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治感冒中外差距咋這么大呢
“醫(yī)生,給我打點滴吧!”這是我們身邊感冒患者的聲音。
煮一杯姜茶當藥物,感覺嚴重就臥床休息一天。這是英國感冒患者的舉動。
感冒可以說是一種再“常見”不過的“常見病”了,但國內外感冒患者對此的態(tài)度卻有著天壤之別。
現象
中外對待感冒大不同
日前,一項調查顯示,我們國家有九成人每年會患1~5次感冒,53%的人每次感冒要花費100元~200元。
一位外國醫(yī)生曾說,治療感冒,中國可能是全世界花冤枉錢最多的國家。此言雖然尖刻,卻一針見血。中國人對于感冒的重視程度,從這項調查數據就可見一斑。
在英國,說到“感冒不是病”這句話,當地人十有八九都會點頭。很少有人會為了感冒而去醫(yī)院。
亨泰萊國際教育的吳越說:“我在英國留學期間如果患感冒的話,一般會服用從國內帶去的感冒藥,但當地人卻不把感冒當一回事兒,只有被診斷為重感冒,病人才會被獲準服藥。”
澳際留學的陳文鵬說:“我高中和大學都是在美國上的,的確可以感覺得到美國人和我們中國人在就醫(yī)理念、吃藥原則等方面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他們有點兒啥小毛病的都不吃藥,這個可能與美國的食品藥物管理局所對藥物的監(jiān)管比較嚴格有一定的關系。”
奉勸
感冒患者別盲目輸液
記者在各大醫(yī)院采訪時,經常可以看到很多患者一到醫(yī)院,沒等醫(yī)生診斷,就直接要求輸液。
“其實這種動不動就輸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沈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急診科主任韓桂英說,因為輸液畢竟屬于有創(chuàng)治療,其風險也會比口服藥物高出很多。
還有些患者中西藥一起吃。韓桂英提醒,現在很多的中成藥感冒藥中,添加了撲爾敏、撲熱息痛等西藥成分,中西藥一起吃,容易過度治療。
最近,美國食品和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出警告,感冒類非處方藥對于2歲以下的寶寶不但起不了作用,有的甚至還有副作用,應該更多地提倡和推廣建立孩子自身的抵抗力。
認識
感冒其實可以不治自愈
有人甚至形容,在中國治感冒,就像“導彈打蚊子”。為何這種最常見的小病,卻被搞得如此大張旗鼓呢?國人太把感冒當回事了。
絕大多數人認為得了感冒應該“上醫(yī)院”、“吃感冒藥”甚至“吃抗生素類的”。
著名藥物不良反應專家、衛(wèi)生部全國合理用藥監(jiān)測專家孫忠實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這三種觀點都有誤區(qū)。吃抗生素是絕對錯誤的。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只對細菌感染起效;很多人習慣吃多種感冒藥,西藥、中成藥等,這樣容易劑量疊加,造成用藥過量;普通感冒更沒必要上醫(yī)院。治感冒最好的‘藥’是休息,去醫(yī)院掛號、排隊不僅耗費體力,也會增加交叉感染的機會。”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劉又寧表示,有些醫(yī)生很少向患者普及“感冒可以不治自愈”這種理念,反而在利益的驅使下過度醫(yī)療,由此也加深了患者的錯誤認識。
咋辦?
感冒了就多喝水多休息
那么,得了感冒到底該怎么辦?
大多數醫(yī)生的意見是“多喝水、多休息”,還要“注意保持室內通風和合適的濕度”,“沒必要特意吃感冒藥”。
韓桂英說,感冒最早期的癥狀,一般在咽喉,這時候建議選擇服用一些含片。感冒初期可以喝3天的板藍根或感冒沖劑,這樣有益于縮短病程。
一外語培訓機構的英籍教師告訴記者,在英國,人們一旦患上感冒一般都不會吃藥打針,更不會立即上醫(yī)院,如果是輕度感冒,往往會給自己煮一杯姜茶喝,當做治愈的藥物。
感覺嚴重的人,會向單位請假一天,在喝完姜茶之后臥床安心休息,讓自己盡快恢復健康。
-
寶寶偏食竟然是這些原因導致的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可能很多小孩子都會出現一些挑食偏食的一個現象發(fā)生的,所以這個時候應該要多注意,盡量的應該要避免寶寶出
-
寶寶有痰咳不出怎么辦呢大家日常都有發(fā)生咳嗽現象,有時在發(fā)生咳嗽時會夾雜著痰液,這一般對常人來說都是非常易咳出的,但對于年齡較小的寶寶來說在發(fā)生
-
小兒腹瀉的危害 夏季預防小兒腹瀉的方法夏季是小兒腹瀉的高發(fā)期,雖然引發(fā)腹瀉與小兒胃腸道未發(fā)育成熟、消化不良有關,但同時與喂養(yǎng)、衛(wèi)生也有很大的關系,所以父母朋友
-
發(fā)生新生兒黃疸后如何治療可能大家都有聽說新生兒黃疸,使之在平時是非常常見的生理現象,對于剛出生不久的寶寶來說,由于體內血中膽紅素過高繼而引發(fā)皮膚
-
治療寶寶拉肚子的主要的偏方寶寶出現拉肚子的現象不是一個小問題,尤其是嬰幼兒出現拉肚子是會導致脫水的現象出現的,并且長時間的拉肚子也是會導致孩子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