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咪全天監護 胎寶寶發育不遲緩
大量事實表明,如果孕婦自己能自覺學習并掌握一些有關孕期保健知識,進而能夠在家進行簡單的自我監護,這不僅有益于孕婦本人的健康和胎兒的正常發育,而且還能及時發現妊娠并發癥,減少難產的發生率,從而保障母子的安全。
胎兒宮內生長遲緩是怎么回事?
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是指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發育受到限制,沒有達到與胎齡相適應的大小,主要表現為胎兒體重比相同孕周的正常胎兒低,妊娠37周后的胎兒出生體重不足2500克。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是產科重要的并發癥之一,其發生率為3%~10%,平均發生率約為6.4%,它的發生率并不低。
胎兒發育遲緩的原因:
本病的發病原因較復雜,其中約有30%左右的原因還不明確。已知的發病原因有:
① TORCH(指弓形蟲、巨細胞病毒、風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及其他病原體)宮內感染,約占10%;
② 胎兒染色體異常,其發生率約為10%;
③ 孕婦患有妊高征、慢性高血壓及慢性腎炎等疾患,導致胎盤血供障礙,造成胎兒慢性缺氧,影響胎兒正常生長發育;孕婦患有嚴重貧血、心肺疾患、膽汁郁積癥等疾患時,也易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
④孕婦營養不良,尤其是蛋白質和熱量攝入不足,是影響胎兒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約占發生率的一半左右;
⑤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包括被動吸煙)、酗酒及吸毒等也是引起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的原因之一。
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兒給人的第一個印象是體重輕,所以,不少人認為,生下來小一點不要緊,后天好好喂養,會長好的。其實,這種想法要不得。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有兩種類型,一種稱為營養不良型,另一種稱為發育不全型。營養不良型的致病因素常于妊娠中期及以后作用于胎兒,如妊高征、多胎妊娠等,而妊娠早孕時,胚胎的發育是正常的。其特點是新生兒的外表有營養不良的表現,體重明顯低于正常的同孕齡新生兒,而頭圍、身高等均正常。這類患兒,加強后天喂養,軀體發育可以達到基本正常,因此,新生兒的預后通常是比較好的。而發育不全型宮內發育遲緩的致病因素,在妊娠早期就作用于胚胎,對胚胎造成損傷,從而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如遺傳因素及TORCH感染等均可引起胎兒畸形等缺陷。發育不全型患兒的特點是新生兒的體重、身長及頭圍等的發育是勻稱的,但明顯低于相同胎齡正常新生兒應有的均值。發育不全型患兒的先天畸形的發生率高,常有染色體數目或結構的異常,有的可危及生命。所以,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兒并非僅是體重輕,其中可能有畸形兒。
自我監護胎兒的方法:
