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家庭急救
你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家伙每天不是爬高,就是四處亂跑——這令他的骨骼處于極易受傷的狀態。仔細了解一下下面提到的有關骨折的緊急處理措施,會讓你有備無患。
6歲以下的孩子生性活潑,而骨骼發育還不夠強壯,很容易發生骨折。為了應對突發事件,你應該事先了解如何緊急處理傷處。
緊急措施
如果只是小型骨折,如手指或腳趾,孩子會感覺非常疼痛,你可以自己帶著孩子去醫院,他也許還能夠移動受傷的部位(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骨折)。對于更嚴重的骨折,例如,已經穿透皮膚的大腿骨折——馬上打急救電話。如果孩子已不能走動或失去知覺,嚴重失血,或停止呼吸,請按以下步驟操作:
*撥打醫院的急救電話,并努力讓他平靜下來。
*不要試圖移動他,尤其是傷到頭骨,臀部,骨盆,脊椎骨或大腿時。也不要試圖拉直受傷骨骼或改變它的位置。
*一旦他需要動外科手術,就不要讓他吃任何東西,也不要喝水。
*如果失血情況嚴重,馬上用消毒繃帶或干凈的布壓住受傷部位止血。
*如果傷在前臂或小腿,在醫護人員不能及時趕來的情況下,先用夾板固定住受傷部位(見“制作夾板”)。如果傷在上臂或肩膀,用布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懸掛帶,將受傷的胳膊掛在未受傷的肩膀上,然后在脖子后打結。
制作夾板:正確地使用夾板可以固定受傷部位。移動受傷的骨骼不但可能引起劇痛,還可能對骨骼、周圍肌肉、血管以及神經等部位造成更多的傷害。具體步驟如下:
*不要移動受傷的胳膊或腿。
*利用比較堅硬的材質制作夾板,如木頭、金屬或塑料。卷起來的報紙或雜志也可以。
*確保夾板要長于受傷的骨骼。這是為了固定受傷部位上邊和下邊的關節。
*為夾板加上紗布或棉毛巾使其更柔軟舒適,不至于傷到孩子的肌膚。
*用布或膠帶將夾板牢牢地固定在受傷的骨骼上,但不要綁得太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使用冰塊冷敷,可以緩解骨折處的疼痛和腫脹。
是骨折還是扭傷?
骨折
定義:因摔倒或打擊造成的骨骼折斷或破裂。成長中的骨骼比較脆弱,因此骨折在孩子中比較普遍,大多發生在骨骼的末端。
癥狀:疼痛及腫脹。有時候會彎曲到相當不自然的位置。如果碰其到骨折部位,孩子可能會疼得哭起來。
治療:使用石膏或玻璃纖維石膏固定。也許還需要外科手術,這取決于骨折的嚴重程度或骨頭是否穿透了皮膚。
扭傷
定義:韌帶受傷(連接骨頭末端的像彈性繃帶似的組織)。扭傷經常會發生在手腕、腳踝、膝蓋或足弓處。
癥狀:疼痛及腫脹,在受傷24~48小時后就可以慢慢消退。
治療:大多數的醫生可能都會建議你在家接受治療,其內容包括:保護,休息,冰塊冷敷,彈性繃帶包扎和抬高角度。如果出現爆裂聲音,或接合處根本不能活動,那么韌帶很可能完全撕裂了,你必須馬上給醫生打電話。
頭部骨折
頭骨骨折可以引起大腦或脊髓受傷,所以一旦頭部受傷,一定要去醫院檢查——為預防起見,最好堅持讓你的孩子在運動時戴上頭盔,而且在坐車時一定要系上安全帶。當頭部受傷嚴重時:
*如果孩子有以下癥狀,馬上撥打120:嘔吐、失去知覺、頭痛、說話不清楚、意識混亂、脖子僵硬、瞳孔大小不一,或從受傷處、耳朵、鼻子處流血或流出青色液體。
*不要試圖移動孩子,或從受傷處取走任何異物。
*用干凈的紗布或布蓋住傷口,阻止流血。
有關鼻子
