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身體的穴位能看身體的健康狀況
通過身體的穴位能看身體的健康狀況嗎?經常聽很多妹子抱怨,隨著年齡的增長,歲月除了給自己留下滿臉的皺紋外,還留下了一身的疾病,尤其是婦科疾病,因為在隱私處不好意思看醫生或者向別人請教,有時候發現的時候已經是不可逆轉了。其實在我們身上有很多穴位,通過這些穴位我們可以了解自己的疾病,一起看看:
手手神門穴
手腕橫紋處,從小指延伸下來,到手掌根部末端的凹陷處:幫助入眠,調節自律神經,改善心悸。
手內關穴
位置在手掌面關節橫紋的中央,往上約三指寬的中央凹陷處:幫助入眠,可調節自律神經,抒壓/解除疲勞,改善胸痛、心悸、盜汗,舒緩腹脹感,治頭暈目眩。
手各手指指甲旁邊
手心拇指(肺經)、中指(心包經)小指(心經)手背食指(大腸經)、無名指(三焦經)、小指(小腸經):抒壓/解除疲勞。
手合谷穴
先以右手拇指內側橫紋,對應左手虎口,拇指下壓所按之處即是,或著食指拇指并攏,虎口處出現隆起肌肉,狀若山丘,往后走為山谷凹陷處,即是此穴:抒壓/解除疲勞,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避免「中痧」,增進免疫力,提神醒腦,可舒緩肩頸肌肉僵硬。
手曲池穴
在手肘關節彎曲凹陷處:抒壓/解除疲勞,有疏風清熱的作用,助排便,解除掉發危機,可讓肌膚循環改善,避免「中痧」。
手勞宮穴
中指及無名指往下延伸交會的凹陷處,位置大約在握拳時,中指點于掌心的位置:提神醒腦、清心安神。
手手指的肺穴
無名指第一指節中點:解除掉發危機。
手手指的肝穴:
無名指第二指節中點:解除掉發危機。
頭百會穴:
位置在頭頂,以兩邊耳尖劃直線與鼻子到后頸直線的交叉點:可舒緩肩頸肌肉僵硬,預防頭痛,提神醒腦,解除掉發危機。
頭風池穴
雙手掌心貼住耳朵,十指自然張開抱頭,拇指往上推,在脖子與發際的交接線各有一凹處: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改善頸部僵硬,消除肩膀酸痛,偏頭痛。
臉承泣穴
眼球正下方,眼框骨凹陷處: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
臉睛明穴
眼頭起點處: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可舒緩肩頸肌肉僵硬,預防頭痛,提神醒腦。
臉攢竹穴
約眉頭附近,眉稜骨向眼眶凹陷之轉折處: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
臉魚腰穴
眉毛中點: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
臉絲竹空穴
眉尾處: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
臉太陽穴
眉梢與眼角之間,向后方約一指寬的地方: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可舒緩肩頸肌肉僵硬,預防頭痛,提神醒腦,解除掉發危機。
臉耳
耳穴中的脾、胃兩穴:針對腸胃不適、控制食慾。
耳穴中的神門(位于耳上方三角窩處)、心區、內分泌及皮質下等穴:針對疲倦且睡眠品質不好。
耳穴中的髖點、膝點及頸椎點等處:針對腰痠背痛。
腿足三里穴
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往下約4指寬處:修飾曲線,恢復窈窕、促進腸胃功能的恢復、促進代謝。
腿陰陵泉
膝蓋下方,拇指與食指由膝蓋往下,扣住脛骨兩側縫隙可壓到一凹陷處,小腿脛骨內側緣,往上推到盡頭的地方:修飾曲線,恢復窈窕、促進腸胃功能的恢復、促進代謝。
腿三陰交穴
腳內踝最高點上方約四指幅:改善失眠。
腿陽陵泉穴
小腿外側,膝下1寸之凹陷,腓骨小頭附近:改善腿酸腿粗。
腿承山穴
踮起腳尖,足跟輕提,在小腿肌肉正中出現凹窩處:改善腿酸腿粗。
腿湧泉穴
位于腳底人字中心,往下約1/3處的凹陷處:改善失眠。
身體水分穴
肚臍上2公分處,腹部中線上:修飾曲線,恢復窈窕。
身體關元穴
肚臍正下方4指寬處,腹部中線上:修飾曲線,恢復窈窕。
身體膻中穴
位于兩側乳頭正中間與胸骨中線的交接點:情緒郁悶、心悸、焦躁等有緩解作用。
身體肩井穴
位于第七頸椎下與肩膀外高骨突起(即鎖骨肩峰端)連線中點:消除肩膀酸痛,幫助入眠。
溫馨提示:歲月的年輪不但給了我們成功的機會,還在我們的身上刻下了歲月的滄桑。我們身上的很多穴位都可以預示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如果我們沒有事情的時候掐掐自已身上的穴位,所謂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哪里痛就掐哪里,多掐幾次就不痛了,血脈也就通了,讓自已的血液正常流通。保證身體的健康,小編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能幫助到大家的養身,在日常沒事的時候經常掐掐,捏捏自己的穴位,記住:掐出的是健康,捏出的是精神。
-
新生兒疾病預防和護理極為重要我們都知道小寶寶在出生的時候其實也是非常的嬌嫩的,而且這個時候沒有積極的去護理,或者是沒有更好的去照顧,肯定會導致寶寶出
-
孩子燙傷的正確處理方式生活當中有很多的小寶寶在平時的時候都有一些玩耍的現象,那么在玩耍的時候一不小心都會有一個燙傷的疾病的產生的,那么包括創傷
-
為何出現不孕 3個因素為主因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都會有一些不孕不育的重大,對于一些想要保護的家庭來說,不孕不育這種疾病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
-
夫妻不想生二胎的5個原因 看你家中了幾個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非常多的夫妻二人都不想生一個愛他的寶寶,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健康的狀態,那么你知道夫妻不想生二胎的五個
-
產后如何預防婦科炎癥婦科炎癥是女性比較常見的疾病,女性應該要做好預防婦科炎癥的措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平時應該要堅持換洗內褲,注意正確的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