1.妊娠早期(妊娠頭三個月)要注意測量基礎體溫,即休息6~8小時后所測得的體溫為基礎體溫。入睡前將體溫計水銀甩到35攝氏度以下,放在枕下,早晨醒后不起床、不講話、不大小便,先將體溫計置于腋下,10分鐘后取出并把體溫度數記錄下來。由于妊娠黃體的作用,早孕時體溫持續升高,波動在36.6~36.8攝氏度,表明胎兒情況良好。如果妊娠后基礎體溫呈階梯式下降,或有陰道出血,妊娠反應突然停止,則要考慮是流產的先兆,應及時去當地醫院婦產科診治。
2.妊娠中、晚期(即從懷孕4個月起到分娩)要留心胎動計數。所謂胎動計數是指孕婦自己計數胎兒活動的次數。胎動是指胎兒肢體在子宮內的活動,孕婦通常在妊娠18~20周自覺有胎動,當到妊娠28~32周時胎動達到最高峰,38周后逐漸減少,過期妊娠則顯著下降。胎動次數每日不同,頻率也不同,一般的規律是上午8~12時胎動均勻,之后漸少,待到下午2~3時減至最少,而在晚上8~11時又增多頻繁。為了準確地測出胎動計數,通常要求孕婦側臥于安靜的室內,把注意力集中在胎動上,并且在早、中、晚固定時間各計1小時的胎動次數,然后將3小時胎動次數相加后再乘4即得12小時胎動數。12小時的胎動數在30次以上為正常。若12小時的胎動不足10次,或比前幾天胎動次數減少1/3,或胎動每小時不足3次,或每小時超過40次,均提示胎兒有宮內缺氧情況,所以胎動是反映胎兒健康的有用信息。胎動減少至胎動消失往往要經歷數日到1周,胎動停止至胎心消失(即胎兒死亡)一般不超過24~48小時。因此,一旦發現胎兒胎動減少,就應立即去當地醫院請婦產科醫師檢查原因并酌情處置。
第二種方法是稱重法,孕晚期孕婦體重增長每周約0.5 kg,若在孕婦衣服沒有明顯改變條件下,體重增長緩慢或停滯,應懷疑有宮內發育遲緩的可能。
第三種方法為宮高測量法,用軟皮尺測量從恥骨聯合上緣中點至子宮底的高度,并將測得高度繪于宮高圖(又稱妊娠圖)上,每周測1次。若連續2~3次均位于低體重曲線或曲線下,可擬診為胎兒宮內生長遲緩。
第四種方法為胎兒發育指數,即宮高值( cm)-3×[月份(4周算作1個月)+1],差數值小于-3,表示可能存在宮內發育遲緩;-3與+3之間為正常體重兒;大于+3胎兒可能過大。孕婦自測擬診為宮內發育遲緩后,應到醫院作進一步確診。
3.勤測尿中蛋白含量。孕婦尿中出現蛋白,大多預示有發生妊娠中毒癥的可能。所以,在妊娠中、晚期,每周可由孕婦本人測量1次。具體方法是孕婦取新鮮尿2毫升左右,放入玻璃試管內,在酒精燈上燒至沸騰,滴入1~2滴冰醋酸后,再在燈上加熱至沸。如果在尿液內出現白色絮狀物或變混濁,則表示尿中有蛋白,應及早就醫。試管、酒精燈和冰醋酸在醫藥門市部都能買到。
好孕網:確診為宮內發育遲緩后,首先應尋找致病原因,通過B超等方法排除胎兒畸形。然后,孕婦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并禁煙、戒酒;注意臥床休息,采取左側臥位,并可配合舒喘靈等藥物的應用,使宮體松弛,血管擴張,以利于改善胎盤血液供應;補充營養,除食療外,還可輸注葡萄糖溶液及氨基酸等,以促進胎兒生長發育;每天給予間斷吸氧,預防或緩解胎兒宮內缺氧。加強胎兒監護十分重要,定期進行胎心電子監護、B超檢查及胎兒胎盤功能檢測等,有助于及時發現胎兒宮內缺氧,適時分娩。妊娠36周左右是宮內發育遲緩兒胎死宮內的好發時期,更應加強監護。
臍帶“失靈”了怎么辦?
臍帶——一頭連著媽媽,一頭連著寶寶,媽媽通過它將營養源源不斷地輸送給寶寶。它是寶寶的營養帶,也是寶寶的生命帶。臍帶――這條繁忙的通道一旦因為某種原因發生阻塞或中斷,就會對胎兒產生嚴重甚至是致命的影響。但如果臍帶不能正確發揮其功能時,孕媽媽該怎么辦?下面聽聽好孕網關于臍帶的相關知識。
臍帶 臍帶環繞 分娩 臍帶繞頸怎么辦 孕婦懷孕三十八周 臍帶脫垂
好孕網網友:我老婆八個月的時候去醫院做B超,醫生說起臍帶把孩子的脖子給纏住了,當時醫生說沒事,但是我還是不放心, 希望知道的人告訴我倒底會不會影響胎兒.急!急!急!