好消息:6歲以下的孩子很少會發生鼻子骨折,因為他們的鼻子主要還是軟骨。如果孩子的鼻子遭到重擊,出現以下癥狀要及時處理。
癥狀:疼痛、腫脹、呼吸困難、鼻子彎曲。
處理方法:先冷敷鼻子消除腫脹,然后帶他去急診室。請整形科醫生或耳鼻喉專家診治,尤其是在鼻子發生彎曲的情況下,因為重新正骨必須是在傷后5~7天之內進行。不然,骨頭就會在折斷的地方開始愈合。
“石膏期”特別注意
在孩子帶石膏的這段時間,一旦發生以下所述情況,必須馬上與給孩子帶石膏模的醫生聯系:
*發紅,腫脹,或骨折部位疼痛加劇。
*體溫超過38。C。
*石膏中的手指或腳趾變藍或發白,腫脹,變得麻木或疼痛。
*骨頭受傷的手指或腳趾無法晃動。
*石膏破裂或滲水。
石膏去掉后,孩子還必須接受定期檢查,直到他的腿或胳膊完全恢復正常。
導致骨折的首要因素——跌倒
跌倒是導致小兒骨折的首要危險因素。事實上,6歲以下的孩子因跌倒而骨折的比例高達其他人群的兩倍之多。下面提到的就是令孩子跌倒致傷的一些潛在的危險,以及預防措施。
潛在危險預防措施
預防措施避免在瀝青或混凝土等堅硬的地面上玩耍,要盡量選擇有覆蓋物,或有沙土、草地的地方;場地要確保將秋千、跑道與靜態運動的區域明確分隔開來。學齡前的兒童要盡量避免和其他年齡相差較大,相對更活躍的孩子在一起玩耍。如有必要,讓孩子戴好相應的安全設備,如護腕,護膝,安全帽等。
家具及窗戶將孩子愛爬上爬下的家具如椅子、沙發等放置在有地毯的地方,并遠離窗戶。在所有的窗戶上都安上防護欄。
樓梯在家庭樓梯的上下兩端都安上安全門。
游泳池在沒有大人監護的情況下,堅決不要讓孩子單獨在泳池邊活動。告訴他們在泳池邊一定要慢慢走,絕不能跑。
購物車給孩子系好安全帶,絕對不要讓孩子站在車中。
6歲以下的孩子生性活潑,而骨骼發育還不夠強壯,很容易發生骨折。為了應對突發事件,你應該事先了解如何緊急處理傷處。
緊急措施
如果只是小型骨折,如手指或腳趾,孩子會感覺非常疼痛,你可以自己帶著孩子去醫院,他也許還能夠移動受傷的部位(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骨折)。對于更嚴重的骨折,例如,已經穿透皮膚的大腿骨折——馬上打急救電話。如果孩子已不能走動或失去知覺,嚴重失血,或停止呼吸,請按以下步驟操作:
*撥打醫院的急救電話,并努力讓他平靜下來。
*不要試圖移動他,尤其是傷到頭骨,臀部,骨盆,脊椎骨或大腿時。也不要試圖拉直受傷骨骼或改變它的位置。
*一旦他需要動外科手術,就不要讓他吃任何東西,也不要喝水。
*如果失血情況嚴重,馬上用消毒繃帶或干凈的布壓住受傷部位止血。
*如果傷在前臂或小腿,在醫護人員不能及時趕來的情況下,先用夾板固定住受傷部位(見“制作夾板”)。如果傷在上臂或肩膀,用布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懸掛帶,將受傷的胳膊掛在未受傷的肩膀上,然后在脖子后打結。
制作夾板:正確地使用夾板可以固定受傷部位。移動受傷的骨骼不但可能引起劇痛,還可能對骨骼、周圍肌肉、血管以及神經等部位造成更多的傷害。具體步驟如下:
*不要移動受傷的胳膊或腿。
*利用比較堅硬的材質制作夾板,如木頭、金屬或塑料。卷起來的報紙或雜志也可以。
*確保夾板要長于受傷的骨骼。這是為了固定受傷部位上邊和下邊的關節。
*為夾板加上紗布或棉毛巾使其更柔軟舒適,不至于傷到孩子的肌膚。
*用布或膠帶將夾板牢牢地固定在受傷的骨骼上,但不要綁得太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使用冰塊冷敷,可以緩解骨折處的疼痛和腫脹。
是骨折還是扭傷?
