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常見的外傷及急救措施
外傷是寶寶們常見的一種情況,比如擦傷,抓傷,撕裂傷等,給寶寶的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孩子的健康是我們家長們關注的一個話題,那么寶寶遇到外傷怎么辦?我們該如何處理常見的外傷呢?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寶寶常見的外傷及處理方法!
1. 擦傷:孩子摔跤時常常會蹭破皮膚,有的還會輕度出血,即是擦傷。
醫生建議:如果孩子的膝部和肘部有擦傷,可以用瓶裝水輕輕沖洗受傷部位,并使用性質溫和的肥皂清除污垢。隨身帶一小瓶碘伏和消毒棉簽,可以用碘伏消毒。用創可貼暫時貼住傷口止血,如果幾分鐘后仍不能將傷口沖洗干凈,或者出血不止、有感染跡象(充血、腫脹、化膿),要及時就醫。
2. 抓傷:小寶寶聚集在一起玩耍時,都容易被小伙伴抓傷。如果問題不大,適當消毒處理一下即可,不久就會自然痊愈。
醫生提醒: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洗傷口的時候要用干凈的瓶裝水。如果傷得比較重、同時出現發燒,或者被小動物抓傷,應趕緊就醫治療。
3. 瘀傷:常見于孩子摔倒或碰撞時,常會出現瘀傷,這是由皮下出血引起的皮膚色變,在皮膚表面形成腫塊。
醫生建議:瘀傷通常能自愈。家長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幫助孩子減輕疼痛或腫脹。 在創傷發生24小時內,用冰袋冷敷患處,每15分鐘一次。
4. 撕裂傷:孩子撕裂傷表現為皮膚傷口出血,或者有深度的切口。
醫生建議:孩子出現撕裂傷時應,首先止血,用無菌紗布按壓住傷口止血。然后用瓶裝水清洗傷口,涂抹抗生素軟膏,然后用創可貼遮蓋傷口。
5. 扎傷:皮膚出現一個小而深的洞,可能有輕微出血。
醫生建議:這種類型的傷口最容易感染了。因為傷口很小、很深,但出血不會太多,無法沖走細菌。所以,如果孩子被扎傷了,要馬上用肥皂和溫度適中的清水進行清洗。沒有打過百白破疫苗的,建議回到家中立刻帶孩子去接種破傷風疫苗。
6. 異物嵌入:孩子玩耍有時會不小心將木屑、玻璃碎片、臟物、殘渣等異物刺入皮膚,并滯留在皮膚中。
醫生建議:用75%酒精消毒過的工具(如小鑷子)小心地將傷口里的異物取出來。隨后用瓶裝水清洗傷口,然后涂抹抗生素軟膏。如果異物嵌入比較深,自己無法把它弄出來,要請列車醫生幫助取出。
7. 割傷:割傷是刀、剪、玻璃片或鋒利的器具造成的損傷。
醫生建議:被刀割傷的時候,先用清潔物品止血,再用繃帶固定住。當傷口流血不止時,就要用直接壓迫法止血,即用手指或者手掌直接壓住傷口,依靠壓力阻止血流,使傷口處的血液凝成塊,或用干凈紗布壓迫傷口止血。
8. 砸傷或擠傷:在門縫中被擠傷或被石頭等堅硬的東西砸傷時,要注意用冷敷。對于砸傷的傷口來說,繃帶纏得過緊只會增加傷痛,沒有什么治療的意義。
醫生建議:如果在門縫中被擠傷,而且傷口內部因充血呈現紫色,那就很可能出現了骨折,應盡快就醫。
寶寶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外傷,我們作為家長要學會一些急救常識,以上為大家介紹了寶寶常見的外傷及處理方法,家長們可以來學學哦!
-
寶寶偏食竟然是這些原因導致的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可能很多小孩子都會出現一些挑食偏食的一個現象發生的,所以這個時候應該要多注意,盡量的應該要避免寶寶出
-
寶寶有痰咳不出怎么辦呢大家日常都有發生咳嗽現象,有時在發生咳嗽時會夾雜著痰液,這一般對常人來說都是非常易咳出的,但對于年齡較小的寶寶來說在發生
-
小兒腹瀉的危害 夏季預防小兒腹瀉的方法夏季是小兒腹瀉的高發期,雖然引發腹瀉與小兒胃腸道未發育成熟、消化不良有關,但同時與喂養、衛生也有很大的關系,所以父母朋友
-
發生新生兒黃疸后如何治療可能大家都有聽說新生兒黃疸,使之在平時是非常常見的生理現象,對于剛出生不久的寶寶來說,由于體內血中膽紅素過高繼而引發皮膚
-
治療寶寶拉肚子的主要的偏方寶寶出現拉肚子的現象不是一個小問題,尤其是嬰幼兒出現拉肚子是會導致脫水的現象出現的,并且長時間的拉肚子也是會導致孩子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