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的腳氣病
妊娠期的腳氣病以疲乏、軟弱、小腿沉重、肌肉酸痛、頭痛、失眠及納差等為首發表現。
典型表現為上升性對稱性周圍神經炎,以下肢多見即自足部到踝部感覺過敏,有灼痛感、針刺感、蟻爬樣感覺,呈襪套型分布,夜間尤甚。
其它的表現還有肌肉酸痛,嚴重的甚至不能走路、上下樓梯困難。
或者發生腳氣病性心臟病,有心悸、氣促及胸悶作痛,部分患者出現下肢水腫。
妊娠合并腳氣病可致新生兒先天性腳氣病。
新生兒出生時即見全身水腫,體溫不開,吮吸無力,反復嘔吐,肢體柔軟終日睡眠,哭聲低細等。
妊娠期腳氣病是由于維生素B1缺乏而引起的,多發生在以米為主食的地區。
維生素B1,又稱硫胺素,存在于許多食物中,以酵母含量較多,豆類、麥類、肉類、心、肝、腎中含量也很多。
米、麥類食物的胚體中含量尤其豐富。
妊娠婦女對硫胺素的需要量增加,如果因為飲食或吸收的原因導致維生素B1供給不足,就可能造成妊娠期腳氣病,主要原因有: 1、多食精制大米。
米類精制加工時硫胺素常有損失,大米損失更多,精制大米中硫胺素含量僅為粗米的1/3或更低(視精制程度而定)。
米糠中含量很高。
2、食用變質食物,其所含硫胺素大為減少。
3、淘米及烹煮方法不當。
硫胺素為水溶性維生素,在淘洗或蒸煮時,米中硫胺素多溶解于水中而損失,尤其“撈飯”中B的含量更少。
4、孕婦患有慢性胃腸病致使攝人減少,慢性腹瀉使吸收發生障礙。
預防和治療妊娠期腳氣病預防: 1、妊娠期間可適當進食粗米類食品和其它含硫胺素豐富的食物。
2、改進淘木及烹煮方法,糾正“撈飯”的烹調習慣,以避免硫胺素從米湯或菜湯中損失。
3、在吃米食地區,提倡混合膳食。
米、面共進。
4、治療妊娠婦女的慢性疾病,如慢性胃腸病等。
5、增加豆制品及肉類,或輔以酵母片,口服。
6、注意休息,過度疲勞、發熱及腹瀉等可誘發本病。
治療: 口服維生素B1,每次5-10毫克,每日3次。
腸道吸收不良者,維生素B,注射液10毫克肌注,每日1-2次。
口服酵母片或復合維生素B族,以預防或補充體內其它B族維生素的不足。
-
哺乳期女性如何安全用藥呢乳汁是對剛出生寶寶很重要的,這樣才能更好的讓其寶寶能夠得到極大營養支持,繼而寶寶才會迅速的健康茁壯成長,但如果此時媽媽因
-
帶你了解懷孕晚期階段的注意事項在懷孕的早、中、晚幾個階段之內,孕媽媽需要注意的事情,多多少少是會存在一些差別的。通常情況下,到了懷孕晚期的時候,準媽媽
-
孕晚期治療蕁麻疹用藥輕重有別人吃五谷雜糧,幾乎沒有不生病吃藥的,打針對大多數人來說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但對于孕媽媽這一特殊群體來說這可是大事,有很多
-
孕晚期:用藥安全至關重要俗話說人吃五谷雜糧,沒有不生病的,生了病當然要及時尋醫問藥,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這對于平常人來說再簡單不過。但對于身懷六甲
-
專家:孕期合理用藥很關鍵當媽媽在孕期,面對自己生病的身體,往往想為了寶寶,再難受也不能吃藥,總想著抗一抗就過去了,可是不知道,這樣可能會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