骨折
定義:因摔倒或打擊造成的骨骼折斷或破裂。成長中的骨骼比較脆弱,因此骨折在孩子中比較普遍,大多發生在骨骼的末端。
癥狀:疼痛及腫脹。有時候會彎曲到相當不自然的位置。如果碰其到骨折部位,孩子可能會疼得哭起來。
治療:使用石膏或玻璃纖維石膏固定。也許還需要外科手術,這取決于骨折的嚴重程度或骨頭是否穿透了皮膚。
扭傷
定義:韌帶受傷(連接骨頭末端的像彈性繃帶似的組織)。扭傷經常會發生在手腕、腳踝、膝蓋或足弓處。
癥狀:疼痛及腫脹,在受傷24~48小時后就可以慢慢消退。
治療:大多數的醫生可能都會建議你在家接受治療,其內容包括:保護,休息,冰塊冷敷,彈性繃帶包扎和抬高角度。如果出現爆裂聲音,或接合處根本不能活動,那么韌帶很可能完全撕裂了,你必須馬上給醫生打電話。
頭部骨折
頭骨骨折可以引起大腦或脊髓受傷,所以一旦頭部受傷,一定要去醫院檢查——為預防起見,最好堅持讓你的孩子在運動時戴上頭盔,而且在坐車時一定要系上安全帶。當頭部受傷嚴重時:
*如果孩子有以下癥狀,馬上撥打120:嘔吐、失去知覺、頭痛、說話不清楚、意識混亂、脖子僵硬、瞳孔大小不一,或從受傷處、耳朵、鼻子處流血或流出青色液體。
*不要試圖移動孩子,或從受傷處取走任何異物。
*用干凈的紗布或布蓋住傷口,阻止流血。
有關鼻子
好消息:6歲以下的孩子很少會發生鼻子骨折,因為他們的鼻子主要還是軟骨。如果孩子的鼻子遭到重擊,出現以下癥狀要及時處理。
癥狀:疼痛、腫脹、呼吸困難、鼻子彎曲。
處理方法:先冷敷鼻子消除腫脹,然后帶他去急診室。請整形科醫生或耳鼻喉專家診治,尤其是在鼻子發生彎曲的情況下,因為重新正骨必須是在傷后5~7天之內進行。不然,骨頭就會在折斷的地方開始愈合。
“石膏期”特別注意
在孩子帶石膏的這段時間,一旦發生以下所述情況,必須馬上與給孩子帶石膏模的醫生聯系:
*發紅,腫脹,或骨折部位疼痛加劇。
*體溫超過38。C。
*石膏中的手指或腳趾變藍或發白,腫脹,變得麻木或疼痛。
*骨頭受傷的手指或腳趾無法晃動。
*石膏破裂或滲水。
石膏去掉后,孩子還必須接受定期檢查,直到他的腿或胳膊完全恢復正常。
導致骨折的首要因素——跌倒
跌倒是導致小兒骨折的首要危險因素。事實上,6歲以下的孩子因跌倒而骨折的比例高達其他人群的兩倍之多。下面提到的就是令孩子跌倒致傷的一些潛在的危險,以及預防措施。
潛在危險預防措施
預防措施避免在瀝青或混凝土等堅硬的地面上玩耍,要盡量選擇有覆蓋物,或有沙土、草地的地方;場地要確保將秋千、跑道與靜態運動的區域明確分隔開來。學齡前的兒童要盡量避免和其他年齡相差較大,相對更活躍的孩子在一起玩耍。如有必要,讓孩子戴好相應的安全設備,如護腕,護膝,安全帽等。
家具及窗戶將孩子愛爬上爬下的家具如椅子、沙發等放置在有地毯的地方,并遠離窗戶。在所有的窗戶上都安上防護欄。
樓梯在家庭樓梯的上下兩端都安上安全門。
游泳池在沒有大人監護的情況下,堅決不要讓孩子單獨在泳池邊活動。告訴他們在泳池邊一定要慢慢走,絕不能跑。
購物車給孩子系好安全帶,絕對不要讓孩子站在車中。
相關文章
-
嬰兒的臍帶怎么護理才是正確的小孩子在生下來的時候應該要多注意寶寶的臍帶護理,那么這個時候應該要記得應該要注意寶寶的個人衛生習慣,因為很多家長對于新生
-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居家護理重點 寶寶腹瀉不愈怎么辦? 有的寶寶患了腹瀉后,總是不見轉歸,病情持續2周以上甚至幾個月。同時胃口不佳
-
小寶寶肚臍臟我們如何處理大家需要注意孩子的身體護理方法,大家都知道,肚臍這個部位褶皺比較多,所以容易出現很多的灰塵,還會造成很多影響,導致一些危
-
新生兒臍帶什么時候脫落呢大家都知道,臍帶對于孩子來說非常的重要,而且在懷孕期間主要是通過臍帶給孩子輸送營養,但是在孩子出生之后,要注意臍帶的護理
-
小孩臍帶護理的三大原則在孩子出生之后,必須要注意臍帶的護理方法,避免造成孩子受到影響,而且也要注意綜合進行保健,平時大家需要注意護理方式,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