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聰明的關鍵養育法
寶寶聰明可愛,自然是每位爸爸媽媽的希望。但是你知道嗎,聰明寶寶是可以“訂做”的,如果你在寶寶的日常飲食、運動和教育上早做規劃、多加注意,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輕輕松松,打造一個健康聰明的寶貝兒。
徐秀醫生:
聰明寶寶“動”出來
大動作、精細動作的發展和肢體的協調能力與寶寶的智力發展緊密相關。靈敏、協調、健康的寶寶自然是聰明寶寶啦!那么怎么培養一個運動寶寶呢,下面給父母們介紹幾個簡單的游戲或辦法,以供參考。
NO1.寶寶抬頭游戲
適應年齡:1月-4月
具體操作:在每次睡醒或洗完澡后進行。把寶寶翻過身來,使其俯臥在床上,兩臂屈肘手心向下,兩臂距離稍比肩寬,呈“趴著”狀,使其支撐身體。媽媽在前面可呼喚寶寶的名字,或拍手或用發響的玩具逗引孩子努力抬頭、支撐。這項運動可以訓練寶寶能盡早的控制他的頭部。每次游戲時間1-2分鐘
NO2.爬行游戲
適應年齡:6月以后
具體操作:從6-7個月后,就可以有意識地訓練寶寶學爬行,每天睡醒后或玩耍時,讓寶寶趴在床上,媽媽在前面用玩具逗引他,鼓勵寶寶爬過來拿,爸爸在后面用手掌推寶寶的腳掌,幫助他開始學匍匐爬行,也可以用一條長毛巾環裹住寶寶的腹部,由爸爸輕輕向上提起,幫助寶寶學用手膝爬行。
在寶寶學會爬行后,媽媽更可以想出很多有趣的游戲,幫助寶寶熟練爬行動作和技巧。如:鉆"山洞"--讓他從你的肚皮底下爬過去;越“盆地”——讓他從大澡盆上爬進來,爬出去;“突破封鎖線”——把你的身體作為障礙物,讓他從你的身上爬過去
NO3.玩皮球
適應年齡:各年齡段。
具體操作:拾皮球——寶寶學會扶站后,可將他扶站在有欄桿的小床邊,讓他一只手扶欄桿,在寶寶腳邊放一個皮球,引導他彎下腰用另一只手拾身邊的皮球。這個動作不僅可以練習嬰兒彎曲及直立身體,還可促進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寶寶會走以后,球類玩具就更能促進兒童多種動作的發展,如行走、跑、滾動、扔、彎腰、下蹲等。使兒童全身上下的肌肉、骨骼都得到鍛煉,動作逐漸靈敏,準確
撿球:將球放在兒童前面,由近及遠加長距離讓兒童去撿。成人將球滾出去,讓兒童邊追邊撿。
扔球:把球扔出去再撿回來,可逐漸加長距離,練習跑、撿、彎腰等的全身及動作。
滾球:寶寶和成人相互滾球,練習手眼協調的準確性;如將球滾過積木或小凳搭成的門洞;也可以小伙伴之間互相傳球玩。以培養友好的人際關系。
踢球:將皮球放在兒童腳前,鼓勵寶寶去踢,還可訓練他邊走邊踢的動作,使下肢動作更加靈活穩定。
NO4.日常生活照料
具體操作:從6個月起,就可以培養寶寶自己捧奶瓶喝奶、喝水,自己拿小餅干自己吃,開始添加輔食時,制作一些手指狀食品如水果條、蔬菜條、小肉皮,讓寶寶自己拿著吃。年齡再大些,在1歲左右,就可寶寶自己用匙吃飯,3歲以后訓練用筷子夾食物吃。這些動作不僅可以促進寶寶手指的精細動作發育,而且還可以培養寶寶的自我進食能力,增強自我服務能力,為他今后的獨立生活能力打下基礎。
此外,對一些年齡較大的孩子,在每天帶孩子外出散步時,可以讓他從臺階上跳上跳下、可以和媽媽比賽誰跳得遠、跳得高,走直線,從而訓練孩子的下肢骨骼和肌肉,以身體的及平衡能力
健康娃娃貼心提醒:
千萬記住,在各種游戲和訓練中,爸爸媽媽一定不要吝嗇你的贊揚話,要用豐富的表情、由衷的喝彩、興奮的拍手、豎起大拇指的動作,營造一個“強化”的親子氣氛,讓寶寶充分體驗到成功的歡樂。而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將不斷地激活寶寶的興趣和動機,極大地促進他形成自信的個性心理特征,更加健康茁壯地成長
-
懷孕之后真的這也不能吃 那也不能吃嗎在懷孕之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很多女性朋友們都是變得小心翼翼的,尤其是在飲食方面感覺有些東西是不可以吃的,吃了以后可能會影響
-
哺乳期發生乳腺炎如何治療在哺乳期的時候,有些女性十分不注意自己的乳房衛生,特別在產后有不進行試戴乳罩的習慣,這樣時間一長很容易招致局部衛生不潔,
-
孩子的可愛之處有哪些孩子的可愛之處有哪些呢?小寶貝們出生之后,我們的媽媽的每天都圍著孩子轉,整個人都特別的累,但是看著可愛的孩子,我們會感到
-
媽媽接生遇到男醫生尷尬怎么辦在生孩子的時候也是會遇到很多尷尬的事情,而既然想要一個可愛的小寶寶人們就要想辦法來進行克服,尤其是比較常見的事情就是男醫
-
男人什么時候生育胎兒最好每個人都很想要一個健康可愛的小寶寶,但在要孩子的事情上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因此大家對男性要孩子的生育年齡更是要去做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