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衛生習慣防手足口病
在托兒所晨檢時,保育員發現3歲的琳琳流口水,指著嘴巴叫痛,仔細一看口內有多個小潰瘍,在手和足底還發現不少小水皰。原來琳琳患了手足口病,立即安排隔離,不久托兒所內又陸續發現了幾名新患兒。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之一,以夏秋季多見,多發生于5歲以下的嬰幼兒,可引起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潰瘍,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致命性并發癥。患兒在感染病毒后3-5天發病。初有低熱、全身不適、腹痛等。然后口腔粘膜發生損害,初發于咽部,出現1-3毫米直徑大小的帶有紅暈的水皰,接著在軟腭、頰粘膜、舌、齒齦等處也出現損害,水皰破裂后形成糜爛及小潰瘍。同時在手指、足趾側面、指甲周圍及手指屈面、掌、足底出現皮疹,有時累及肛周及生殖器。水皰數目從幾個至十幾個,幾天后水皰干涸結痂,約一周消退。個別體質較弱的嬰幼兒,皮疹可廣泛分布全身。
由于這種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可應用下列幾項措施:服用抗病毒的中西藥,如病毒唑、銀花、連翹、大青葉等;保持口腔清潔,如有糜爛,用冰硼散甘油或錫類散涂口,給與易消化的食物;若小兒有發熱,可用柴胡、黃芩或西藥退熱劑;皮膚損害宜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無環鳥苷軟膏;適當補充B族維生素及C可有一定幫助。一般情況下,手足口病在1-2周可以自愈,很少留下后遺癥,但也不是終身免疫,今后還可能感染此病。
當在托幼機構流行時,首先應將患兒與健康小兒隔離開,將玩具用消毒液清洗,減少間接接觸傳播,健康兒童還可口服板藍根沖劑預防。在夏秋流行季節時,嚴格做到飯前便后洗手,平時教育小兒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加強房間通風,盡可能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積極做到疾病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之一,以夏秋季多見,多發生于5歲以下的嬰幼兒,可引起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潰瘍,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致命性并發癥。患兒在感染病毒后3-5天發病。初有低熱、全身不適、腹痛等。然后口腔粘膜發生損害,初發于咽部,出現1-3毫米直徑大小的帶有紅暈的水皰,接著在軟腭、頰粘膜、舌、齒齦等處也出現損害,水皰破裂后形成糜爛及小潰瘍。同時在手指、足趾側面、指甲周圍及手指屈面、掌、足底出現皮疹,有時累及肛周及生殖器。水皰數目從幾個至十幾個,幾天后水皰干涸結痂,約一周消退。個別體質較弱的嬰幼兒,皮疹可廣泛分布全身。
由于這種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可應用下列幾項措施:服用抗病毒的中西藥,如病毒唑、銀花、連翹、大青葉等;保持口腔清潔,如有糜爛,用冰硼散甘油或錫類散涂口,給與易消化的食物;若小兒有發熱,可用柴胡、黃芩或西藥退熱劑;皮膚損害宜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無環鳥苷軟膏;適當補充B族維生素及C可有一定幫助。一般情況下,手足口病在1-2周可以自愈,很少留下后遺癥,但也不是終身免疫,今后還可能感染此病。
當在托幼機構流行時,首先應將患兒與健康小兒隔離開,將玩具用消毒液清洗,減少間接接觸傳播,健康兒童還可口服板藍根沖劑預防。在夏秋流行季節時,嚴格做到飯前便后洗手,平時教育小兒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加強房間通風,盡可能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積極做到疾病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
相關文章
-
新生兒需要注意的衛生事項我們都知道新生兒在出生的時候也是非常嬌嫩的,所以這個時候應該要多注意孩子的個人衛生習慣,不然的話也會更好的去阻止一些疾病
-
寶寶愛挖鼻孔怎么辦呢在生活中有時會看到這一現象,有的小兒會有不自覺的進行用手指摳挖鼻孔,不管是在寶寶感到鼻部發癢時去進行摳挖,而且日常寶寶總
-
寶寶提高免疫力有哪些方法呢春季看似氣溫有回暖的跡象,但實際上是極不穩定的,所以對于寶寶來說身體很容易發生各種疾病所侵襲,所以實時的為寶寶增加身體保
-
寶寶長痱子怎么辦 擦西瓜皮能緩解寶寶長痱子怎么辦?炎熱的夏季更容易長痱子,但是如果平時穿的過多的話,及時的寒冷的冬季寶寶也會長痱子。寶寶為什么會長痱子呢
-
寶寶日常吃什么對眼睛視力有好處日常有很多很小年齡,為之早早的就戴上了近視眼鏡,殊不知這都和在寶寶很小時候不加以更好食用營養食物,繼而讓寶寶隨著年齡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