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和有網癮孩子溝通交流
隨著互聯網的日益發展,現在的孩子們都可以通過互聯網體驗、學習、傳承著屬于這個時代的文化。但互聯網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雖說互聯網能給孩子提供一個更廣闊的平臺去學習,但很多家長聽到網絡的時候,卻表示非常地擔心,因為他們的孩子正在不科學、不健康地使用網絡,俗稱“上網成癮”。
那么,針對這樣的孩子家長的做法大概有幾種做法:其一,嚴格批評。其二,斷網。其三,利用一些科技手段竊聽、偷看或其他方式粗暴干涉。事實上,孩子上網成癮是一種心理問題,是對于網絡的過分依賴,及缺乏對現實生活的興趣與適應能力的體現,需要我們通過比較合理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網絡成癮的弊端,重新回到現實生活中來。粗暴的阻止必然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巨大壓力,有很多網絡成癮的孩子因為父母的阻止而最終選擇網吧過夜或離家出走,甚至由于缺錢而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我們經常在網上可以看到一些關于幫助孩子遠離網癮的文章,戒除網癮是一個過程,中途可能還會出現反彈,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
1、情緒的撫慰。由于依賴,人們往往很容易將感情深陷其中,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對她進行理解與情緒撫慰,畢竟,他們還是孩子。家長可以用這樣一些語言,“我理解你的難處!”“這可能需要一個過程,不要著急!”“你的困難,我們可以一起來解決!”“我們相信你!”
2、從新認識溝通的目的。很多家長把溝通的目的視為“戒除網癮”,所以每一次的對話都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為什么還在上網呢?”“為什么總是關注這個明星呢?””為什么把時間都耽誤在上網上?“這樣的語言實際上是一種符號暴力,他讓聽的人感到很大的壓力,不愿意合作。實際上,溝通的第一目的是情感的增進。從某種情況講,對于網絡的迷戀,也證明了家庭生活或親子生活的匱乏,這一點值得家長反思。正是由于親子互動較少,孩子缺乏生活內容的引領,投身于網絡的懷抱。對于孩子多一些溫暖地關心,少一些責問,有助于親子關系的維護。
3、傾聽孩子上網的訴求。很多家長很喜歡“先聲奪人”,不給孩子任何“發言”的機會,其實這種親子溝通的方式不利于網癮問題的解決。我們需要給孩子一段改正的時間,前提便是我們需要信任我們的孩子。孩子上網的初衷一定出于孩子的興趣,培養興趣本身并沒有錯,我們只是希望提供一種更加合理、更加健康的方式方法。因此,我們需要全面了解孩子的興趣,這就需要我們耐心地傾聽孩子的心聲。只有收到尊重之后,他們才愿意聽從我們客觀地評價與建議。
4、 溝通內容 要考慮孩子興趣。很多孩子不愿意與家長交流,而選擇與網絡交流,是因為網絡很容易找到感興趣的話題與內容。我們經常會聽到很多孩子會說”媽媽老土了,連這個明星都不知道!“”爸爸和我玩的游戲不是一個時代的!“作為家長,我們要學會嘗試與接觸新鮮的事物,如果我們可以在線下多與孩子交流她感興趣的話題,她也會很愿意與我們進行溝通,在此基礎上我們在進行正面引導就會更加方便。如果我們一味地否定孩子的興趣取向,會激發孩子的叛逆情緒,從而更容易選擇線上的方式尋求自由與解脫。
5、與孩子保持理性的”商談“。有些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總會出現“因噎廢食”的做法,比如在網癮這件事情上,有些家長會采用“斷網”的極端方式來解決。事實上,網絡是沒有錯的,剛才我們也講了,上網給人們帶來了那么多的資源與便利,家長”斷網“反而讓孩子錯誤的認識了網絡。在進行理性的商談式的溝通時,我們要和孩子客觀公正地陳述上網的各種情況,讓孩子全面認識上網問題。
其實,把“網癮孩子”從“網上”抓下來,并不一定要打罵,只要家長好好引導孩子、增加親子互動,那么孩子的專注力不會僅在網絡上了。
-
優秀的孩子是怎樣調教出來的沒有天生的,只有后天培養的優秀的孩子。寶寶的每一次哭鬧、淘氣、頑皮,都是媽媽教育孩子的絕好機會。你用什么方式教育他,他就
-
孩子記住人生有3件事不能湊合孩子記住人生有3件事不能湊合嗎?我們經常會聽到這些聲音“衣服小了父母會說湊合湊合就行”、“吃飯也有人會說今天就湊合著吃吧”
-
教孩子識字有哪些方法呢有很多的家長誤以為孩子該到識字年齡,但此時的寶寶非常不喜歡識字,并且在識字方面表現的非常困難,家長都會誤以為是孩子的大腦
-
如何根治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如何根治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呢?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社會網絡已經成為人們學習和工作的一部分,極大程度上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
-
你知道聰明媽媽這樣教孩子用手機你知道聰明媽媽這樣教孩子用手機嗎?隨著智能手機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低頭族”這個隊伍中,在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