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兒的臨床表現常見有哪些
很多家長都害怕自己生出來的孩子是一個腦癱兒,那么到底腦癱兒的臨床表現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必須知道一下腦癱兒的癥狀,這樣有利于我們辨別出腦癱兒來,只要認識到孩子可能是腦癱兒,那么一定要及時送到專業的醫院去問診才行,以免延誤了治療。
寶寶腦癱會表現出現一些異常的行為舉止,這個時候身為父母的我們要格外仔細的觀察。在寶寶出現怪異的表現時,我們要引起高度的重視。腦癱的患兒有時會在靜臥的時候表現出明顯的怪異姿勢,而有的腦癱患兒則是在運動的時候表現出明顯的異常姿勢。那么孩子經常出現哪些異常姿勢的表現為腦癱呢?
1.緊張性頸反射姿勢
這個是頭部位置發生變動時,影響到四肢肌張力、眼位的變化 而這種變化又分為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姿勢和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姿勢。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姿勢一般在出生后6個月仍存在的話就是異常的;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姿勢則是在新生兒出生后1周左右就出現的,到了2-3個月的時候呈優勢,到以后因為受到上位中樞的控制會逐漸消失,但是如果在出生的3個月后仍然還存在的話就是異常的了。
2.偏癱姿勢
偏癱姿勢的話,患兒最常表現的為一側肢體運動,而另一側肢體的廢用,而且左右肢體有明顯的不對稱性。
3.角弓反張姿勢
出現這種姿勢的患兒表現為四肢肌張力增高,頭背屈的現象。
4.舞蹈樣手足徐動姿勢
這類姿勢患兒的表現是不自主的動作,而且運動的時候經常是以舞蹈的形式或是扭動的形式不間斷的出現。而且運動外觀顯得持續而松散,幅度大而且無法自我控制。
5.共濟失調步態
這類變現形式是呈醉漢的步態的,也就是說他們常常不能自己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例如他們站立式為了維持站立的姿勢的話,必須要不停的進行調節。
6.其他
其他的表現如2個月以后小兒的手仍有緊握拳的現象,像患兒上肢內旋位,雙下肢呈硬性伸展、交叉、尖足位等。而有的患兒的表現則是安靜的時候并沒有明顯的姿勢異常,但是當檢查者突然扶住患兒的腋下,讓其足底著床的時候,可以發現患兒的下肢內收、交叉,同時雙上肢內收、內旋等。而超過6個月的小兒如果還不能呈現正常的坐位姿勢,而且還表現出特殊的異常坐位姿勢,如前傾坐位,后傾坐位等都是不正常的。
腦癱兒雖然會給整個家庭帶來很大的困擾,不過只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學習一些關于腦癱兒的知識,懂得如何辨別腦癱兒,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一些腦癱兒的癥狀,那么應該盡快去治療才行。
-
腦癱兒有哪些表現?帶你深入了解腦癱兒腦癱兒的發病幾率越來越高,女性在懷孕期間病毒感染容易導致腦癱兒,腦癱兒會出現語言障礙的癥狀,大多數的患兒會出現視覺和聽覺
-
寶寶腦癱的表現是什么在寶寶出生的時候,家長朋友們都希望寶寶建立更加健康的瞌睡寶寶,肯定也會出現一些各種各樣的意外的,就像一些畸形之類的或者是
-
孕婦要如何預防腦癱兒 介紹三種預防措施女性在懷孕期間需要注意很多問題,懷孕期間應該要做好預防疾病的措施,并且要增加營養的攝入量,孕期避免感染,避免接觸有毒物質
-
如何護理腦癱兒你知道嗎家長必須要做好腦癱兒的護理工作,平時應該要照顧好孩子的飲食起居,并且要注意孩子皮膚的清潔,增加各種微量元素的攝入量,促進
-
小兒腦癱的家庭護理方法都有哪些在孩子出生之后,家長需要注意他們的身體變化,有很多的孩子,屬于早產,導致腦癱,嚴重地影響到了孩子的生長發育,所以,家長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