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需要智商情商兼顧
我們一談到對孩子的教育,涉及最多的話題往往是孩子的智商,智力發展程度,考試成績如何如何,殊不知我們忽略了另一個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情商,從最簡單的層次上下定義,情商是理解他人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處理不好就會產生嚴重后果,如叛逆、厭學、考試焦慮、與同學關系緊張等問題。
有些爸爸媽媽在和我溝通的時候,總是因為孩子的脾氣很大,經常鬧情緒或者不能和小朋友進行良好的互動而煩惱焦慮。孩子的這些表現都說明孩子的情商發展或者情緒處理能力正在發展,需要父母的引導。
一、情商發展----榜樣作用。
我們一直反復強調爸爸媽媽的榜樣作用,爸爸媽媽在情緒不好的時候,如何處理自己情緒以及對情緒的處理方式,就是我們給孩子如何處理情緒以及對情緒的處理方式做出的榜樣作用。
所以,如果想提高孩子的情商,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情緒處理能力。
二、情商發展----事情與情緒要分開。
想要孩子的情緒處理能力有提升,我們最先要做的就是教會孩子把自己的情緒和所要做的事情分開。爸爸媽媽們要接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的情緒有出口,孩子由于年齡和言語表達能力的限制不能夠很好的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所以我們要接納孩子的情緒。這種情緒可能并不是合理的。但是這時我們不能根據對或錯武斷的處理。
我們所說的接納也不是全盤接納,接納孩子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加真實的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最后根據孩子內心來引導孩子的處理情緒能力的發展。
三、情商發展----情緒需要學會處理而不是學會控制。
很多時候我們提到情緒的時候,往往想到的就是曾經很風靡的一句歌詞“我要控制我自己”。那么情緒只能被控制么?顯然不是,無論是誰情緒需要的都不是被壓抑而是需要被處理。
情緒需要有一個出口,如何面對自己的消極情緒,是沉溺其中?是要激烈的爆發?還是積極的尋求解決辦法?引導孩子面對自己情緒,發現產生情緒的真正原因。最后根據我們的發現來引導孩子正視自己的消極情緒。
家庭教育中我們決不能只顧智商的發展,而忽略了對情商的關注,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生理和心理還沒有完全成熟,還處于一個萌芽期和過渡期,更需要家長的關注和爭取的引導。教育是一個完整的結合體,情商和智商同等重要,決不能顧此失彼。
通過小編在上面文中的介紹,讓各位家長朋友對于家庭教育又有了新的認識吧。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首先要從家庭教育做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懂得對孩子的教育要科學,一定要兼顧智商、情商。祝愿每個家庭都能培養好自己的孩子。
-
優秀的孩子是怎樣調教出來的沒有天生的,只有后天培養的優秀的孩子。寶寶的每一次哭鬧、淘氣、頑皮,都是媽媽教育孩子的絕好機會。你用什么方式教育他,他就
-
孩子記住人生有3件事不能湊合孩子記住人生有3件事不能湊合嗎?我們經常會聽到這些聲音“衣服小了父母會說湊合湊合就行”、“吃飯也有人會說今天就湊合著吃吧”
-
教孩子識字有哪些方法呢有很多的家長誤以為孩子該到識字年齡,但此時的寶寶非常不喜歡識字,并且在識字方面表現的非常困難,家長都會誤以為是孩子的大腦
-
如何根治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如何根治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呢?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社會網絡已經成為人們學習和工作的一部分,極大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
-
你知道聰明媽媽這樣教孩子用手機你知道聰明媽媽這樣教孩子用手機嗎?隨著智能手機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低頭族”這個隊伍中,在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