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寶寶看醫生要注意四點
孩子病了,家長的心情可想而知,但是千萬不要亂了陣腳,帶孩子上醫院,四項注意不可忘記。
首先,不要過于迷信大醫院。多數情況下,孩子的病往往是傷風、感冒、拉肚子等常見病,它們的治療方法相同,一般醫院都能診治,所以就近治療更為及時。但有些家長過于迷信大醫院。據統計,去北京兒童醫院看病的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占60%~70%,其他常見病占10%~20%。家長們可能忘記了,醫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醫院越大,病人就越集中,室內環境也會受到嚴重污染。而孩子看一次病,一般至少要在醫院逗留兩三個小時,孩子有病本身抵抗力就差,在這樣的環境中逗留這么長時間,很容易通過呼吸道或直接接觸等渠道招惹上其他病菌,造成舊病未愈又添新病。所以,孩子有病首先應選擇就近治療。另外,帶孩子看病時應采取一些適當的防護措施,如給孩子戴個口罩,盡量遠離呼吸道傳染病的患兒,避免與消化道傳染病患兒直接接觸。回家后,家長與孩子都要徹底洗手,給孩子服藥前家長也要洗手。
其次,不要因著急而亂投醫。醫生開過藥后,孩子病情的好轉總要有個過程,像病毒性感冒、腹瀉等病,只要經過適當處理,一般1周左右就能自然痊愈。但有些家長孩子一病就著急、慌亂,只要孩子不退燒,就帶著孩子跑幾家醫院,希望取得“一針見效”的效果。可是家長們忽略了一點:每到一處,醫生都要從頭了解病情,重新檢查,無形中耽誤了許多時間。有病的孩子,需要按時服藥,好好休息,過多的奔波有害無益。比如發燒,它是很多疾病的癥狀,疾病的根本原因未解決,服退熱藥,過3~4個小時后體溫還可能再升高。服退熱藥后要多喝水才能較好地發揮退熱作用,同時體溫的高低也不完全代表病情的輕重。如果孩子精神較好,沒有異乎尋常的哭鬧、嚴重的吐瀉或抽風等情況就不必忙著去醫院。但孩子服藥后,家長如果觀察到與原有疾病無關的情況或其他不良反應出現,則要立即停藥,去醫院就診。
第三,病情述說是醫生診治疾病的重要資料。恰當地敘說病情能使孩子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并減少復診。醫生需要了解的情況一般有: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病情變化過程,復診還要說明用藥的效果;有時醫生還要了解過去曾患過哪些疾病、打過什么預防針、對哪些藥物過敏等。孩子小,有時不能很準確地表達,所以家長去醫院前應把這些情況做些考慮,并主動向醫生介紹,當醫生問到問題時,能迅速準確地回答。
第四,對于孩子身體上的不適,還有個問題需要提醒家長注意。如果孩子總說腿疼、肚子疼、尿頻等,而四處投醫卻查不出孩子得了什么病時,您不妨帶孩子到兒童保健門診,因為您的孩子也許得了“生長發育性疾病”。這種病是由于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神經心理發育不成熟所致,尤其是植物神經的功能失調最明顯。這類疾病的共同特點是:反復發作,癥狀多樣;各項檢查多無異常;自行緩解;隨著年齡的增長,這類疾病會不治而愈。如果確診孩子得了“生長發育性疾病”,家長們首先要充分了解病情,解除思想顧慮,因為大約1/3的正常小兒可發生上述癥狀,與其說這是一種疾病,倒不如說是一種生理現象。其次,要了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解除他們因學業困難、家庭不睦、伙伴不和等原因引起的焦慮、抑郁心情。當“生長痛”和“特發性胸痛”發作時應提醒孩子減少活動量,避免勞累;而有“直立性調節障礙”的孩子,則應加強體格鍛煉,如跑步、游泳、冷水浴等,并保證睡眠充足;患“再發性腹痛”的孩子要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豆類等易產氣的食物及冷飲、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并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生長病較重的孩子可以到醫院,請醫生決定是否可以吃一些口服止痛藥和鎮靜藥。
-
懷孕之后真的這也不能吃 那也不能吃嗎在懷孕之后我們大家都知道,很多女性朋友們都是變得小心翼翼的,尤其是在飲食方面感覺有些東西是不可以吃的,吃了以后可能會影響
-
哺乳期發生乳腺炎如何治療在哺乳期的時候,有些女性十分不注意自己的乳房衛生,特別在產后有不進行試戴乳罩的習慣,這樣時間一長很容易招致局部衛生不潔,
-
孩子的可愛之處有哪些孩子的可愛之處有哪些呢?小寶貝們出生之后,我們的媽媽的每天都圍著孩子轉,整個人都特別的累,但是看著可愛的孩子,我們會感到
-
媽媽接生遇到男醫生尷尬怎么辦在生孩子的時候也是會遇到很多尷尬的事情,而既然想要一個可愛的小寶寶人們就要想辦法來進行克服,尤其是比較常見的事情就是男醫
-
男人什么時候生育胎兒最好每個人都很想要一個健康可愛的小寶寶,但在要孩子的事情上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因此大家對男性要孩子的生育年齡更是要去做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