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幾招聽懂寶寶哭聲
寶寶哭了,有的父母的態度是:哭就讓他哭唄!累了就安靜下來了。千萬不要!有關專家指出,不會說的孩子,哭泣是唯一傳達信息的方式,你要做的是,從哭中判斷:哪不舒服?沒吃飽……并及時回應 。
青島網民關注的年度熱點 新年第一月可以休14天 好媽媽俱樂部成立啦 閑置育兒用品交換大集 從新生兒哭聲中可以讀出許多內容,哭聲、動作、表情都是父母判斷的標準。
“我很不舒服”
哭聲特征:比較低沉,常常伴有呻吟聲,較短促;有時小手會去揉搓不舒服部位。
應該:孩子可能有不舒服的地方,需帶去看專科醫生,做針對性治療。
不該:病寶寶好可憐,哭得一家人心軟手軟。家人應該是內心軟,外表硬,不能表露出同情。
“我尿尿了”
哭聲特征:不會很大聲,節奏較緩慢,伴有軀體轉動不安;哭過幾聲后如無人應答會慢慢停止哭鬧。
應該:及時給其換尿片 。不要指責,反而要褒揚。“寶寶真聰明,會告訴媽媽尿尿了”。
不該:無端的指責會讓孩子感到莫名其妙;老是不及時換尿片會使孩子產生冷漠的心理。
“我要吃我要吃”
哭聲特征:由弱變強,再由強變弱,聲音響亮,伴有撅嘴歪頭向周圍探索的動作;安靜一會如無人喂食會不停哭下去。
應該:馬上抱起寶寶,第一時間用語言安慰寶寶,“寶寶餓了,媽媽馬上就來”。眼睛不時望著寶寶,投去贊許的眼神,不時輕撫寶寶的臉頰,這樣讓寶寶吃得安穩,也有助于消化。
不該:不要寶寶一個勁哭,你就一個勁將奶頭往他嘴里塞,這樣不利于孩子呼吸,容易發生窒息。
“我害怕”
哭聲特征:受到明顯刺激,在突然震動、大聲刺激等情況發生后有短促的哭叫,聲音較尖,較急迫;常伴有軀體的團縮。
應該:緊摟寶寶,不時用面頰貼著寶寶小臉。同時要用語言安慰寶寶、鼓勵寶寶大膽。受到較嚴重驚嚇時,寶寶可能會有幾天的哭鬧,大多發生在每天的同一個時候,細心的父母可以在這一時候之前安慰和保護寶寶,避免反復的哭鬧。
不該:避免用慌張、急促、重復的語言來安慰寶寶,要避免大力晃動、搖擺、不停走動來撫慰寶寶,這樣讓寶寶覺得是天大的事感覺更害怕。
“我就是要”
哭聲特征:哭聲大、音調高、拖音長,讓人感覺孩子有耗不完的體力,是磨人的“難帶兒”。
應該:這類孩子的哭目的性很強,找出哭的原因最重要。比如,剛睡醒,“哇”的一聲哭了,是看不到爸媽,沒親人保護,完全應該得到滿足。這時候媽媽應該馬上出現在寶寶眼前,用笑臉或玩具或即將要穿的衣服等良性刺激,讓寶寶快快收起哭聲。
不該:不合理的、不切實際的要求一概不予拒絕,是對他哭鬧的無原則的“獎勵”。羅偉
回應哭聲關鍵是及時
在讀懂寶寶哭聲后,就應該找回應對策。“不同的哭聲需要不同的回應,但回應的核心是及時。哭不是孩子的目的,而是手段,孩子通過哭達到他的需要,如有吃、有玩、有人關愛、有人護理、有人注意、有人保護。”有關專家指出,如果孩子一哭就立馬不管緣由地抱著哄著護著,這是典型溺愛行為,這樣只會導致孩子日后形成任性、脆弱、偏激的性格。而“及時回應”應是一種理性、有針對性的應答行為。
專家舉例說明,“有的父母帶著寶寶來診室看病。一進診室,孩子對陌生環境、戴著口罩的醫生就有一種天生恐懼,于是扭頭躲到父母懷里,準備發起一場哭鬧,很明顯這場哭鬧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求保護。但非常多的家長沒有注意到孩子的變化,也不理解孩子的訴求,只顧向我們一個勁地講孩子的病情,這樣一場驚天動地的哭鬧就無可避免地發生了。”
專家表示 ,“其實很多時候可以避免寶寶發生這場哭鬧,只要在孩子剛剛表現出害怕、想哭的時候,大人作出及時正確回應,比如可以先停止講述病情,安定寶寶情緒,而醫生也可在掏出聽診器之前先指一幅畫或用一個玩具吸引孩子注意力和引起好感,之后再進入看病程序。”
-
懷孕之后真的這也不能吃 那也不能吃嗎在懷孕之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很多女性朋友們都是變得小心翼翼的,尤其是在飲食方面感覺有些東西是不可以吃的,吃了以后可能會影響
-
哺乳期發生乳腺炎如何治療在哺乳期的時候,有些女性十分不注意自己的乳房衛生,特別在產后有不進行試戴乳罩的習慣,這樣時間一長很容易招致局部衛生不潔,
-
孩子的可愛之處有哪些孩子的可愛之處有哪些呢?小寶貝們出生之后,我們的媽媽的每天都圍著孩子轉,整個人都特別的累,但是看著可愛的孩子,我們會感到
-
媽媽接生遇到男醫生尷尬怎么辦在生孩子的時候也是會遇到很多尷尬的事情,而既然想要一個可愛的小寶寶人們就要想辦法來進行克服,尤其是比較常見的事情就是男醫
-
男人什么時候生育胎兒最好每個人都很想要一個健康可愛的小寶寶,但在要孩子的事情上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因此大家對男性要孩子的生育年齡更是要去做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