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阻截甲型H1N1流感傳播
源于北美的甲型流感病毒已蔓延到了亞洲,中國的多個省份也陸續確認了11例甲型流感病例,好在中國的病例尚屬于“輸入性”,與北美和日本無法捕捉病毒源頭的“非輸入性”有所不同;因此我們仍感覺生活在“相對安全地帶”,危機尚有“一墻之隔” 。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數據需引起大家注意:日本從5月16日出現首例非輸入性流感病例之后,僅一天時間,非輸入性病例數就上升為84名。目前日本已成為繼墨西哥、美國、加拿大之后的第四大疫情區,而這個疫區就在我們家門口。
在5月18日召開的世界衛生大會上,陳馮富珍總干事將孕婦和慢性病患者列入最易受到甲型流感危害的人群。而且日本的感染者也已進入學齡青少年,看來這個致病的病毒正在越走越近,發病人群也在趨向青年,我們該怎么辦?
避免傳染源:加強防護孕婦和兒童
a。專家提出“加強自身抵抗力對甲型流感這類新型病毒的是次要的,最關鍵還是避免直接接觸傳染源”,除了近期盡量避免前往疫情國家外,孕婦、慢性病患者,包括體質較弱的兒童,還應該盡量避免或減少去人口稠密或擁擠的地方,如果一定要去則應做好防御措施,包括帶好能夠阻擋飛沫的紗布口罩和免洗凈手清潔液等。
b。與孩子接觸最密切的父母卻可能成為孩子得病的感染源。因此父母回家后應立即用肥皂洗手、洗臉,經常開窗通風,為日常家居用品和孩子的玩具清洗消毒。
c。父母一旦出現了感冒癥狀,要有危機意識,立即與孩子隔離。此外,給寶寶多喝水,多補充蔬菜水果等維生素來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加強公民責任意識:減少“輸入性甲感”再傳播
a。疫區歸來的發燒者,應第一時間自我隔離
基于目前“輸入性”甲型流感的現狀,已有留學生在網上發起回國途中記錄所經場所,歸國后“主動在家隔離數日”的倡議。這時一個非常好的倡議,既保護了自己也關愛了公眾的安危和健康。從疫區歸來一旦出現流感癥狀,應第一時間做好自我隔離:不去公共場所,及時給疫情指定醫院打電話,在家等待120負壓車送入醫院,絕不能坐公共汽車或出租車自行前往醫院。
不應再出現之前如從加拿大歸國的呂某,在北京出現高燒癥狀,又轉車去濟南那樣的事,這不僅使得排查工作大幅周折,也對疾病控制大為不利,難怪輿論一片譴責之聲。
b。不隨地吐痰
在傳染病威脅大眾的時候,不隨地吐痰不僅是一種文明修養和良好的衛生習慣,還是一種社會責任和公民道德的表現。想吐痰、咳嗽或打噴嚏時,應該用紙巾擋住鼻子和口部,然后再將包有穢物的紙巾扔入垃圾桶中。如果甲型流感這場傳染病危機能使得人們改掉隨地吐痰的陋習,這實在是一件壞事促成了一件好事。讓我們一起努力,在攔截甲型流感病毒進入中國的同時,對隨地吐痰的陋習進行一場革命。
提高警覺:仔細區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此次甲型流感傳播性很強,而且發病癥狀與普通流感相似,也是出現發熱(腋溫≥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頭痛、肌肉酸痛、乏力、嘔吐、腹瀉等癥狀。流感的發病癥狀與普通感冒不同。
a。普通感冒的癥狀
普通感冒一般起病較緩,發熱不超過39℃,咳嗽、咽痛、胸悶等上呼吸道癥狀比較明顯,而頭痛、全身酸痛、畏寒、發熱等全身中毒癥狀則較輕。
b。流感癥狀
流感起病急,體溫會在短期內超過39℃,上呼吸道癥狀較輕而全身中毒癥狀較重,而且會在短時期內傳染他人。如果察覺自己或孩子出現流感癥狀,為了安全起見,也應第一時間去醫院就診并確認病情。
病毒無國界,病者也是受害者
此次甲型流感對全世界的人來說,都是一種考驗。在全球衛生大會上,墨西哥代表為本國因疫情而受到的歧視感到不平,對于我們尚沒有直面大規模甲型流感傳播威脅的人來說,排斥疫情區歸來的留學生或抱怨攜帶病毒的歸國者都是既不公正也徒勞無益的行為。加強自我防護,提高公民責任意識,防病先從意識觀念的改變做起,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
預防甲型流感的小貼士:
自我預防被傳染
1、盡量少去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必須前往時帶上干凈的紗布口罩
2、避免與出現高燒、咳嗽等癥狀的人密切接觸
3、勤洗手、洗臉,經常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4、保持充足睡眠,注意均衡飲食和適當的身體鍛煉
照顧家中流感病人
1、病癥明顯時,應立即打120與相關衛生部門聯系,聽從醫院安排,不要自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醫院;
2、在家自我隔離時,病人和照料者都須帶上紗布口罩;
3、使用后的紗布口罩應裝在塑料袋內,扎好封口后丟棄;
4、接觸病人后應立即用肥皂或洗手液充分洗手;
5、病人所在房間應經常開窗,保持通風;
6、盡量減少其它家人與病人接觸的機會。
在5月18日召開的世界衛生大會上,陳馮富珍總干事將孕婦和慢性病患者列入最易受到甲型流感危害的人群。而且日本的感染者也已進入學齡青少年,看來這個致病的病毒正在越走越近,發病人群也在趨向青年,我們該怎么辦?
