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情商
一、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2004年國內媒體報道:云南有一位11歲的孩子被5個11—15歲的孩子用殘忍的手段打死,15歲的孩子還很得意地告訴別人,他是“馬加爵第二”。這是個觸目驚心的例子,孩子的情商教育不得不引起社會、教育部門、廣大家長的極大關注。
什么是情商,情商就是“情緒智商”。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提出。情商指一種心理能力、為人的涵養,它表現出一個人在同情心、情感表達能力、自控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適應性、獨立性、受人歡迎的程度、是否善良、友愛、尊重他人,是否能承受壓力、堅持不懈、自我激勵能力等個性特征。情商決定一個人的事業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現在孩子智商都不錯,比的就是情商。
二、當前幼兒家教中存在的幾個主要問題
1、重智、輕德、輕體
我園有一位家長說他的兒子智力超常,會認2000多字,過目不忘,可這位幼兒在幼兒園集體中表現出來自理能力差,行為習慣也不好,攻擊性強,這位家長就是典型的重智輕德型培養。還有一位家長帶女兒來幼兒園,說她的女兒認識很多字,加減法可以算到許多位,孩子負擔很重的同時忽視了身體健康,使得這個孩子面黃肌瘦。這就是家長在教育上重智輕體的表現。
2、愛的誤區
一部分家長不能理智地愛孩子,變成溺愛。表現出對孩子保護過多,包辦代替,如:生怕孩子冷著,衣服穿得孩子動不了,生怕孩子餓著,天天惦記著孩子的吃。俗話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饑和寒”,古人云:“成大志者,必先餓其體膚,勞其筋骨”。一個人意志存在體驗性的感受中,才能得到培養。現代的孩子絕對沒有凍病、餓病的,只有穿太多病的,吃太多病的。
有一位優秀的家長寫過一篇教子經驗:題目是《藏起一半愛》。這位家長在文章里寫道:我說藏起一半愛,不是要少給孩子愛,而是要理智的愛。
3、過高的期望
有的家長強迫幼兒園的孩子在家寫字,學小學的課本,希望超前,不讓孩子出去玩。導致孩子把學習和家長的強迫聯系在一起,自然對學習產生厭惡情緒。
為什么家長容易走入以上誤區,主要是認識上的問題,由于望子成才,一想到成才就想到開發智力。但智力是什么,家長并不完全清楚。于是強迫孩子認字、背詩詞、做算術,就認為是智力開發。其實智力不等于知識,而是認識世界的綜合能力,它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注意力、思維能力。
三、本人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幾點體會。
1、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對孩子進行贊賞教育
家庭成員之間和睦相處,與孩子建立平等的關系。對孩子的教育要滿腔熱情、循循善誘,盡量少用批評的方法,多用鼓勵方法。
2、讓孩子多聽、多說、多看、多做
多聽:讓孩子多聽音樂多聽故事,培養傾聽的能力。
多說:多聽孩子說話,孩子說話時,大人要表現出來很專注地聽,鼓勵孩子參加一些講故事比賽,大膽發言。鼓勵孩子與人交往。
多看: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引導孩子多看書,盡可能創造條件帶孩子外出參觀旅游,培養觀察能力,增長閱歷。
多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讓孩子自己做。
3、正確運用表揚和批評的方法
當孩子第一次犯錯誤,家長不能放過,想辦法讓孩子受到體驗性懲罰。體驗性懲罰不是打罵,可以對孩子喜歡的東西暫時剝奪或暫時冷落。
4、對孩子的興趣疏而不堵,多引導
如我的孩子喜歡電腦游戲,我不采取杜絕的方法,而是引導他,規定玩的時間和內容。
5、給孩子創造自我管理的空間,培養孩子的自主性
家長不要讓孩子覺得一天到晚都跟著他,這樣的孩子會沒主見,依賴性強。看似不管,其實在管,家長暗中觀察孩子的行動,不干預孩子的行動。孩子經常通過自主的活動有助于獨立性和自主能力的培養。
-
缺失的父愛,對孩子有那三種影響我們對于小孩子來說成長就應該要參與,那么這樣才可以對孩子的身體或者是身心都是有著非常大的幫助的,尤其是父親方面父愛無疆,
-
寶寶學爬有哪些注意事項我們每個人都從小慢慢成長過來的,從呱呱墜地后便開始從爬行逐步學會走路和跑步等過程,特別是每當看到寶寶學會爬行是讓家長非常
-
家長應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怕生心理一般寶寶由于年齡偏小,使之日常特別怕陌生人,尤其是家中來了不速之客后都會很快的躲到父母身邊,更不要說主動和他人進行正常交
-
日常有哪些食物利于孩子長高現在的社會當中,不管在進行找工作,還是在日常相親的年齡,使之人們都較為看重的是自身身高,每個家長無不希望讓自己的寶寶能夠
-
寶寶不能吃哪些水果水果是一種營養元素非常高的食物,所以日常深受大家的喜愛,特別是對日常的寶寶來說,為之適當的增加些水果攝入給其帶來的維生素