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觀察寶寶的健康狀況?
小兒預防保健、護理和合理喂養是保證小兒正常生長發育的重要環節。年齡越小,越需要得到細致和全面照顧,因此在小兒各年齡階段,新生兒和嬰兒的保健、護理和喂養顯得尤為重要。
學會觀察粉嫩嫩的新生寶寶
體重:足月的新生寶寶出生時體重在2500~4000克之間,一般在3000克左右。體重是反映新生兒發育水平的重要標志,千萬別忽略。
身長:身長是反映新生寶寶骨骼發育水平的重要指標。正常足月的寶寶出生時的身長應該為47~52厘米之間,平均為50厘米,同時頭長大約占身長的1/4。
體溫:寶寶剛出生時,體溫一般會略為下降,但在12~24小時內會逐漸回升。穩定在36~37℃之間。
呼吸:每分鐘40次左右,哭鬧的時候可以達到60次。
心跳:新生寶寶心跳平均每分鐘120次,最快可以達到140次。
肚臍:父母要細心照料寶寶的肚臍,保證肚臍清潔、干燥。觀察時尤其要注意,若發現寶寶的肚臍濕潤,就要及時處理。
吃奶情況:給寶寶喂奶時可以觀察寶寶吃奶的情況是否正常,有無吐奶的情況。剛出生的寶寶吐奶也正常,只要他臉色和情緒都不錯,就不用太擔心。如果寶寶出生后第2周開始,出現每次喂奶時都吐得很厲害,體重也不增加,就應該看醫生了;此外,如果寶寶吐個不停、全身無力,或者又吐又發燒,也一定要立即去醫院。
大便:大多數寶寶在出生后12小時以內開始排出胎糞,顏色為深綠色,呈粘糊狀,無臭味。胎糞約3~4天內排完。如果小兒生后24小時以后不見胎糞排出,應交給醫生檢查,看是否為肛門閉鎖。
小便:新生寶寶體內缺水,一般尿比較少。他一般要在出生后第一天開始排尿;但如果寶寶出生后48小時還沒有排尿,則應該請醫生檢查。
哭鬧情況:
寶寶們天生就會哭,而且他哭鬧的原因也很多。如果寶寶的哭聲與平時不同,比如說發出的是尖叫般的哭鬧聲,或者一直哭個不停,還不愿吃奶,甚至還伴有嘔吐、臉色發青等癥狀時,就不要再掉以輕心,而要立刻帶寶寶去醫院。
如何讓寶寶有個良好的睡眠
一般來說,新生兒(剛出生到生后28天)一天要睡約16小時,出生后3個月要睡約14個小時,6個月至1歲要睡約13個小時,2-3歲要睡約12個小時,學齡兒童和成年人每日最好應不少于8小時睡眠。也就是說,嬰幼兒一天中一半的時間都在睡眠之中。那么,怎樣才能讓寶寶有一個良好的睡眠呢?