避免傳染源:加強防護孕婦和兒童
a。專家提出“加強自身抵抗力對甲型流感這類新型病毒的是次要的,最關鍵還是避免直接接觸傳染源”,除了近期盡量避免前往疫情國家外,孕婦、慢性病患者,包括體質較弱的兒童,還應該盡量避免或減少去人口稠密或擁擠的地方,如果一定要去則應做好防御措施,包括帶好能夠阻擋飛沫的紗布口罩和免洗凈手清潔液等。
b。與孩子接觸最密切的父母卻可能成為孩子得病的感染源。因此父母回家后應立即用肥皂洗手、洗臉,經常開窗通風,為日常家居用品和孩子的玩具清洗消毒。
c。父母一旦出現了感冒癥狀,要有危機意識,立即與孩子隔離。此外,給寶寶多喝水,多補充蔬菜水果等維生素來增強寶寶的抵抗力。
加強公民責任意識:減少“輸入性甲感”再傳播
a。疫區歸來的發燒者,應第一時間自我隔離
基于目前“輸入性”甲型流感的現狀,已有留學生在網上發起回國途中記錄所經場所,歸國后“主動在家隔離數日”的倡議。這時一個非常好的倡議,既保護了自己也關愛了公眾的安危和健康。從疫區歸來一旦出現流感癥狀,應第一時間做好自我隔離:不去公共場所,及時給疫情指定醫院打電話,在家等待120負壓車送入醫院,絕不能坐公共汽車或出租車自行前往醫院。
不應再出現之前如從加拿大歸國的呂某,在北京出現高燒癥狀,又轉車去濟南那樣的事,這不僅使得排查工作大幅周折,也對疾病控制大為不利,難怪輿論一片譴責之聲。
b。不隨地吐痰
在傳染病威脅大眾的時候,不隨地吐痰不僅是一種文明修養和良好的衛生習慣,還是一種社會責任和公民道德的表現。想吐痰、咳嗽或打噴嚏時,應該用紙巾擋住鼻子和口部,然后再將包有穢物的紙巾扔入垃圾桶中。如果甲型流感這場傳染病危機能使得人們改掉隨地吐痰的陋習,這實在是一件壞事促成了一件好事。讓我們一起努力,在攔截甲型流感病毒進入中國的同時,對隨地吐痰的陋習進行一場革命。
提高警覺:仔細區分流感和普通感冒
此次甲型流感傳播性很強,而且發病癥狀與普通流感相似,也是出現發熱(腋溫≥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頭痛、肌肉酸痛、乏力、嘔吐、腹瀉等癥狀。流感的發病癥狀與普通感冒不同。
a。普通感冒的癥狀
普通感冒一般起病較緩,發熱不超過39℃,咳嗽、咽痛、胸悶等上呼吸道癥狀比較明顯,而頭痛、全身酸痛、畏寒、發熱等全身中毒癥狀則較輕。
b。流感癥狀
流感起病急,體溫會在短期內超過39℃,上呼吸道癥狀較輕而全身中毒癥狀較重,而且會在短時期內傳染他人。如果察覺自己或孩子出現流感癥狀,為了安全起見,也應第一時間去醫院就診并確認病情。
病毒無國界,病者也是受害者
此次甲型流感對全世界的人來說,都是一種考驗。在全球衛生大會上,墨西哥代表為本國因疫情而受到的歧視感到不平,對于我們尚沒有直面大規模甲型流感傳播威脅的人來說,排斥疫情區歸來的留學生或抱怨攜帶病毒的歸國者都是既不公正也徒勞無益的行為。加強自我防護,提高公民責任意識,防病先從意識觀念的改變做起,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
預防甲型流感的小貼士:
自我預防被傳染
1、盡量少去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必須前往時帶上干凈的紗布口罩
2、避免與出現高燒、咳嗽等癥狀的人密切接觸
3、勤洗手、洗臉,經常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4、保持充足睡眠,注意均衡飲食和適當的身體鍛煉
照顧家中流感病人
1、病癥明顯時,應立即打120與相關衛生部門聯系,聽從醫院安排,不要自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醫院;
2、在家自我隔離時,病人和照料者都須帶上紗布口罩;
3、使用后的紗布口罩應裝在塑料袋內,扎好封口后丟棄;
4、接觸病人后應立即用肥皂或洗手液充分洗手;
5、病人所在房間應經常開窗,保持通風;
6、盡量減少其它家人與病人接觸的機會。
相關文章
-
給寶寶用藥基本原則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可能會出現一些各種各樣的疾病,但是出現疾病的時候肯定會選擇一些藥物的方式,可是在選擇藥物的時候應該要多注
-
你的這些做法,可能導致孩子出現性早熟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歲前、男童在9歲前呈現出第二性征發育的癥狀,會給孩子從身體到心理帶來極大的危害,因此作為家長,一定要了解
-
寶寶發生便秘后如何緩解呢寶寶在很小的時候,為之身體是非常虛弱的,所以積極的加以補充各種飲食營養,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身體發育,但在其平時由于家長不
-
兒童用藥誤區 家長需警惕兒童的抵抗力較弱,經常會出現一些疾病,用藥治病也是常有的事情,那么你知道如何正確的給孩子用藥么?給兒童用藥是有一定的原則
-
兒童安全用藥三要訣 藥量要算好兒童的抵抗力較差,容易出現疾病威脅,必要的時候我們需要用藥治療,但藥物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如果不能做單安全用藥,那么會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