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鑒古人的精辟,胎教講究科學
導語:婦女妊娠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胎兒在母親體內要呆上9個多月的時間。在此期間,母親的營養狀況、各系統器官的變化都對胎兒的生長發育帶來很大的影響;同樣,母親的情緒變化,包括喜、怒、哀、樂等,也會對胎兒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準媽媽在注重胎教的同時,也要把功夫用在科學保胎養胎上。只有掌握了正確的胎教方法和科學的保胎養胎,你才能生出一個聰明健康的寶寶。
商未周族領袖周文王是個開明君主,據說,周文王自幼聰明過人,“孩提時,深明孝仁禮義”“生而明圣,太任教一而識百”,既懂馬戈箭術,又曉詞賦詩文;那過目不忘、出口成章的本領,更使那些文武大臣們贊嘆不已。周文王在位50年,把個半邑之國治理得井井有條,強盛無比。
●周文王為何這等聰明?
據《禮記·保傅》篇記載,這與文王的母親在懷文王時對腹內的胎兒進行嚴格的胎教有關。周文王的母親太任在懷孕時,眼睛不看邪惡的東西,耳朵不聽不健康的音樂,嘴里不說惡語臟話,她認識到,母親所接觸的外界事物都會感應給胎兒,并對其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接觸惡的事物就會產生惡,接觸善的事物就會產生善。所以形象、聲音尤為重要。她晚上就命樂官朗誦詩歌,演奏高雅的音樂給她聽。因此,周文王一生下來,就很聰明。
●太任胎教之今析
能有健康、聰慧、仁義的孩子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太任胎教的成功典范告訴后人,要想生個聰明健康的寶寶,除了后天教導外,先天的因素也不容忽視。用現代科學去分析太任的胎教,我們就能發現,太任的胎教是符合科學并有一定借鑒作用的。
胎教就是在婦女懷孕期間,科學地調節母體的內外環境,防止一些不良的主觀和客觀因素影響胎兒生長:并且有意識地根據懷孕的不同月份給予胎兒以各種良好刺激和影響的措施。促進胎兒身心健康,有利于出生后有正常的智力發育以及能健康地成長。
古代的胎教思想是與醫學思想密切相聯的。中醫在診斷疾病上有一杰出的理論是“有諸內必形諸外”,即指內臟和情志病變必定要反映到外表上來,出現一系列的軀體和精神癥狀。在治療與預防疾病上相對應的一個理論則為“外象而內感”學說。此理論應用到孕期婦女的心理收生上,即為“胎教”。古人認識到,孕婦情緒過激會造成嬰兒的先開性疾病。因此,古人主張妥婦寧靜養胎,注重節欲,調和情志。古人提出的胎教原則為“彈琴瑟,調心神,和性情,節嗜欲,庶事清凈”。古人還進一步認識到,“欲生好子者,必先養其氣,氣得其養則子性和順,無乖戾之習”并且認為,“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亂言,嘴不食邪味,嘗行忠孝友愛善良之事,往往生子聰明,才智賢德過人”可見,中國古代的胎教思想不僅強調預防先天性疾病,而且具有優生學思想。
-
孕期胎教大全在現在這個綜合我們都知道懷孕的時候也是非常高興的,尤其是第一次做爸爸媽媽的時候,是不是感覺特別的激動呢,可能很多人都是因
-
撫摸是一種簡便有效的胎教在妊娠期間,孕媽媽可以經常撫摸一下腹內的胎兒,不僅可以激發腹中胎兒運動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感覺到胎兒在腹內活動時發送給孕
-
孕婦該怎樣與胎兒對話?與腹中的胎寶寶交流是準媽媽在懷孕期間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因為與寶寶更多的交流能夠讓寶寶更聰明,增加彼此之間的感情。那么準
-
音樂胎教,開發寶寶智力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聰明、再聰明一點,因此把寶寶的智力開發提前到了胎兒時代。孕婦妊娠期經常聽清新愉快的樂曲,對胎兒大
-
早期閱讀胎教利于寶寶智力發育都說十個月的胎教勝過十年教育,可見胎教對于胎寶寶日后智力的發育非常有幫助。且新的研究表明,孩子留在母親的子宮里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