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罵過度,適得其反
“七分感情不如三分怕請”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而且有很多人在推崇這句話,總感覺嚴師才能出高徒,因此有些家長把持不住程度,要求過于苛刻,更有甚者懲罰責罵。后來發現不但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反而越罵孩子越不聽話,最后干脆說,我就這樣了,愛咋地咋地吧。
常常罵、大聲罵、越罵越聽不見
人的大腦有個特性,對習慣性的東西常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例如住在鐵路旁邊的人,一開始時,會被火車聲吵得睡不著覺,不久就習慣了,睡得一樣香甜,但是偶爾到鄉村度假時,反而會因為太安靜而睡不著
這是因為,我們大腦的資源有限,它無法不停地注意所有進到大腦里的訊息,所以它會依過去的經驗,設立優先處理的順序:比如說,動的比靜的順序高,快的比慢的順序高,新奇的比熟悉的順序高,而且出于自我保護機制,大腦會特別去注意那些可能會危害你的訊息。
因此,當父母第一次大聲責罵時,孩子“如你所愿”能被嚇哭,但是次數多后,他就習慣了,每次被罵的時候注意力都是游離的,他根本沒有在聽,所謂“入鮑魚之肆,久聞而不知其臭”。因此管教孩子要言出必行,說到做到,威脅的次數多了,也就沒有效了。
吸引孩子注意,用吼的危害連連
人都有好奇心,越是聽不清楚的,越會注意去聽,例如偷聽別人講話時,別人的聲音那么小,我們卻能一字不漏地聽進去,這是因為大腦把它所有的資源都調派去做聽的工作了。
因此,要孩子注意聽你說話,不必大聲吼,只要引起他的動機,你越不要他聽見,他越會注意聽。其實最好的溝通方式是身教,因為太小的孩子還不能說理,當大人做給他看時,他便自然會學進去。
責罵的壞處是,他一緊張,大腦會自動轉入逃生機制,交感神經替代了原來的副交感神經,使他的瞳孔會放大、心跳加快、手心出冷汗、膀胱失禁,這時,他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逃過一劫,父母就白費唇舌了。
大聲責罵孩子還有一個后遺癥: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你大聲吼他,他將來在外面也大聲吼別人,這會使他沒有人緣,交不到好朋友,以后人生的路會很孤寂,而且你吼他,他以后也會繼續去吼你的孫子。
管教孩子,不用吼的用什么?
管教孩子,關鍵是要找出孩子犯錯的原因,從源頭下手,把原因除去。我們最常惱火的是孩子不聽話,叫他不要他偏要。這時,父母不妨蹲下來,從孩子的角度去看一下他為什么這么著迷,真正理解了他的內心感受,也許你就不會那么生氣了。
同時大人還要記住一點,就是不要引人入罪,若不要孩子吃糖,請把糖拿走,不要放在他面前又不準他吃。
在神經學上,要改變一個行為最好的方法是用你要的行為去取代你不要的行為。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給與孩子必要的約束是非常有必要的,表揚不失是一種非常不錯的方法,在表揚的同時輔以適度的懲戒可以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但是懲戒不是簡簡單單的責罵,更不是不講方式,不講場合的責罵,過分的責罵會大大傷害孩子的自尊,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破罐破摔。
-
優秀的孩子是怎樣調教出來的沒有天生的,只有后天培養的優秀的孩子。寶寶的每一次哭鬧、淘氣、頑皮,都是媽媽教育孩子的絕好機會。你用什么方式教育他,他就
-
孩子記住人生有3件事不能湊合孩子記住人生有3件事不能湊合嗎?我們經常會聽到這些聲音“衣服小了父母會說湊合湊合就行”、“吃飯也有人會說今天就湊合著吃吧”
-
教孩子識字有哪些方法呢有很多的家長誤以為孩子該到識字年齡,但此時的寶寶非常不喜歡識字,并且在識字方面表現的非常困難,家長都會誤以為是孩子的大腦
-
如何根治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如何根治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呢?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社會網絡已經成為人們學習和工作的一部分,極大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
-
你知道聰明媽媽這樣教孩子用手機你知道聰明媽媽這樣教孩子用手機嗎?隨著智能手機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低頭族”這個隊伍中,在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