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進補需警惕 切勿補出病
在孕期,誰不想要一個健康的、聰明的寶寶呢?那么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目標呢?專家說,這就需要在孕期多加注意,注意進補了,但是在進補的同時,我們也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切莫補出病來。
臨床上常見孕婦因進補不當而出現問題,根據觀察,大概有以下三種情況:
一、補腎助陽,火上加油
中醫認為腎主生殖,胚胎的形成與發育跟腎直接相關,身體的強弱也跟腎有關。所以,補腎尤其補腎陽,能增強體質,促進優生。
此外,懷孕早期,大多數孕婦會有程度不同的精神不振、身困乏力、懶洋洋想睡覺、食欲不振、有點怕冷等癥狀,常常被誤認為體虛而進補。有的吃人參,有的人參鹿茸一起吃,有的吃核桃仁、桂圓、紅棗,也有的甚至服用胎盤等。殊不知,妊娠早期,體內氣火偏旺,脾胃不和,是不宜進補的。因為女性自來月經后,身體內部本就處于一種 “血少氣多”的狀態,受孕之后,月經不再來潮,經血聚以養胎,陰血更形不足,氣火就顯得有余。加以月經不行,下既不通,氣火上升,擾于胸胃之間,是以出現外虛寒的假象,故補腎助陽的藥品和食物是不合適的。服用后,輕則煩熱嘔吐、睡眠不好,重則頭痛、流鼻血、失眠。
年前遇到這樣一位患者,張倩, 35歲,第一次受孕。她自述身困乏力,四肢倦怠,不想活動,不想吃飯,其母認為是體虛所致,必須進補。開始以黃芪、黨參燉老母雞,服后胃脘不舒,脹悶煩熱,更覺四肢虛弱乏力。其母認為補藥分量輕,當加重分量,于是又讓她服用紅參、鹿茸粉。結果,張倩出現煩熱口渴,徹夜難眠,頭痛加劇,鼻血隱隱,同時還出現小腹刺痛、帶下夾紅等癥狀,不得不來醫院求治。
二、補氣養血, “驚動”胎氣
補氣養血也是孕期進補的動機之一,有的自服阿膠補血糖漿,有的用黃芪當歸煎湯服用。總之,人們常誤認為服用補氣養血的藥品與食物,對母嬰都有好處。但要知道,若服用不當,輕則損害脾胃,以致飲食不進;重則損動胎氣,反而影響胎兒的發育。
曾有一龔姓婦女, 29歲,懷第二胎,有貧血史。孕后感覺頭昏心慌,于是去藥店買來阿膠養血劑服用,服后胃脘不舒,胃部脹痛,大便溏泄,舌苔厚膩,并有少量陰道出血。眼見禍及胎兒,舉家驚惶,急匆匆趕來醫院求診。經中西藥結合治療后,癥狀始穩定下來,終獲保胎成功。
三、服保胎藥,滿口泛酸
臨床上發現有些人擅自服用中西保胎藥,導致不良后果。如一林姓孕婦, 32歲,已流產三次。此次懷孕后,擔心又會流產,以致心事重重,情緒緊張。閨中密友推薦其服用葉酸、維生素E、維生素C及維生素B等藥,另一親戚則介紹其服用孕康等。保胎心切的她不假思索,一一遵照服用。一段時間后,泛酸明顯,常有酸水,整個口腔均有酸味感,心內有燒灼感,不思飲食,精神疲乏,不得不來院求診。醫生令她停止服用上述藥物,并予以和胃保胎治療兩月余,才消除口腔的酸味感覺。但分娩后至今兩年,遇有酸味食物,仍覺滿口酸澀,誠為憾事。
孕婦是否需要進補?
我認為,體質虛弱,具有先兆流產癥狀者需要進補,但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因為孕婦進補與產后進補不同,孕婦進補會涉及胎兒的發育問題。妊娠初期,即在早孕 100天內,因為妊娠反應,一般不宜進補;妊娠中期,即妊娠100天后至妊娠七個月時,在脾胃許可的情況下進補;妊娠晚期,即妊娠七個月后,需要補充磷、鈣等屬于腎陰類的藥物。尚須注意體內氣火偏旺的情況,以免誤事。
進補,是我們多少年來的傳統,有些地方,孕婦進補的觀念根深蒂固,甚至到了只要懷孕、就必進補的程度。在此,我要慎重地告訴大家:孕婦補之不當,將會引起病變,反而影響胎兒發育,導致發育不良。
-
孕婦如何安全度過冬季 孕婦冬季生活注意事項冬季是四季當中最后的一個季節,在這個季節氣溫低、天氣寒冷、風大、溫差大,很容易感冒生病,因此在冬季孕婦應注意保健,那么孕
-
懷孕要不要穿防輻射服 懷孕多久穿防輻射服防輻射服全稱為電磁輻射屏蔽服,是采用采用金屬纖維與紡織纖維混織而成的面料,可以起到防輻射的作用,主要消費人群為孕婦,因為
-
驚!清潔劑易致胎兒生殖器畸形驚!清潔劑易致胎兒生殖器畸形。有的朋友因為工作等原因,可能會經常接觸清潔劑、溶劑或者殺蟲劑等等,但是醫學研究人員要警告這
-
孕媽媽不同時期睡姿如何調整 孕媽媽的正確睡姿女性在懷孕后,身體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其中睡姿就與寶寶的發育有很大的關系,而在懷孕的不同時期睡姿也有區別,那么孕媽媽不同時
-
孕期必知的保健10禁忌孕期的禁忌對于很多準媽媽們來說簡直是數不勝數,對于本身就很辛苦的準媽媽們來說想要每一個都記住每一個都做到也是有困難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