建立正確應答:寶寶睡著后,2-3個小時會出現輕度哭鬧或煩躁不安,這是正常的,父母不要在這個時候立即將寶寶抱起來,可輕輕撫摸寶寶或拍拍其身體,讓寶寶再次進入夢鄉。
調整生物鐘:幾乎所有1-2個月的寶寶都有日夜不分的情形,只要父母給予正確的睡眠習慣培養,到4個月時,寶寶就會自行調整自己的睡眠,成晝醒夜眠,而大一點的寶寶,要適當控制他們在白天睡眠時間的長短。對于白天呼呼大睡的寶寶,父母可嘗試用玩具或游戲逗引其玩耍,到了晚上,玩累了的寶寶就會睡長覺了。
經常進行體格鍛煉:每天應給寶寶安排適當的活動,最好安排在晚上6點以前的一個固定時間進行鍛煉,會有效促進睡眠。不過,寶寶在睡覺前不要做劇烈的運動。
避免盲目喂食:睡前精神興奮過度、進食過多或有的父母認為寶寶半夜哭鬧一定是餓了,立即喂奶或水而加重了胃腸負擔等都會影響寶寶睡眠,應注意避免。
睡覺姿勢:最好采取側睡,寶寶趴著睡會因壓住口鼻而發生窒息等意外;仰臥會因溢奶而嗆著寶寶。
創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被褥不要蓋得太多,透氣性要好;室內溫度要適宜,并保證空氣流通。
重視母乳喂養是寶寶健康的關鍵
母乳無菌、溫度適宜而且新鮮不變質,經濟又方便,最易消化和吸收,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母乳,尤其初乳含有豐富的抗感染物質,可增強嬰兒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喂奶的母親,產后子宮收縮好,可減少出血。哺乳還可增強母子感情,帶給孩子愛和保護。
一是產后7~14天是母乳喂養能否繼續的關鍵時期,請一定堅持按需哺乳,勤哺乳;二是堅持純母乳哺養4~6個月,6個月后添加適當的輔食;三是當母親與嬰兒暫時分開時,應將乳汁擠出放入杯內存4℃的冰箱留哺孩子,不應使用其它代乳品、奶瓶、橡皮奶頭;四是為保持充足的乳汁,應心情舒暢,多進高蛋白多湯汁的飲食。除正餐外,可在下午、晚上分別加餐一次;五是純母乳哺養6個月內無月經,不必服用避孕藥。月經一旦復潮應立即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
保證母親喂哺姿勢正確
學會觀察粉嫩嫩的新生寶寶
體重:足月的新生寶寶出生時體重在2500~4000克之間,一般在3000克左右。體重是反映新生兒發育水平的重要標志,千萬別忽略。
身長:身長是反映新生寶寶骨骼發育水平的重要指標。正常足月的寶寶出生時的身長應該為47~52厘米之間,平均為50厘米,同時頭長大約占身長的1/4。
體溫:寶寶剛出生時,體溫一般會略為下降,但在12~24小時內會逐漸回升。穩定在36~37℃之間。
呼吸:每分鐘40次左右,哭鬧的時候可以達到60次。
心跳:新生寶寶心跳平均每分鐘120次,最快可以達到140次。
肚臍:父母要細心照料寶寶的肚臍,保證肚臍清潔、干燥。觀察時尤其要注意,若發現寶寶的肚臍濕潤,就要及時處理。
吃奶情況:給寶寶喂奶時可以觀察寶寶吃奶的情況是否正常,有無吐奶的情況。剛出生的寶寶吐奶也正常,只要他臉色和情緒都不錯,就不用太擔心。如果寶寶出生后第2周開始,出現每次喂奶時都吐得很厲害,體重也不增加,就應該看醫生了;此外,如果寶寶吐個不停、全身無力,或者又吐又發燒,也一定要立即去醫院。
大便:大多數寶寶在出生后12小時以內開始排出胎糞,顏色為深綠色,呈粘糊狀,無臭味。胎糞約3~4天內排完。如果小兒生后24小時以后不見胎糞排出,應交給醫生檢查,看是否為肛門閉鎖。
小便:新生寶寶體內缺水,一般尿比較少。他一般要在出生后第一天開始排尿;但如果寶寶出生后48小時還沒有排尿,則應該請醫生檢查。
哭鬧情況:
寶寶們天生就會哭,而且他哭鬧的原因也很多。如果寶寶的哭聲與平時不同,比如說發出的是尖叫般的哭鬧聲,或者一直哭個不停,還不愿吃奶,甚至還伴有嘔吐、臉色發青等癥狀時,就不要再掉以輕心,而要立刻帶寶寶去醫院。
如何讓寶寶有個良好的睡眠
一般來說,新生兒(剛出生到生后28天)一天要睡約16小時,出生后3個月要睡約14個小時,6個月至1歲要睡約13個小時,2-3歲要睡約12個小時,學齡兒童和成年人每日最好應不少于8小時睡眠。也就是說,嬰幼兒一天中一半的時間都在睡眠之中。那么,怎樣才能讓寶寶有一個良好的睡眠呢?
