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教育法讓教育自然有效
我們常感嘆孩子不聽大人勸導,對他們漠視我們的良苦用心扼腕嘆惜。其實,父母們何不換種思路和角度,試試間接教育法,不直接針對孩子的問題說教,而是通過旁敲側擊式的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
看看下面這些成功的案例,父母們或許也能收獲針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案例一:
7歲的鑫鑫性格倔犟,稍不如意就使性子、大哭大鬧。一天下午放學后,鑫鑫玩 游戲 機直到很晚才回家,爸爸批評了他一通。鑫鑫很生氣,不但不吃晚飯,還把碗摔得粉碎。晚上,有心的媽媽編了個《愛生氣的癩蛤蟆》的故事講給鑫鑫聽:“有個小蛤蟆,整天貪玩,媽媽批評它,它就大喊大叫,嚷得面紅脖子粗,時間一長,它長了滿身的疙瘩,成了癩蛤蟆,難看死了。”鑫鑫聽了,瞪大眼睛忙問:“媽媽,是真的嗎?我可不要變成難看的癩蛤蟆!”以后鑫鑫犟勁發作時,媽媽就提醒他別學癩蛤蟆,鑫鑫的脾氣逐漸平和下來,再也不會隨便發怒了。
心得 :
對叛逆的孩子單純動用武力只能使他產生逆反心理,對大人更加疏遠、畏懼、撒謊、躲避,以致越打越不聽話。而利用講故事的形式間接地讓孩子在故事中自我發覺錯誤,這比父母的直接指責和勉強說教會更有效。
案例二:
尼尼是個特別怕疼的孩子,有一次得了感冒, 醫生 囑咐要打三天吊針。可剛打完兩天,尼尼說什么也不肯再去醫院了,并且振振有詞地對爸爸說:“我已經打了三天吊針了呀。你算算,第一天的針我打了,第二天的針我也打了,一加二不是等于三嗎?”根據尼尼的俏皮勁兒,爸爸買回了尼尼最愛吃的燒雞。開飯時,爸爸對尼尼說:“今天吃雞,爸爸吃第一條雞腿,媽媽吃第二條,你就吃第三條吧!”尼尼疑惑不解:“爸爸,總共才兩條雞腿,哪來的第三條腿呢?”爸爸胸有成竹地說:“這還不簡單,喏,這是第一只,這是第二只,一加二等于三嘛!”“哈哈,爸爸壞!”尼尼臉紅了,下午乖乖地跟爸爸去醫院打了吊針。
-
優秀的孩子是怎樣調教出來的沒有天生的,只有后天培養的優秀的孩子。寶寶的每一次哭鬧、淘氣、頑皮,都是媽媽教育孩子的絕好機會。你用什么方式教育他,他就
-
孩子記住人生有3件事不能湊合孩子記住人生有3件事不能湊合嗎?我們經常會聽到這些聲音“衣服小了父母會說湊合湊合就行”、“吃飯也有人會說今天就湊合著吃吧”
-
教孩子識字有哪些方法呢有很多的家長誤以為孩子該到識字年齡,但此時的寶寶非常不喜歡識字,并且在識字方面表現的非常困難,家長都會誤以為是孩子的大腦
-
如何根治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如何根治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呢?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社會網絡已經成為人們學習和工作的一部分,極大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
-
你知道聰明媽媽這樣教孩子用手機你知道聰明媽媽這樣教孩子用手機嗎?隨著智能手機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低頭族”這個隊伍中,在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