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前干預兒童失聰效果最佳
專家強調:"聽力異常發生后,干預介入越遲,其語言能力的恢復越差,隨之而來的行為、心理異常程度越大,會為患者生活帶來極大障礙。"
應盡量縮短失聰時間,幼兒出現驚恐需心理治療
四點有助父母早預防、早發現嬰幼兒失聰
我國每年約有3萬聽損傷新生兒出生,加上被發現的2~3歲嬰幼耳聾兒,聽損傷發病人數約為17萬。聽力專家指出,在廣東醫院重癥監護病房搶救的新生兒中,聽力障礙發病率高達2%~4%。
什么時候植入人工耳蝸效果最好?就是正常幼兒開始"牙牙學語"時。"失聰干預宜早不宜遲,嬰幼兒期特別是3周歲以前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在此之后,耳聾會導致小兒語言障礙,甚至出現智力發育遲緩,造成其心理和行為交往的缺陷。"有關專家表示。
失聰干預 3歲前最關鍵
專家介紹,嬰幼兒期特別是3周歲以前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在此之后,耳聾即使是輕度聽力損失,也能夠導致小兒語言障礙,甚至智力發育遲緩,造成其心理和行為交往的缺陷。
"聽覺神經中樞的正常發育,取決于1歲以內聲音足夠強度和時間的刺激,以及嬰兒對其聽覺和語言中樞系統的持久應用。但家長發現問題的時間普遍太晚,很多患兒都是在兩歲以后才接受語言聽力康復治療,這時已錯過了語言和聽力發展的最重要時期,孩子能康復的機會小很多。"專家表示,他曾接診過這樣一個案例:從化一對聽力正常的父母生了一男三女,全部是重度耳聾,最大的13歲,最小的4歲,因出生時未作聽力篩查,待發現聽力有異常時已全部錯過最佳康復時機。
據美國一項嬰兒聽力統計顯示:聽力正常的孩子在3歲時能掌握600~1000個單詞左右;耳聾患兒在半歲時植入耳蝸、進行康復訓練,3歲時能掌握100~400個單詞;如果2歲時才發現,3歲時僅能掌握不到100個單詞。
專家強調:"聽力異常發生后,干預介入越遲,其語言能力的恢復越差,隨之而來的行為、心理異常程度越大,會為患者生活帶來極大障礙。"
-
寶寶長高做什么運動好我們家長朋友們都特別希望自己的小寶寶個子變得非常高的,其實大家應該要多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才可以的,我們就應該來看看,如果
-
寶寶這幾種壞習慣,父母非糾正不可在生活中,寶寶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壞習慣,這些壞習慣是他們從父母、親人、其他小朋友等人身上學到的,比如挖鼻孔、不遮掩地咳嗽
-
孩子近視危害大,孩子視力異常的6大征兆近視是眼睛看不清遠物、卻能看清近物的癥狀,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學齡前幼兒以及小學生近視的比率越來越大,使孩子承擔了近視帶
-
孩子腹瀉的癥狀表現有哪些寒冷的冬季已經過去,炎熱的夏季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但是夏天的飲食我們一定要重視衛生的情況,避免細菌的滋生影響到孩子的身
-
學齡前兒童需要掌握哪些生活技能學齡前的兒童馬上就要進入小學了,學校與幼兒園是有很多的區別的,在學校,孩子們很多的事情都要自己去完成。我們做家長的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