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種胎兒異常 B超查不出
很多準媽媽都知道孕期的時候要做B超檢查,但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做B超,有些孩子是B超也查不出來的。
幾乎所有胎兒的內臟器官,在出生前都會持續不斷的成長變化,因此并非在早期檢查時,為正常狀況的器官,就能保證在出生后也一定正常。也因為超音波受限于媽媽肚皮及子宮的阻擋,無法調整胎兒的姿勢及位置,無法獲得某些角度的影像。因此有以下幾項,因胎兒成長狀況而造成超音波檢查有所限制的情況:
1.水腦
有許多水腦或水腎的狀況,都會到了懷孕后期才逐漸產生。
2.全盲
胎兒在子宮內因為沒有光線的刺激,因此不會睜開眼睛,所以無法診斷出先天全盲或小眼癥的狀況。
3.聽力
在胎兒5~6個月大時,聽力已有發育,但目前沒有任何的方式可以得知,胎兒是否有先天性聽障的問題。
4.先天心臟病
心臟的心房中隔(即卵圓孔),以及動靜脈導管,都是在出生后才會逐漸關閉,雖然是在出生便可輕易診斷出的心臟病,卻無法在出生前就得知。
5.腸胃道阻塞
腸胃道的阻塞病變,極少數會出現在懷孕24周之前,因為胎兒在懷孕前期,很少大口的吞進羊水。[page]
6.肢(指、趾)端異常
像是手腳內翻或外翻、多指(趾)、并指或指節缺失等異常狀況,也因為胎兒常處于握拳狀態,幾乎無法由超音波確切診斷。
7.侏儒癥
有部分的侏儒癥狀,無法在早期診斷出來。因為胎兒在6~7個月大的時候,就會逐漸停止骨頭的發育生長。
8.先天性代謝異常
絕大部分的生化代謝異常疾病,例如黏多醣癥,都要等到寶寶出生進食后,才會逐漸發病。也因此許多致死性的生化代謝異常,在產前無法辨認,除非媽媽已生過類似疾病的寶寶。
B超使用的副作用
產檢時可運用的儀器愈來愈多,家長及醫師就會愈來愈辛苦,這就是科技進步的“副作用”。家長希望得知的是,明確的“YES”or“NO”的答案,但有些狀況在某些階段,醫師是無法告知明確答案的。醫療不只是科學,而是一門藝術,必須依照醫師與病患之間的互動,來做不同的溝通及處理,才能大幅減輕科技進步的副作用。
-
胎兒早產危害大 如何能避免早產胎兒的早產危害性其實也是非常大的,那么就應該要積極的去避免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才可以的,其實我們就應該來看看在生活中懷孕期
-
準媽想知道孕期要做幾次產檢孕期要做幾次產檢呢?孕期做幾次產檢最合適最健康呢?產檢期間又有什么要注意的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詳細的解析,為你科學
-
孕婦做四維彩超檢查有什么作用每個女性都是需要經歷結婚生子的這樣一個經歷,而要想生個健康的寶貝首先少不了的就是正常的體檢,只有接受了檢查才能查出一些狀
-
孕期準媽媽尿頻正常嗎?需要就診嗎已有三個月身孕的小茵最近老是往廁所里跑,要不了多久又想小便。其實,尿頻是準媽媽們最容易產生的癥狀,這主要是因為逐漸
-
孕早期90天全方位健康報告懷孕的頭3個月,喜悅、緊張與不適并存的3個月。在這3個月里,我們的孕媽咪會有哪些變化?產生什么樣的癥狀?生活中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