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忽略導致大問題----臍帶護理
新媽媽中有細心的,也有粗心的。往往會忽略寶寶身體細小部分的護理方法,我曾看到過一位媽媽幫助寶寶護理完臍帶后,居然忘記取出使用的棉簽,將長長的棉簽留在了還未脫落的臍帶里了。結果導致孩子臍帶發炎,高燒不退,哭鬧不止,食乳少,體重不增。
其實,這些小忽略都會導致大問題。但是,只要媽媽們稍加重視,就能避免。
寶寶斷臍后,臍部留下殘端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才能脫落,脫落以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
初生時:斷臍后的消毒與包扎。
生后第1天:解開包扎敷料,觀察臍殘端有無滲血及分泌物等情況用 75 %酒精擦拭清理臍部
生后第 2 天以后:每日浴后.觀察有無滲血及分泌物等情況:用 75 %酒精清理臍部。生后第 7 天:脫臍后的處理,即仍用75 %酒精擦拭并消毒敷料,保持干燥。
生后第 8 天;臍帶殘端脫落,臍部干燥無須處理,可以開始盆浴。
爸爸媽媽在護理臍部需要注意:
因脫臍時間不一,每個寶寶的臍部護理時限不同。
脫臍期間可能有些分泌物是正常現象。有時伴有少量陳舊性血色,是臍帶血管內殘留血液溢出所致。如分泌物有異味,臍周發紅或有鮮血滲出,需找醫生處理。
脫臍后臍部仍潮濕數日不干,有滲液,可能臍殘端有肉芽形成,需找醫生處理。
究竟改怎樣護理新生兒的臍帶呢?
新生兒臍帶與母親分離4-5天逐漸干燥脫落,早產兒要晚一些時間脫落。從臍帶脫落,到完全挺好的時間因新生兒而異,時間長的要一個半月。
臍帶在干燥脫落的過程中,時而滲出水分或滲出血跡,爸爸媽媽應每天用75%酒精將滲出物清潔干凈、保待干燥,用消過毒的紗布覆蓋干燥的臍部。對于男寶寶要注意防止他尿到肚臍上。
新生兒的臍部總是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包括臍炎、臍膨出、臍濕疹、臍肉牙腫。這些臍部問題究竟該如何護理呢?
臍炎
臍炎在新生兒期并不少見,它是一種急性臍蜂窩組織炎,病原菌多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或溶血性鏈球菌。起初僅見臍部與周圍組織發紅腫脹,有粘性或膿性分泌物,有臭味。如不及時治療,可引起腹壁蜂窩組織炎,形成膿腫、壞死,細菌可沿尚未閉合的臍血管侵入血循環,造成敗血癥。寶寶體溫升高,哭鬧,食乳少,體重不增。
當肚臍周圍紅腫就發硬、膿性分泌物較多、有臭味時,說明寶寶患了臍炎。
臍炎的預防與臍部護理是否得當關系密切。所以在斷臍的過程中,應嚴格無菌操作,媽媽還要勤給新生兒換尿布。
臍炎的治療:
輕的臍周無擴散感的寶寶,局部用2%的碘酒及75%的酒精清洗,每日2 ~ 3次。
有明顯膿液分泌物、臍周紅腫硬并伴有全身癥狀的寶寶,除局部消毒處理外,可根據臍分泌物涂片檢查細菌,選用適當抗生素治療。
臍膨出
臍膨出在臍帶部位有腹腔臟器向腹外突出,臟器外表只有一層腹膜和羊膜構成的囊膜覆蓋,表面并無皮膚。膨出的臟器在腹壁清晰可見。
如不及時治療,一旦囊膜破裂,內臟暴露,可并發腹膜炎、敗血癥。故一旦診斷,應盡快手術修補。
臍濕疹
臍濕疹表現為肚臍內及臍周皮膚上有小的紅色丘疹或皮膚糜爛、滲液,反復發作,難以消失。
可用3%硼酸溶液濕敷,或用中藥苦參、地骨皮、細辛煎水洗,然后涂黑豆餾油軟膏。
臍肉牙腫
臍帶脫落后,在肚臍的凹陷處有一個秘紅色的圓形小肉芽,這叫做“臍肉芽腫”,是臍炎長期未治愈的結果,或是臍部誤用爽身粉、臍帶粉、滑石粉等異物刺激,臍內長出息肉樣櫻紅色腫物,表面有膿性分泌物。可以去醫院用10%硝酸銀燒灼或手術切除。
-
懷孕之后真的這也不能吃 那也不能吃嗎在懷孕之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很多女性朋友們都是變得小心翼翼的,尤其是在飲食方面感覺有些東西是不可以吃的,吃了以后可能會影響
-
哺乳期發生乳腺炎如何治療在哺乳期的時候,有些女性十分不注意自己的乳房衛生,特別在產后有不進行試戴乳罩的習慣,這樣時間一長很容易招致局部衛生不潔,
-
孩子的可愛之處有哪些孩子的可愛之處有哪些呢?小寶貝們出生之后,我們的媽媽的每天都圍著孩子轉,整個人都特別的累,但是看著可愛的孩子,我們會感到
-
媽媽接生遇到男醫生尷尬怎么辦在生孩子的時候也是會遇到很多尷尬的事情,而既然想要一個可愛的小寶寶人們就要想辦法來進行克服,尤其是比較常見的事情就是男醫
-
男人什么時候生育胎兒最好每個人都很想要一個健康可愛的小寶寶,但在要孩子的事情上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因此大家對男性要孩子的生育年齡更是要去做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