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剖腹產備受中國女性青睞
有報道稱中國產婦的剖宮產率已達46%,遠高于國際平均水平。中國產婦剖宮產率為何持續上升且居高不下?剖宮產真的就這么好?
上個世紀80年代之前,我國產婦剖宮產率約為20%—25%。進入90年代之后,這一比率不斷攀升,近日有報道:中國產婦的剖宮產率已達46%,遠高于國際平均水平。中國產婦剖宮產率為何持續上升且居高不下?剖宮產真的就這么好?
準媽媽鐘愛剖腹產有所顧慮
原因之一是現在的女性比較嬌氣,害怕產程中的疼痛,認為剖宮產可以“少受罪”。加之目前剖宮產技術水平和安全性都較過去提高,手術時間由以往的一兩個小時縮短到三四十分鐘,很多產婦認為長痛不如短痛,寧愿挨一刀也要選擇剖宮產。有些人預產期未到,就開始托關系找醫院要求剖宮產。現在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增多,其中一些人自身存在某些高危因素,例如合并高血壓、糖尿病,不宜自然分娩;有些人因為迷信而擇期分娩;少數人擔心經陰道分娩會影響以后的性生活。這些因素都導致剖宮產相應增多。
產婦經陰道自然分娩,待產時間一般長達十個小時。這段時間里,醫護人員需要持續對產婦進行觀察,對胎心進行監測,要根據產婦和胎兒的情況,判斷決定是繼續讓產婦經陰道分娩還是做剖宮產。在這一過程中,產婦或胎兒一旦出現意外,容易引發醫患糾紛。因此,在當前醫患關系比較緊張的情況下,為了避免發生糾紛,醫院、醫生對剖宮產指征有所放寬,在產婦主動要求剖宮產或產婦分娩稍有困難、產程稍有停滯、胎心稍有變化等情況下,醫生都不敢繼續等待,趕緊做剖宮產。這也是剖宮產增多的一個重要原因。
剖宮產亦有風險
剖宮產是有其適應癥的。這種手術適用于骨盆或胎位異常、胎兒過大的產婦;如果分娩中宮縮不正常,出現產程停滯時間2小時以上或胎兒的胎心、羊水不正常,也需要進行剖宮產。
剖宮產也是有風險的。
其一,做剖宮產手術需要進行麻醉,麻醉本身就存在一定風險;
其二,開腹手術出血量比自然分娩多,手術后恢復慢,手術后長時間臥床休息,易發生下肢血栓等栓塞性疾病;
其三,子宮因開刀留下瘢痕,如果再次懷孕易發生子宮破裂;其四,手術易對膀胱、腸道等臟器造成損傷、發生粘連,也給再次懷孕時進行剖宮產增加了難度;其五,由于胎兒未經過產道擠壓,易發生羊水吸入性肺炎、濕肺等疾病,還易發生多動癥等感覺統合失調綜合征。
自然分娩益處多多
經陰道分娩是人類及其他哺乳動物的自然分娩過程,不需開刀,出血少,不會傷及其他臟器,不影響再次懷孕生產;產后四小時產婦就可以下地活動,有利于恢復,可以早為嬰兒哺乳。分娩中胎兒肺部的羊水大部分被擠壓出去,發生羊水吸入性肺炎的幾率相對減少;分娩中的宮縮對胎兒有撫觸作用,有利于減少感覺統合失調綜合征發生。產婦的付出主要是經受待產的疼痛,而無痛分娩技術的問世已大大減輕了這種疼痛。
怎樣才能使過高的剖宮產率降下來?需要大力加強科普知識宣傳,幫助人們正確認識自然分娩與剖宮產的利與弊,為產婦和孩子的長遠健康著想,作出正確選擇。同時需要緩和醫患關系,增進醫患之間的信任,使醫務人員減少顧慮,遵循剖宮產指征為產婦確定適宜分娩方式。并且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通過醫療保險加以限制,對不符合剖宮產指征者不予報銷。
-
這5類孕婦,剖腹產的可能性更大我們都知道在現在的這個生活中,每個人的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好多人在吃東西的時候,并不是他們的作業,肯定會導致自己到了
-
盤點那些剖腹產“后遺癥”在以前,剖腹產一直是產婦在無法順產的情況下才使用的生產方式,可是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很多能夠順產的產婦還是會選擇剖腹產。
-
產后如何順利排出第一次小便女人生孩子是一件大事,真是痛并快樂著。許多新媽媽生好小孩后碰到的一大問題就是產后第一次小便的問題。第一次的小便遲遲排不出
-
如何預防剖腹產后疤痕增生為了能給寶寶健康安全的營養供給,產婦媽媽一般會選擇用母乳喂養。為了保證母乳的供應和質量,哺乳期不能隨便濫用藥物。但是剖腹
-
剖腹產一周飲食該如何安排很多孕育由于各種原因采用剖腹產,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剖腹產不是很大的手術。但畢竟是手術,飲食上還是有很多禁忌的。飲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