臍帶危險一:臍帶環繞
臍帶可能發生的問題有很多,其中最容易出現也是讓準媽媽們最感困擾的就是臍帶繞頸,隨著超聲技術的發展和普遍應用,臍帶繞頸已經不難被發現,一旦準媽媽知道了寶寶被臍帶繞頸了,難免會產生恐慌,生怕寶寶發生危險的這種恐慌到底是否必要,很難一概而論。
臍帶繞頸的發生頻率
據統計,大約20%~25%的胎兒都有臍帶繞頸,其中因為臍帶繞頸而使胎兒缺氧或致死的卻只有很少數。也就是說,雖然有四分之一的寶寶被臍帶繞過,但絕大多數還是安全地降生了。由此可見,過分的擔心是不必要的。
臍帶繞頸導致的危險
到底為什么會發生臍帶繞頸?那些情況下會產生危險呢?我們不妨來想象一下。
懷孕中期寶寶在媽媽的子宮里舒服地漂浮在溫暖的羊水中,臍帶也漂浮著,當寶寶發育到一定的時候就會在羊水中活動,伸伸手和腳,甚至翻個跟斗,大多數時候他和臍帶可以和平共處,但一不小心他就會把手腳或身體和臍帶纏在一起。
當空間足夠大的時候,他還可以再翻個身又繞出來,所以有時候超聲檢查看到臍帶繞頸而下次檢查時又發現不繞了。當寶寶越長越大,羊水這個游泳池對他來說就相對變小了,他不再能夠大幅度地運動了,這時如果有臍帶繞頸,就沒那么容易脫身了。
好在臍帶是有一定長度的,大多數時候繞在寶寶脖子上的臍帶就好比一條圍巾松松地圍著,在這種情況下,臍帶和寶寶的脖子都沒有受到壓迫,也就不會產生危險。如果臍帶不夠長,或者頑皮的寶寶將它在脖子上繞了好幾圈的話,臍帶就會勒緊而影響寶寶的血液供應,這時危險就悄悄來臨了。由于臍帶受到壓迫,營養和氧氣的供應減少了,寶寶生長所需供應匱乏,就會發生胎兒生長遲緩,甚至發生胎兒窘迫。 >>>臍帶異常
另一種危險則發生在分娩時,當自然分娩時,胎兒在子宮收縮的力量壓迫下,要通過開大的宮頸口沿著產道下降,隨著胎兒的位置逐漸下降,臍帶也被逐漸拉緊。在正常情況下,臍帶有足夠的長度讓胎兒安全娩出,如果有臍帶繞頸的情況,它的長度就相對減少了,可能會勒得過緊,使胎兒缺氧。
診斷及處理
出現臍帶纏繞時,產前可以通過B超檢查胎兒身體上有無臍帶壓跡確診,有經驗的B超醫師可以準確地測出臍帶纏繞的周數。檢查纏繞是否影響到胎兒健康,可以通過胎兒電子監護觀察胎兒心率的變化,如果出現胎心不規則的減速或變異幅度過大時,就應考慮是臍帶受到牽拉、擠壓。
處理臍帶纏繞主要根據產程進展情況以及纏繞對胎兒的影響程度決定。產程剛開始時胎兒已有缺氧表現,應立即剖宮產。到了第二產程才發現異常則應迅速娩出胎兒,娩出時發現臍帶纏繞過緊,應立即鉗夾,剪斷臍帶。
臍帶危險二:臍帶脫垂
有一種臍帶異常的情況是十分危急的,那就是臍帶脫垂。我們知道正常的胎位是頭位,就是胎兒頭朝下,當胎位不正或胎兒過小時,臍帶容易從空隙處滑落到胎兒先露部分的下面。這時一旦胎膜早破,臍帶就會首先滑落,如果出現宮縮,臍帶受到強烈的壓迫使胎兒的血液供應急劇減少,甚至中斷,使胎兒在短時間內出現嚴重窒息甚至死亡。
分娩時臍帶脫垂怎么辦?
胎膜完整而臍帶位于胎先露以下者,稱臍帶先露;胎膜破裂后臍帶脫出于子宮頸口以下者,稱臍帶脫垂。臍帶脫垂多發生在胎位異常如橫位、臀位、羊水過多、骨盆狹窄或頭盆不稱等情況。較多發生在羊水過多者,當突然破膜時,臍帶隨羊水沖出,或股膜早破而胎先露尚未入盆者。
臍帶脫垂本身對產婦無影響,產婦危險主要是誘發脫垂的因素所致,并且由于情況緊急須迅速娩出胎兒手術產率明顯增高,母體損傷,如宮頸、陰道裂傷及感染機會也相應增加。對胎兒則不同,胎兒生命受到嚴重威脅,病死率極高,可達40%,國外報道在9%~49%。其預后與脫垂發生到分娩的時間有明顯的關系。從胎心率開始下降到娩出胎兒的時間在20min之內者,預后較好。否則,病死率很高,存活者也可以存在神經系統后遺癥。臍帶脫垂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
分娩時臍帶脫垂的的處理方法