建立正確應答:寶寶睡著后,2-3個小時會出現輕度哭鬧或煩躁不安,這是正常的,父母不要在這個時候立即將寶寶抱起來,可輕輕撫摸寶寶或拍拍其身體,讓寶寶再次進入夢鄉。
調整生物鐘:幾乎所有1-2個月的寶寶都有日夜不分的情形,只要父母給予正確的睡眠習慣培養,到4個月時,寶寶就會自行調整自己的睡眠,成晝醒夜眠,而大一點的寶寶,要適當控制他們在白天睡眠時間的長短。對于白天呼呼大睡的寶寶,父母可嘗試用玩具或游戲逗引其玩耍,到了晚上,玩累了的寶寶就會睡長覺了。
經常進行體格鍛煉:每天應給寶寶安排適當的活動,最好安排在晚上6點以前的一個固定時間進行鍛煉,會有效促進睡眠。不過,寶寶在睡覺前不要做劇烈的運動。
避免盲目喂食:睡前精神興奮過度、進食過多或有的父母認為寶寶半夜哭鬧一定是餓了,立即喂奶或水而加重了胃腸負擔等都會影響寶寶睡眠,應注意避免。
睡覺姿勢:最好采取側睡,寶寶趴著睡會因壓住口鼻而發生窒息等意外;仰臥會因溢奶而嗆著寶寶。
創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被褥不要蓋得太多,透氣性要好;室內溫度要適宜,并保證空氣流通。
重視母乳喂養是寶寶健康的關鍵
母乳無菌、溫度適宜而且新鮮不變質,經濟又方便,最易消化和吸收,是嬰兒最理想的食物。母乳,尤其初乳含有豐富的抗感染物質,可增強嬰兒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力。喂奶的母親,產后子宮收縮好,可減少出血。哺乳還可增強母子感情,帶給孩子愛和保護。
一是產后7~14天是母乳喂養能否繼續的關鍵時期,請一定堅持按需哺乳,勤哺乳;二是堅持純母乳哺養4~6個月,6個月后添加適當的輔食;三是當母親與嬰兒暫時分開時,應將乳汁擠出放入杯內存4℃的冰箱留哺孩子,不應使用其它代乳品、奶瓶、橡皮奶頭;四是為保持充足的乳汁,應心情舒暢,多進高蛋白多湯汁的飲食。除正餐外,可在下午、晚上分別加餐一次;五是純母乳哺養6個月內無月經,不必服用避孕藥。月經一旦復潮應立即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
保證母親喂哺姿勢正確
相關文章
-
懷孕之后真的這也不能吃 那也不能吃嗎在懷孕之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很多女性朋友們都是變得小心翼翼的,尤其是在飲食方面感覺有些東西是不可以吃的,吃了以后可能會影響
-
哺乳期發生乳腺炎如何治療在哺乳期的時候,有些女性十分不注意自己的乳房衛生,特別在產后有不進行試戴乳罩的習慣,這樣時間一長很容易招致局部衛生不潔,
-
孩子的可愛之處有哪些孩子的可愛之處有哪些呢?小寶貝們出生之后,我們的媽媽的每天都圍著孩子轉,整個人都特別的累,但是看著可愛的孩子,我們會感到
-
媽媽接生遇到男醫生尷尬怎么辦在生孩子的時候也是會遇到很多尷尬的事情,而既然想要一個可愛的小寶寶人們就要想辦法來進行克服,尤其是比較常見的事情就是男醫
-
男人什么時候生育胎兒最好每個人都很想要一個健康可愛的小寶寶,但在要孩子的事情上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因此大家對男性要孩子的生育年齡更是要去做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