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豫不決 順產or剖宮產
很多孕媽咪都在為選擇什么分娩方式的選擇煩惱的。由于我國的剖宮產率急劇上升,另外剖宮產后的后遺癥很多,經常讓媽媽們頭疼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分娩方式的。那么,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介紹分娩方式。
“有意愿”令剖宮產率不斷上升
不可否認,隨著醫學不斷發展,麻醉技術的熟練、剖宮產術式的改進和簡化,手術時間縮短,術中損傷和大出血的大幅度降低,剖宮產的切口更美觀,甚至不需要拆線,剖宮產技術的安全性為更多的準媽媽及家屬所接受,“有剖宮產愿望”成為剖宮產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數自愿選擇剖宮產的準媽媽及家屬認為:
產婦受痛苦的時間短,同時家屬等待的時間也縮短了,不需要焦急等待十幾個小時。
不用擔心漫長的陣痛,會陰側切的疼痛。
不會順產不成再剖宮產,不用再擔心產婦受兩種罪。
防止了盆底損傷,防止陰道松弛,這樣才不會影響以后的夫妻生活。
現在手術方式改進,切口美觀,甚至不被發現,年齡偏大(30歲~35歲)初產婦不用再擔心自己體力不勝任分娩過程。
剖宮產還能避免難產,防止胎兒受傷的危險,尤其為多年不孕的準媽媽降低分娩危險。
從醫院方面來說,醫生面對不斷增多的醫療糾紛和醫患矛盾,給醫務工作帶來的困擾,使他們對準媽媽及家屬的要求采取縱容或妥協的態度。其次,醫務人員剖宮產手術也免去了醫務人員長時間觀察產程的辛苦及其所承擔的風險壓力。
另外,社會對準媽媽妊娠完美結局的期望值過高,妊娠分娩的要求已由保證母嬰安全轉化為確保母嬰安全。醫療糾紛增多,準媽媽經濟狀況,準媽媽家庭對胎兒出生時間的迷信,這些都影響著醫務人員對分娩方式的選擇。
可適當放寬的剖宮產指證
確實,當出現難產的因素或情況時,剖宮產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比如母體存在合并癥或并發癥,不能承受分娩過程;產道異常,如骨盆狹窄、子宮畸形等;或者胎兒巨大、胎兒宮內窘迫;或者羊水過少、胎盤低置等。
有研究發現:妊娠膽汁淤積癥是一種特發于妊娠中晚期的以瘙癢和黃疸為主要癥狀的疾病,臨床顯示其對準媽媽無大危害,但是容易引起胎兒宮內窘迫、羊水糞染、新生兒窒息、死胎等。對120例膽汁淤積癥孕產婦研究發現:順產發生新生兒缺氧的機率增加,建議如順產應嚴密監測,并適當放寬剖宮產指征。
另外,剖宮產也可以降低一些母兒垂直傳播疾病的風險。比如,乙肝的宮內感染率約10%~15%。國外專家Lin和Lee等發現剖宮產可以降低HBV的母嬰垂直傳播。國內也有相似研究,在對207例乙肝抗原陽性準媽媽分娩的209例新生兒進行檢測,發現與陰道產相比,剖宮產可以降低HBV的母嬰垂直傳播。又比如,經陰道分娩新生兒眼結膜帶菌機率是剖宮產兒的14.3倍,剖宮產兒眼結膜帶菌的機率是3.88%。
辯證看待剖宮產
但是剖宮產畢竟是一個手術過程,用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可說是“殺雞取卵”,不僅對產婦存在許多不安全因素,隨著剖宮產率的上升,新生兒死亡率并未下降,反而逐漸上升,而且剖宮產術后早期新生兒死亡率明顯高于陰道分娩。
對母體而言:
手術操作步驟多,損傷大,可能出現產后出血、腹部傷口感染等情況。
術后還可引起麻醉意外、腸脹氣、尿路感染、尿潴留等導致盆腔、腹腔臟器粘連。
術后2年內傷口疼痛、子宮活動受限,慢性腹痛率高于自然分娩。
妊娠子宮疤痕破裂、宮外孕、子宮內膜異位癥幾率增加。
剖宮產術后泌乳量少、母乳喂養減少,手術分娩抑郁自評量表(SDS)標準均高于自然分娩者。
對胎兒而言:
剖宮產的胎兒胸廓未經積壓,殘余羊水黏液等易引起新生兒窒息、新生兒吸入性肺炎、新生兒肺透明膜病。
沒有經過產道擠壓,會影響新生兒肺臟及大腦的功能發育。
剖宮產生理性黃疸兒,經皮測定膽紅素指標明顯高于陰道產兒。
剖宮產可因產婦身體狀態的改變而影響母乳喂養的效果,導致新生兒體重下降及生理需要不能滿足,出現生理性跌磅。
所以,實行剖腹產的產婦應該具備明確的醫學指征,降低剖腹產率首先要規范剖腹產指征診斷,避免不必要的剖腹產手術。
-
這5類孕婦,剖腹產的可能性更大我們都知道在現在的這個生活中,每個人的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好多人在吃東西的時候,并不是他們的作業,肯定會導致自己到了
-
盤點那些剖腹產“后遺癥”在以前,剖腹產一直是產婦在無法順產的情況下才使用的生產方式,可是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很多能夠順產的產婦還是會選擇剖腹產。
-
產后如何順利排出第一次小便女人生孩子是一件大事,真是痛并快樂著。許多新媽媽生好小孩后碰到的一大問題就是產后第一次小便的問題。第一次的小便遲遲排不出
-
如何預防剖腹產后疤痕增生為了能給寶寶健康安全的營養供給,產婦媽媽一般會選擇用母乳喂養。為了保證母乳的供應和質量,哺乳期不能隨便濫用藥物。但是剖腹
-
剖腹產一周飲食該如何安排很多孕育由于各種原因采用剖腹產,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剖腹產不是很大的手術。但畢竟是手術,飲食上還是有很多禁忌的。飲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