1、窗口已開全,胎兒存活,無頭盆不稱,先露部已較低者,頭位可行手術動產,包括低產鉗助產,臀位則行臀位牽引術。
2、窗口未開全,不具備經陰道分娩條件,服心好,家屬在場者,征得其同意,不在場時可向孕婦本人講明情況,在取得同意和(或)簽字后,立即行剖宮產術。這時,孕婦取頭低位,檢查者以陰道檢查之手上推胎頭,使之離開臍帶,減輕對臍帶的壓迫,于原地迅速在局部麻醉下行剖它產術。但在消毒皮膚前必須再聽一次胎心。如胎心率<100次/min,剖宮產應慎重。
3、股心及臍帶搏動已消失,胎兒已死亡或頻臨死亡,則經陰道分娩。
4、產后應測量臍帶長度并檢查有無胎盤低置。
臍帶危險三:臍帶過長
正常足月胎兒的臍帶平均長度為55厘米,超過70厘米稱為臍帶過長,不足30厘米稱為臍帶過短。臍帶過長易導致臍帶纏繞、打結、脫垂、臍血管受壓等并發癥。而臍帶過短在懷孕期間不管孕婦還是胎兒都沒有癥狀,但到了分娩時就會因臍帶過短而引起胎兒下降困難,或者是因為臍帶牽拉過緊導致胎兒窘迫、胎盤早剝。
診斷及處理
臍帶過長可以通過B超、電子監護觀察胎心變化進行早期診斷,臍帶過長本身不需要治療,只有當臍帶過長引起了纏繞、打結、脫垂等并發癥時才需要處理。
而臍帶過短即使B超檢查也難以確診,分娩時如果出現胎兒下降困難、產程延長,應嚴密觀察胎心,如果發現胎心出現異常就可早期診斷為臍帶因素引起的胎兒窘迫,一旦出現這些問題應立即剖宮產,如果已經進入第二產程后才出現異常,可以迅速從陰道分娩,在胎肩娩出后立即鉗夾、切斷臍帶。
臍帶危險四、臍帶扭轉
臍帶扭轉是指臍帶順著縱軸旋轉、扭曲,就像扭麻繩一樣,只要向相反的方向旋轉就可以回復正常。出現臍帶扭轉與胎兒活動有關,正常情況下可以有臍帶扭轉,但不應扭轉過多或過密,過分扭轉可使血循環中斷,胎兒死亡率高。
診斷及處理
出現嚴重的臍帶扭轉時,胎動先是變得頻繁而后消失,因此胎動異常者應引起注意。如果懷疑出現臍帶扭轉,應根據胎兒是否缺氧、懷孕時期決定。
臍帶危險五、臍帶打結
臍帶打結有兩種類型,一種為臍帶假結,是由于臍血管與臍帶長度不一致、血管在臍帶中扭曲而引起,并非真正打結,假結也不能拉緊,對胎兒沒有危害。另一種是臍帶真結,與胎兒活動有關,一般發生在懷孕中期,先是出現臍帶繞體,之后因為胎兒從臍帶繞體環中穿出而形成臍帶打結。如果打結處沒有拉緊,對胎兒就沒有影響,如果拉緊后就會阻斷血液循環而引起宮內窒息,或者在分娩時造成死產。
臍帶危險六、單臍動脈
正常的臍帶中有兩條臍動脈,一條臍靜脈。如果胚胎發育出現異常,臍帶中只有一條臍動脈就稱為單臍動脈。顯而易見,單臍動脈時胎兒獲得的血流量比正常少,所以導致胎兒早產、生長遲緩、胎兒宮內缺氧的機會增高。
診斷及處理
現在大多通過產前B超檢查就可確診。目前對于這種異常沒有治療方法,應密切注意胎兒的狀況,如果胎兒一直沒有缺血、缺氧出現,就可以繼續懷孕,直至分娩。
-
寶寶日常保護眼睛的5個方法眼睛就是心靈的窗戶,想想很多人都知道,每個人都特別希望寶寶的眼睛更加健康的,汽車生活中有一些小方法都可以幫助這個寶寶的,
-
什么?胎動厲害等于孩子活潑嗎?有些準媽媽反應,在懷孕期間總感覺胎動很厲害,這是不是說明孩子活潑呢?對于胎動越厲害,孩子的性格就越活潑的說法,婦產
-
孕期感冒竟致女嬰患白內障懷孕時患重感冒未就醫,女兒出生后雙眼瞳孔出現白點,到醫院檢查后發現患了“雙眼先天性白內障”。可見,孕期感
-
2類孕婦貧血癥對胎兒的危害有哪些?孕婦貧血對對孕婦以及胎兒的影響都是巨大的,孕婦貧血嚴重會導致早產、流產或是胎死腹中。因此孕婦要做好貧血的預防,孕婦貧血一
-
“夜貓子”準媽媽會對寶寶有哪些影響呢現在的年輕女性,特別是孕期仍在堅持工作的準媽媽很多都有熬夜、晚睡的習慣,看看書、上上網,什么時候困什么時候再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