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女童捐骨髓救兄 醫生:年齡小增加采集難度
隔著透明的無菌艙玻璃,小丫喜歡用小手拍著玻璃窗“呼喚”哥哥。而體弱的吳迪爬起來,將臉頰貼在玻璃窗上,感受妹妹的“親吻”。媽媽尹小紅說,這是他們兄妹間獨特的交流方式。
5歲的吳迪患有白血病,因為經濟原因,父母本已打算放棄治療,這樣1歲半的小丫才得以降生,卻意外地成為了能為哥哥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最佳人選。
曾考慮放棄為兒子治療
“他幾乎是在痛苦中長大的。”尹小紅說,2005年8月,吳迪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在治療過程中又于2007年5月被發現患有淋巴瘤,幾年來不停地接受放化療。
尹小紅稱,他們來自湖北黃石的農村,實在沒錢時,夫婦倆曾想過放棄為兒子治療,小丫就是在哥哥可能無法救治的情況下才誕生的。但去年,當地一位企業家得知吳迪的病情后,捐助了13萬元,看到這筆錢,尹小紅夫婦重新燃起了救兒子的希望。“他爸當時高興得連車都不會騎了。”尹小紅說。
去年12月,夫婦倆帶著吳迪來到了北京的海軍總醫院。
擔心女兒太小不適合捐獻
昨天是吳迪在無菌艙中度過的第二天,因又拉又吐,吳迪的面色很難看,但還是一定要爸爸抱著妹妹到玻璃窗前讓他看。
而小丫目前已經開始注射動員劑,雖然每次打針都會哭,但她每次還是會勇敢地伸出胳膊。
“小丫很瘦,我們其實不太希望她捐。”尹小紅說,讓小丫為哥哥捐造血干細胞他們很擔心,如果不是醫生堅持,他們不會考慮。一旁小丫的奶奶抱著孫女眼淚直往下落,她曾是最反對讓孫女來京配型的人。
年齡小增加采集難度
吳迪的主治醫生———海軍總醫院兒科醫生吳南海昨日表示,小丫和哥哥的配型成功率高于其他的捐獻者,而且花費少,效果好,只需要18萬元左右。“雖然這種捐獻的情況很少,但我們采集過的最小捐獻者只有8個月大,問題不大。”但吳南海同時表示,小丫這么小的年齡會給采集造血干細胞增加難度,使用的管道和采集的部位也會和大人的有所不同。他們將在小丫腿部的股靜脈插管,抽取50毫升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成功率在50%-60%左右。
-
懷孕之后真的這也不能吃 那也不能吃嗎在懷孕之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很多女性朋友們都是變得小心翼翼的,尤其是在飲食方面感覺有些東西是不可以吃的,吃了以后可能會影響
-
哺乳期發生乳腺炎如何治療在哺乳期的時候,有些女性十分不注意自己的乳房衛生,特別在產后有不進行試戴乳罩的習慣,這樣時間一長很容易招致局部衛生不潔,
-
孩子的可愛之處有哪些孩子的可愛之處有哪些呢?小寶貝們出生之后,我們的媽媽的每天都圍著孩子轉,整個人都特別的累,但是看著可愛的孩子,我們會感到
-
媽媽接生遇到男醫生尷尬怎么辦在生孩子的時候也是會遇到很多尷尬的事情,而既然想要一個可愛的小寶寶人們就要想辦法來進行克服,尤其是比較常見的事情就是男醫
-
男人什么時候生育胎兒最好每個人都很想要一個健康可愛的小寶寶,但在要孩子的事情上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因此大家對男性要孩子的生育年齡更是要去做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