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麻醉會變笨”的說法缺乏根據
“我家小孩今年5歲,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需要手術,聽說小孩全身麻醉后會變笨的,請問這是真的嗎?麻醉對小孩的智力到底有沒有影響? ”臨床上,在手術前作麻醉訪視與患兒家長談話簽麻醉同意書時,一些家長常常提出這一要求,因為家長們覺得麻醉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智力發育和記憶力。
那么,麻醉真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嗎?
相對而言,孩子出現麻醉意外的可能性還是比成年人大,因為孩子的各個器官發育還不完善,身體代償功能較成人差一些,所以更容易發生麻醉意外。據專家介紹,麻醉藥物只是暫時對孩子的神經起作用,麻醉過后神經系統功能會恢復正常。目前全世界還沒有機構以及資料表明,在正規麻醉操作下,孩子的智力與麻醉有直接關系。
智力與麻醉沒有直接關系
小兒麻醉基本上說起來就是:睡眠+止痛=麻醉。睡眠對小兒手術非常重要,因為小兒對手術會有高度的恐懼感,同時很難耐受疼痛以及術中因固定姿勢而造成的不舒服感覺,所以需要給予足量的藥物安眠,而常用的如安定、咪唑安定等臨床應用已久,證明均沒有太大副作用,而且能自然醒來。
小兒常用的止痛藥有局麻藥、中樞鎮痛藥及吸入性麻醉藥。專家說,目前臨床上所用的中樞鎮痛藥、吸入性麻醉藥都是經皮下注射或由肺呼吸進入血液而起作用的,這種方式對大腦的作用是一過性的,即血液內濃度達到一定量時產生止痛作用。當藥物通過代謝及轉化,血液內濃度降低,止痛作用則減輕,麻醉變淺;當藥物即將排凈時,患兒就清醒了。吸入性麻醉藥只要減少供給,藥物很快就從呼出的氣體中排掉,患兒會隨麻醉變淺而醒來。小兒在麻醉清醒過程中有精神恍惚、嗜睡現象,但呼之能應。因此說,麻醉藥物只是暫時對孩子的神經起作用,麻醉過后神經系統功能可以恢復正常。目前全世界還沒有機構及資料表明,在正規麻醉操作下,孩子的智力與麻醉有直接關系。當然,目前也沒有證據表明麻醉藥對小兒神經系統完全沒有影響。
小兒麻醉比成人風險高
可能有人說,有的孩子就是因為手術麻醉而變傻的。對這種情況要具體分析。大家知道,人腦細胞對缺氧的耐受性很差,一般中斷腦供氧5~8分鐘,就會造成難以挽回的腦細胞損害。專家說,在麻醉或手術過程中,如果病人因各種刺激引起嘔吐、舌后墜堵塞呼吸道、喉痙攣發生窒息等情況都會導致腦缺氧。術中心跳驟停、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也會發生腦缺氧,若不及時搶救,就會導致病人智力障礙甚至其他更嚴重的不良后果。這些都是麻醉中可能出現的意外,而不能簡單認為是使用麻醉藥引起的。
雖然孩子“因為手術麻醉會變笨”的說法缺乏根據,但是否意味著小兒的麻醉就沒有風險呢?答案是:肯定有風險,而且在某種意義上講,小兒麻醉比成人麻醉的風險性要高。這是因為,孩子的各個器官發育還不完善,身體代償功能較成人差一些,所以更容易發生麻醉意外。因此,對年齡較大的孩子而言,如果在手術中真的能配合,能不麻醉當然還是盡量不麻醉的好,這樣安全系數會相對提高。但對于較小的孩子,確實只有通過麻醉才能順利完成手術,家長也不必因為擔心影響孩子智力而拒絕麻醉。當然,麻醉藥作為一種特殊的藥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麻醉過程也不是一根針插進去讓孩子睡了這么簡單,需要專業的麻醉醫生在認真選擇適應癥和掌握好藥物劑量后才能安全使用,而且手術中需要具有高度責任心的麻醉醫生仔細觀察患兒對藥物及手術的反應,同時對可能發生的意外能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
-
給寶寶用藥基本原則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可能會出現一些各種各樣的疾病,但是出現疾病的時候肯定會選擇一些藥物的方式,可是在選擇藥物的時候應該要多注
-
你的這些做法,可能導致孩子出現性早熟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歲前、男童在9歲前呈現出第二性征發育的癥狀,會給孩子從身體到心理帶來極大的危害,因此作為家長,一定要了解
-
寶寶發生便秘后如何緩解呢寶寶在很小的時候,為之身體是非常虛弱的,所以積極的加以補充各種飲食營養,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身體發育,但在其平時由于家長不
-
兒童用藥誤區 家長需警惕兒童的抵抗力較弱,經常會出現一些疾病,用藥治病也是常有的事情,那么你知道如何正確的給孩子用藥么?給兒童用藥是有一定的原則
-
兒童安全用藥三要訣 藥量要算好兒童的抵抗力較差,容易出現疾病威脅,必要的時候我們需要用藥治療,但藥物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如果不能做單安全用藥,那么會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