劑,以使子宮收縮達到足夠的強度,當然要先裝上胎兒監視器來觀看胎兒的情況。
結語:生產本身有許多事是難以事前都知道的,盡管醫療再怎么進步,難產還是天天在發生,而且有一部份的難產實在是難以避免,因為沒有一種檢查可以確切的指出是否產婦一定可以順利的產下胎兒。準媽媽在看過上述的敘述之后,大概會想:我會不會難產呢?那我又應該怎么辦?
其實只要盡量把上述可控制的因素作好,把其它的事交給婦產科醫師,有為數不少的合格婦產科醫師在嚴陣以待,難產只是婦產科醫師處理的眾多急癥的其中一種,靠著妥善的產前檢查與及時的處理,難產并不是那么可怕的!
-
分娩攻略是什么啊我們都知道再生個寶寶的時候,可能很多人感覺也是非常開心的,可是再生個寶寶的時候也是有著非常大的講究的,就是一些順產剖腹產
-
雙胞胎幾周分娩比較好呢懷上雙胞胎是相當的幸運的事情,并且懷上雙胞胎的概率相對來講也是相當的低的,因此大家就提出疑問了,是不是雙胞胎分娩的時間較
-
入院分娩須知N個常識每個女人都會經歷懷孕生子這一過程,而生孩子其實是比較辛苦的,因為它需要很長的一個過程。因此在即將分娩時也是有很多注意事項
-
秋季分娩有哪些常識呢通常女性在懷孕后,使之要經過數十月的等待其胎兒才會完全成型,恰巧有的女性會在秋季中進行分娩生產寶寶降生,此時孕婦們盡量穿
-
分娩前準媽媽要格外注意哪些信號分娩時接時一定要多加注意的,所以分娩媽媽再提前,一定要做好一些準備,10月懷胎分娩的時候,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并且在寶寶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