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24周以上應查糖尿病
目前我國妊娠糖尿病的發病率約為6%-7%,在超過35歲的高齡孕婦中,這一比例更大。然而,由于擔心妊娠期用藥會對胎兒構成不良影響,不少“糖媽媽”拒絕治療。對此,專家指出,妊娠期糖尿病對媽媽和寶寶的健康都非常不利,必須及早治療。
妊娠24~28周要“糖篩”
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教授高妍介紹,在妊娠后發現的各種程度糖耐量減低或明顯糖尿病,都可認定為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對媽媽和寶寶的健康都非常不利。”高妍指出,對孕婦來說,它可導致高血糖、高血壓及先兆子癇等病變。對胎兒來說,它可直接導致流產、宮內發育遲緩、畸形兒、巨大胎兒及低體重兒,還可能出現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低血糖、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多種新生兒合并癥。同時,妊娠糖尿病對母嬰的遠期影響也不可忽視,“糖媽媽”和她們的孩子日后患上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幾率都較常人更大。
因此,專家建議,所有孕婦都應在妊娠24~28周進行“糖篩”;超過35歲、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有不良孕產史的孕婦屬于高危人群,需要更早“糖篩”。
治療
運動、飲食控制+胰島素
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楊慧霞介紹,目前妊娠糖尿病的治療包括單純飲食、運動控制,以及在飲食、運動控制的基礎上應用胰島素進行治療。
由于在孕期,不少“準媽媽”即使被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但卻拒絕治療。為此,專家們特別強調,胰島素屬于大分子蛋白,不能通過胎盤,所以不會影響胎兒健康。“目前國內已經獲批使用的胰島素類似物,其療效和安全性也在不斷提高,例如門冬類胰島素,不但不會通過胎盤作用于胎兒,而且在有效控制餐后血糖的同時,還能減少重度低血糖的發生,對母嬰來說都更安全。”楊慧霞還提醒:“‘糖媽媽’如果在飲食控制和運動3~5天后血糖仍無法達標,或在飲食控制后出現頭暈、惡心、乏力等癥狀,如果增加熱量血糖又超標的話,就必須盡早開始胰島素治療,并一直持續到分娩。”
妊娠24~28周要“糖篩”
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教授高妍介紹,在妊娠后發現的各種程度糖耐量減低或明顯糖尿病,都可認定為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對媽媽和寶寶的健康都非常不利。”高妍指出,對孕婦來說,它可導致高血糖、高血壓及先兆子癇等病變。對胎兒來說,它可直接導致流產、宮內發育遲緩、畸形兒、巨大胎兒及低體重兒,還可能出現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低血糖、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多種新生兒合并癥。同時,妊娠糖尿病對母嬰的遠期影響也不可忽視,“糖媽媽”和她們的孩子日后患上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幾率都較常人更大。
因此,專家建議,所有孕婦都應在妊娠24~28周進行“糖篩”;超過35歲、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有不良孕產史的孕婦屬于高危人群,需要更早“糖篩”。
治療
運動、飲食控制+胰島素
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楊慧霞介紹,目前妊娠糖尿病的治療包括單純飲食、運動控制,以及在飲食、運動控制的基礎上應用胰島素進行治療。
由于在孕期,不少“準媽媽”即使被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但卻拒絕治療。為此,專家們特別強調,胰島素屬于大分子蛋白,不能通過胎盤,所以不會影響胎兒健康。“目前國內已經獲批使用的胰島素類似物,其療效和安全性也在不斷提高,例如門冬類胰島素,不但不會通過胎盤作用于胎兒,而且在有效控制餐后血糖的同時,還能減少重度低血糖的發生,對母嬰來說都更安全。”楊慧霞還提醒:“‘糖媽媽’如果在飲食控制和運動3~5天后血糖仍無法達標,或在飲食控制后出現頭暈、惡心、乏力等癥狀,如果增加熱量血糖又超標的話,就必須盡早開始胰島素治療,并一直持續到分娩。”
相關文章
-
哺乳期女性如何安全用藥呢乳汁是對剛出生寶寶很重要的,這樣才能更好的讓其寶寶能夠得到極大營養支持,繼而寶寶才會迅速的健康茁壯成長,但如果此時媽媽因
-
帶你了解懷孕晚期階段的注意事項在懷孕的早、中、晚幾個階段之內,孕媽媽需要注意的事情,多多少少是會存在一些差別的。通常情況下,到了懷孕晚期的時候,準媽媽
-
孕晚期治療蕁麻疹用藥輕重有別人吃五谷雜糧,幾乎沒有不生病吃藥的,打針對大多數人來說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但對于孕媽媽這一特殊群體來說這可是大事,有很多
-
孕晚期:用藥安全至關重要俗話說人吃五谷雜糧,沒有不生病的,生了病當然要及時尋醫問藥,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這對于平常人來說再簡單不過。但對于身懷六甲
-
專家:孕期合理用藥很關鍵當媽媽在孕期,面對自己生病的身體,往往想為了寶寶,再難受也不能吃藥,總想著抗一抗就過去了,可是不知道,這樣可能會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