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突發抽動癥 家長如何急救
小兒抽搐,我們都聽說過,經常會看到某些孩子頭部、手腳抽搐,這就是最典型的抽動癥的表現,發現小兒出現抽動癥的時候一定要積極的治療,否則會演變為慢性神經精神障礙,嚴重威脅小兒健康,那么如果突發抽動癥,家長該如何讓處理呢?
兒童抽動癥是神經椎體外系功能缺陷引起的一種行為障礙綜合征。患兒多起病于4—12歲,目前具體病因尚未清楚。患兒受到驚嚇或精神緊張是發病的主要誘因。抽動癥患兒的主要表現為突發、反復、快速、不自主的一個部位或多個部位的肌肉運動抽動和發聲抽動,頭面部是常見的首發部位,患兒可出現擠眉、眨眼、擺頭、轉頸、甩手、跺腳、踢腿等等。
緊急處理方法
首先,家長發現小兒抽搐時,切不可驚慌。應立即將寶寶抱到安全地方,并在旁以軟物保護住。將患兒平放于床上,使患兒頭偏向一側并略向后仰,以免痰流入氣管而發生氣管阻塞,將患兒皮帶、腰帶、衣服等松解,注意不要讓患者跌落地上。迅速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與嘔吐物,以保證呼吸道通暢與防止舌根后倒。干萬不可因擔心孩子咬到舌頭,而硬將湯匙或父母的手指頭塞入小孩緊閉的嘴巴中,這樣可能會誘發嘔吐,若東西不慎掉入反而會引起呼吸哽塞,造成進一步傷害。為防止牙齒咬傷舌,應以紗布或布條包繞的壓舌板或筷子放于上下牙齒之間,并以手指掐壓人中穴位及合谷穴位,以上要求必須在幾秒鐘內迅速完成。
如小兒發高燒,應解開衣服,用毛巾浸冷水敷在前額部腋窩及腹股溝大血管處,以加速機體散熱,并用指甲掐 “人中”來止痙。同時應仔細觀察小孩抽搐時眼睛、臉、四肢的變化如雙側或僅是單側抽搐,也需注意抽搐時間的長短;若是第一次抽搐、抽搐超過十分鐘或連續抽搐、神智無法恢復時,應緊急送醫。
其次,兒童抽搐過后,家長不可立即喂食。因為抽搐有可能再發作,應送寶寶到醫院檢查造成抽搐的原因。找出除了一般的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外,有沒有比較特殊的病因存在,例如中耳炎、泌尿道發炎、腦炎以及會致命的敗血癥等,能及早發現、即早治療,對孩子才是最好的。如果孩子有發燒,還應查找發燒的原因。沒有發燒的抽搐比較復雜,原因包括癲癇、腦部發炎、腦瘤或腦出血、食(藥)物中毒、感染病等,這些都需要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查(如驗血、腦電波、腦部斷層檢查、核磁共振等),才能正確得知成因。
最后,家長要避免患兒抽動癥復發。對于曾發生過熱痙攣的孩子,千萬別讓他單獨活動,尤其是騎車、游泳等,以免熱痙攣又突然發生,造成不可挽回的遺憾。此外,若孩子有感冒發燒應盡快退燒、盡早就醫,以免引發抽搐。
-
寶寶偏食竟然是這些原因導致的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可能很多小孩子都會出現一些挑食偏食的一個現象發生的,所以這個時候應該要多注意,盡量的應該要避免寶寶出
-
寶寶有痰咳不出怎么辦呢大家日常都有發生咳嗽現象,有時在發生咳嗽時會夾雜著痰液,這一般對常人來說都是非常易咳出的,但對于年齡較小的寶寶來說在發生
-
小兒腹瀉的危害 夏季預防小兒腹瀉的方法夏季是小兒腹瀉的高發期,雖然引發腹瀉與小兒胃腸道未發育成熟、消化不良有關,但同時與喂養、衛生也有很大的關系,所以父母朋友
-
發生新生兒黃疸后如何治療可能大家都有聽說新生兒黃疸,使之在平時是非常常見的生理現象,對于剛出生不久的寶寶來說,由于體內血中膽紅素過高繼而引發皮膚
-
治療寶寶拉肚子的主要的偏方寶寶出現拉肚子的現象不是一個小問題,尤其是嬰幼兒出現拉肚子是會導致脫水的現象出現的,并且長時間的拉肚子也是會導致孩子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