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吃藥好得快副作用少
小兒生病吃藥是常見病,家長們都想讓寶寶吃藥時副作用最小的,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呢?其實,藥物的副作用家長們應該重視的,應該掌握正確的吃藥方法,這樣才能讓寶寶健康成長。
問:小孩的藥吃完了,大人的藥如果對癥的話,是不是也可以暫時給小孩先吃?
答:不可以。兒童的各個器官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神經(jīng)、內分泌、許多臟器發(fā)育不完善,肝臟的解毒功能、腎臟的排泄功能較成人弱。大人用的藥兒童不一定能用。特別是六個月以下的嬰幼兒,用藥更要格外慎重。比如小孩如果服用阿司匹林,會增加患雷爾氏綜合癥的風險,這種病會引起腦、肝部的病變,甚至死亡。12歲以下的兒童要慎用,3個月以下的嬰兒要禁用。在美國及歐洲的藥品使用指南中明確提示:含阿司匹林制劑不能用于16歲以下兒童。(某些特殊情況除外,如川崎病)其它像成人常用的喹諾酮類(左氧氟沙星、氟哌酸等),是不可以用于16歲以下兒童的,會帶來潛在的骨骼發(fā)育風險;氨基糖甙類(慶大霉素、鏈霉素),此類藥物具有耳毒性,小孩服用的話,有致聽力障礙的可能。所以父母在給孩子使用藥物時要特別慎重,注意藥物的毒副作用,不要擅自使用抗生素及處方藥;在醫(yī)院取藥時一定要向藥劑師咨詢每種藥物的用法、用量、藥物使用的間隔、如果漏服或服藥后嘔吐如何補服、藥物及食物對正在服用藥物的影響等。另外大人用的藥品劑型(如膠囊劑、片劑)不適合孩子服用,服用不當會引起窒息。盡量選擇適合小孩吞咽的液體或顆粒劑型。
問:孩子吃藥期間,父母總對吃飯很在乎,擔心影響療效。您怎么看待這點?
答:家長的這種擔心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藥物和食物、藥物和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一門科學,藥物搭配使用不當會影響到療效和身體的健康;使用合理還會增加藥物的療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服用退燒藥泰諾林的時候,為盡快使藥物發(fā)揮作用,最好避免高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因為高碳水化合物會延緩泰諾林的吸收,不能夠很快退燒。同理,某些藥物和食物的搭配則會促進藥物的吸收。比如:布洛芬與食物同服,減少胃腸刺激,少量食物還有利于藥物的吸收。家長可向藥劑師了解一些藥物和食物搭配的科學,以改善治療效果。
問:很多家長犯難:服藥在飯前還是飯后比較好?
答:服藥的時間是因藥物的性質而定的,可能很多人擔心飯前服藥傷腸胃,都選擇飯后服藥。但并非所有的藥都該如此。有些藥物對腸胃腸刺激也較大,適合飯后服用,服用后多喝水并走動,使藥物盡快分散,避免藥物對粘膜的局部刺激。而有些藥飯后服藥會使藥物的吸收受到影響,減弱治療效果。另外還有些藥物空腹服用效果好,比如治療腹瀉的蒙脫石,需與食物及其他藥物隔開兩個小時服用。蒙脫石對消化道有覆蓋能力形成保護層,使消化道得到修復,提高消化道粘膜對細菌、病毒的防御能力。因此服藥的時候除了遵守醫(yī)囑和說明書之外,不妨咨詢來自專業(yè)藥劑師的建議。
-
給寶寶用藥基本原則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各種各樣的疾病,但是出現(xiàn)疾病的時候肯定會選擇一些藥物的方式,可是在選擇藥物的時候應該要多注
-
你的這些做法,可能導致孩子出現(xiàn)性早熟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歲前、男童在9歲前呈現(xiàn)出第二性征發(fā)育的癥狀,會給孩子從身體到心理帶來極大的危害,因此作為家長,一定要了解
-
寶寶發(fā)生便秘后如何緩解呢寶寶在很小的時候,為之身體是非常虛弱的,所以積極的加以補充各種飲食營養(yǎng),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身體發(fā)育,但在其平時由于家長不
-
兒童用藥誤區(qū) 家長需警惕兒童的抵抗力較弱,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疾病,用藥治病也是常有的事情,那么你知道如何正確的給孩子用藥么?給兒童用藥是有一定的原則
-
兒童安全用藥三要訣 藥量要算好兒童的抵抗力較差,容易出現(xiàn)疾病威脅,必要的時候我們需要用藥治療,但藥物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如果不能做單安全用藥,那么會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