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有講究 三大胎教誤區要牢記
孕媽媽都不想讓自己的寶寶輸在成長的起跑線上,許多年輕的孕媽媽都會對寶寶進行胎教。適當的胎教可以發掘寶寶的素質潛能,但胎教也有講究,不然會對胎兒造成影響。一起來看看胎教的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 隨時進行拍打胎教
不少準媽媽都聽說,當胎兒踢肚子時,可以輕輕拍打被踢部位,然后再等第二次踢肚。胎兒再踢,母親就再拍打。每天早晚兩次,每次3-5分鐘。這種隨時隨地的胎教,可以加強寶寶和自己之間的互動,有利于胎兒的智力發育,這樣生下來的寶寶在聽、說和使用語言方面都能獲得最高分。
胎動并不是寶寶閑來無事在和你做游戲,他可能只是伸個懶腰,或換個睡姿。其實,胎兒90~95%的時間都處于睡眠的狀態,如果準媽咪時常不顧場合和時間便拍打肚皮,很容易引起胎兒的煩躁不安,反而會影響胎兒休息。
支招:胎教要適時適量。準媽可以先觀察了解胎兒的活動規律,選擇胎兒醒時進行胎教,且每次不超過20分鐘。其次,胎教要有規律性。
每天要定時進行胎教,讓胎兒養成規律生活的習慣,同時也利于出生后再認,為其它認知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第三,胎教要有情感交融。在進行胎教時,準媽媽應注意力集中,完全投入,與胎兒共同體驗,建立起最初的親子關系。
誤區二 音樂胎教只認莫扎特
如今,最熱門的胎教莫過于音樂胎教。各種世界名曲、童音、小夜曲等都被準父母們列入胎教音樂之列,而莫扎特的音樂更是不少準家長們的首選。但有不少人,不管自己是否喜歡,只認莫扎特的音樂,翻來覆去地聽,即使孕媽聽得頭暈腦脹,仍然“堅持”;有的準媽媽特地對著肚子放音樂。
胎教過程中的一些準媽媽強迫自己接受不喜歡事物的行為,并不利于胎教。孕媽的心情好壞對胎兒的影響明顯,如果媽媽的心情亂糟糟,那么寶寶也會躁動不安、缺乏耐性。
此外,對著肚子放音樂的做法,也不科學,胎兒的耳蝸非常嬌嫩,特別是內耳基底模上的短纖維十分稚嫩,突然遭受到高頻聲音的刺激,就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支招:胎寶寶在母親肚子里長到4個月大時就有了聽力,長到6個月時,胎寶寶的聽力就發育得接近成人了。正確的音樂胎教方式應該是,孕媽自己經常聽音樂,間接讓胎寶寶聽音樂。音樂胎教時,應控制在70分貝左右,1000赫茲左右,每5-10分鐘休息一下。總的時間和音量以媽媽聽著舒服沒有壓力為準。
誤區三 光照胎教越早越好
光照胎教,是指對胎兒給予一定的光照刺激,以促進胎兒視網膜光感細胞的功能發育。在已有的動物試驗中表明,光照對視網膜以及視神經有益無害。通過彩色超聲波觀察可知,胎兒在感受到光照后會立即出現轉頭避光動作,同時心率有所增加。
在胎兒的發育過程中,視覺功能發育較晚,一般七個月的胎兒視網膜才具有感光功能。過早地對胎兒進行光照胎教也是多余的。
支招:孕媽媽可以在懷孕24周之后,用手電筒緊貼孕婦腹壁照射胎頭部位。但不要影響胎兒正常的生理周期,必須在有胎動的時候進行胎教。光照時可以配合母子互動對話,綜合的良性刺激可能對胎兒更有益。
-
孕期胎教大全在現在這個綜合我們都知道懷孕的時候也是非常高興的,尤其是第一次做爸爸媽媽的時候,是不是感覺特別的激動呢,可能很多人都是因
-
撫摸是一種簡便有效的胎教在妊娠期間,孕媽媽可以經常撫摸一下腹內的胎兒,不僅可以激發腹中胎兒運動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感覺到胎兒在腹內活動時發送給孕
-
孕婦該怎樣與胎兒對話?與腹中的胎寶寶交流是準媽媽在懷孕期間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因為與寶寶更多的交流能夠讓寶寶更聰明,增加彼此之間的感情。那么準
-
音樂胎教,開發寶寶智力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聰明、再聰明一點,因此把寶寶的智力開發提前到了胎兒時代。孕婦妊娠期經常聽清新愉快的樂曲,對胎兒大
-
早期閱讀胎教利于寶寶智力發育都說十個月的胎教勝過十年教育,可見胎教對于胎寶寶日后智力的發育非常有幫助。且新的研究表明,孩子留在母親的子宮里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