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媽咪產后如何護理 試試這幾招吧!
隨著現代醫療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孕媽咪會在分娩生產的時候選擇剖腹產。剖腹產相較于傳統的順產,能夠做到快捷、省時間。今天,尋醫問藥網站的小編就來告訴新媽咪們剖腹產之后,應該如何做好護理吧!
剖宮產的媽咪和順產媽咪坐月子的區別究竟有多大呢?
這是許多剖宮產媽咪都想了解的問題。首先,剖宮產手術會為媽咪留下創口,傷口需要細心地護理以防感染;其次,手術時麻醉藥讓剖宮產媽咪在產后6小時內不能進食,下床走動等也會比順產媽咪晚很多;另外,剖宮產的媽咪腸胃功能恢復得比較緩慢,所以新媽咪應該多翻身促進腸胃蠕動,在腸道內氣體得以排出之前,要注意吃流質食物,然后隨著腸胃功能的恢復逐漸開始吃半流質食物和普通食物。
剖宮產媽咪由于不是“瓜熟蒂落”的自然分娩,所以下奶也比較慢,但這時要千萬記住不能喝下奶湯;產后一周要注意大量飲水,及時排便;分娩后2個月內,都不要提舉比自己寶寶更重的東西。
盡管恢復緩慢,但并不阻礙媽咪和寶寶增進彼此的感情,媽咪一樣可以讓寶寶吮吸乳汁等,保持良好的心態最重要哦!
剖宮產后,特別需要注意的幾件事
產后兩周,選擇擦浴
剖宮產在腹部留下的切口在兩周之內是不可以沾水的,所以我們的媽咪們一定要選擇擦浴。在擦浴的時候,也要注意毛巾不要太濕,避免水滴到傷口上,等過了這段非常時期,就可以進行正常的淋浴了,但是仍要切記不可盆浴,直到惡露干凈。
關注切口護理
手術完成后,醫生會用紗布和透氣紙膠帶覆蓋傷口處,為的是加壓止血及保護傷口,之后在24小時左右以碘伏或酒精完成第一次換藥及檢查傷口;手術后第3天就可以只要用透氣紙膠覆蓋粘貼傷口;回到家的1周內,媽媽要注意保持傷口清潔干燥,不要淋濕,也不要涂抹藥物,若傷口周圍皮膚有紅、腫、熱、痛,甚至滲出血及分泌物時,要盡快回醫院求診。
多翻身,促進腸胃恢復
麻醉藥物會抑制腸蠕動,引起不同程度的腸脹氣,發生腹脹,所以在產后要多做翻身的動作,促進麻痹的腸肌蠕動功能及早恢復,讓腸道內的氣體盡快排除。
吃流質,呵護腸胃
在飲食上,注意不要吃牛奶、豆漿之類的脹氣食物。手術后一般會給產婦輸液以維持營養供給,通常要術后1~2天之后,腸胃功能才能恢復。腸胃功能剛恢復的第1天,要吃流質,比如:蛋湯、米湯等。腸道排氣后,可以開始吃半流質食物1~2天,比如:稀粥、湯面、餛飩等,然后再轉為普通的飲食。
保持外陰清潔
術后產婦要堅持每次大小便后都清洗外陰,準備一個專門的小盆和專用的毛巾,每次清洗前后都要把盆和毛巾消毒。擦拭時須注意由前向后擦,從中間向兩邊擦;也可以用消毒棉擦拭。但是由于剖宮產會在孕媽咪的腹部留下創口,所以清洗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勉強用力,以避免傷口裂開。
適當按摩子宮,避免產后大出血
生產完后,在臍下方可以摸到一團硬塊,即為子宮。產婦可適當地按摩子宮,增強子宮收縮,避免發生產后大出血。
若出現子宮異常壓痛且合并有發熱癥狀時,可能是子宮內膜發炎。產后子宮細菌感染,是剖宮產后最常見的合并癥,產程、手術時間過長、術前產婦有貧血或術中出血較多,都容易引起感染,因此預防性抗生素治療就成為減少術后感染的方法。
以上就是小編告訴大家孕媽咪剖腹產后應該做的護理。如果大家對于剖腹產還有任何的疑問,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醫師,我們的醫師將會為您提供專業的解答。尋醫問藥網站祝愿您與您的家人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
這5類孕婦,剖腹產的可能性更大我們都知道在現在的這個生活中,每個人的生活節奏也是越來越快了,好多人在吃東西的時候,并不是他們的作業,肯定會導致自己到了
-
盤點那些剖腹產“后遺癥”在以前,剖腹產一直是產婦在無法順產的情況下才使用的生產方式,可是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很多能夠順產的產婦還是會選擇剖腹產。
-
產后如何順利排出第一次小便女人生孩子是一件大事,真是痛并快樂著。許多新媽媽生好小孩后碰到的一大問題就是產后第一次小便的問題。第一次的小便遲遲排不出
-
如何預防剖腹產后疤痕增生為了能給寶寶健康安全的營養供給,產婦媽媽一般會選擇用母乳喂養。為了保證母乳的供應和質量,哺乳期不能隨便濫用藥物。但是剖腹
-
剖腹產一周飲食該如何安排很多孕育由于各種原因采用剖腹產,隨著醫學科技的發展,剖腹產不是很大的手術。但畢竟是手術,飲食上還是有很多禁忌的。飲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