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常識 用實際行動傳遞愛
在孕期孕媽媽要特別注重孩子的胎教,因為好的胎教能促進胎兒身心的發育。本文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有關胎教的內容。
朵朵爸起床后發現今天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而朵朵媽和寶寶的身體狀況都很穩定。于是他催促朵朵媽快點起床,好下樓散步去。朵朵媽懶洋洋地否定了這一提 議:“老公,我不想動,早飯就別叫我了。”看看快到中午了,朵朵媽還沒吃早飯,朵朵爸只得把早飯拿進臥室,只見朵朵媽吃著零食在看雜志。朵朵爸非常不悅, 說:“你這樣飲食不規律,對身體不好的。來吃飯吧。”“我不愛動嘛,老公。”朵朵媽撒嬌道。朵朵爸皺皺眉,只好哄著:“你得給寶寶做個榜樣啊,乖,吃完活 動活動啊!”
行為是無聲的胎教
準媽媽的行為也是一種胎教,只不過它是一種無聲的胎教。準媽媽的行為通過信息傳遞可以影響到胎兒。
古人認為,胎兒在母體內就應該接受母親言行的感化,因此要求婦女在懷胎時應該清心養性,恪守禮儀,循規蹈矩,品行端正,給胎兒以良好的影響。
周文王的母親懷孕時特別注意胎教,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坐立端正。
明代一位醫生也認為:“妊娠以后,則需行坐端正,性情和悅,常處靜室,多聽美言,令人誦讀詩書,陳說禮樂,耳不聞非言,目不視惡事。如此則生子福壽敦厚、忠孝賢明,否則生子鄙賤不壽、愚頑透頂。”
孕期小知識
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心理學家梅邊尼克用3 0余年的時間, 專門從事犯罪和家庭成員關系的研究。在他對1447名丹麥男性的研究中發現,如果父母是清 白公民,子女成為經濟罪犯的比率為13.5%;而如果父母是經濟罪犯, 其孩子成為經濟罪犯的可能性高達20%~24.5%。
華盛頓大 學醫院的精神病科醫生羅伯·克洛寧格也從事過這方面的研究。在大量調查后,克洛寧格提出一份報告,認為如果父母是罪犯,男孩出生后即使給別人養育,長大后 比起親生父母并非罪犯的人來說,犯罪的可能性要高4倍左右。他還發現,如果父母其中一位是經濟罪犯,那么他們的兒子很可能也成為經濟罪犯;不過,女兒卻并 不是這樣。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女兒往往患有頭痛之類的毛病。
從以上事例說明:父母尤其是準媽媽行為的好壞會影響胎兒甚至胎兒未來一生的行為。準媽媽應該清心養性,守禮儀,品行端正,給胎兒以良好的影響。
-
孕期胎教大全在現在這個綜合我們都知道懷孕的時候也是非常高興的,尤其是第一次做爸爸媽媽的時候,是不是感覺特別的激動呢,可能很多人都是因
-
撫摸是一種簡便有效的胎教在妊娠期間,孕媽媽可以經常撫摸一下腹內的胎兒,不僅可以激發腹中胎兒運動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感覺到胎兒在腹內活動時發送給孕
-
孕婦該怎樣與胎兒對話?與腹中的胎寶寶交流是準媽媽在懷孕期間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因為與寶寶更多的交流能夠讓寶寶更聰明,增加彼此之間的感情。那么準
-
音樂胎教,開發寶寶智力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聰明、再聰明一點,因此把寶寶的智力開發提前到了胎兒時代。孕婦妊娠期經常聽清新愉快的樂曲,對胎兒大
-
早期閱讀胎教利于寶寶智力發育都說十個月的胎教勝過十年教育,可見胎教對于胎寶寶日后智力的發育非常有幫助。且新的研究表明,孩子留在母親的子宮里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